少如
說到城市的建筑色彩,不得不提到兩件事。一件發(fā)生在紐約市唐人街。唐人街居民以華人為主,自然少不了“廟”呀、“觀”呀的。只不過這些廟、觀都是“逐樓而居”:一棟大樓的底層是賣魚、賣菜的,樓上就有可能是什么“黃大仙廟”“白云觀”之類。細心的過客只要抬頭往上看,就能看到打著手機、將光腦袋探出窗外的和尚。
正好有一家道觀開在一家意大利匹薩餅店的對過。近年來該道觀香火旺盛,于是道長決定用善男信女們捐助的“善款”將道觀原來的白顏色外墻刷成杏黃色。主意一定,道長便請人挑燈夜戰(zhàn),也來不及請示有關方面。第二天一大早,這面新粉刷的、杏黃色的墻反射過來的“金光”像面“照妖鏡”,照得對過匹薩餅店的小伙計們整天暈頭暈腦無心干活;氣的匹薩餅店的老板七竅生煙。幾天后,道長接到紐約市地方法院的一張傳票:匹薩餅店老板以“色彩污染”影響生意為由,將道長告上法庭。盡管道長在法庭上極力陳述杏黃色在中國道教文化中的意義,法官還是勸道長將道觀的顏色恢復原樣、與匹薩店老板“庭外和解”。因為有好幾位證人(鄰居)都幫著意大利老板說話。道長最終照法官的話去做了,只當什么事都沒發(fā)生過。
另一件事是這樣的?!都~約時報》登載了一篇題為《咖啡店廣告牌太露骨,敗了鄰居們的胃口》的報道,說的是位于第23街的一家名為“S&M”的咖啡店,將其門口的廣告牌刷成鮮血般的紅色,畫面上有一半裸的青年女子,這副廣告立即引起了當?shù)厣鐓^(qū)居民的強烈反對。反對的理由除了畫面上那女人的著裝外,大家對廣告的鮮紅色背景也十分反感。鄰居中有一位文藝批評家兼自由撰稿人瑪利亞?加西雅女士說:“帶著孩子天天從這鮮血淋淋的廣告牌前走過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們這個社會的暴力事件難道還少嗎?!”
鄰居們欲將咖啡店告上法庭。在此之前由社區(qū)董事會舉行了一場聽證會,征求居民的意見。如果有機會參加這個聽證會,你會發(fā)現(xiàn)紐約市的“事媽”還真不少!來自附近高中的12名教師排著隊上臺發(fā)言,要求店主立即將廣告牌取下來。社區(qū)管理部門下設的一個名叫“生活質量委員會”(Quality-of-life Committee,相當于我們的“精神文明辦公室”)也派來代表申訴同樣要求。
剛開始,店主說自己享有《憲法》第一修正案的權利,指自由表達意愿的權利。言下之意,我店里掛什么顏色的牌子,諸位管不著。話音未落,就遭到加西雅女士的反唇相譏:是呀,你有你的權利,我也有我的權利,我會天天到你門前行使權利的!散會后,一群女士蜂擁而上,嚇得店主連忙允諾回家就將招牌取下來。據(jù)說,店主是考慮到附近的居民都是店里的老主顧,誰會去干得罪財神爺?shù)纳凳履??于是重新修正了顏色,皆大歡喜。
以后去紐約唐人街旅游,不妨仔細琢磨一下這里的色彩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