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秦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蔽覀儗Ω赣H的無盡哀思,猶如清明雨,綿綿不絕。
(一)
為減輕父親養(yǎng)家的壓力,我出生時,母親就把我包好,準備放置路邊,聽天由命。父親干完農(nóng)活回家,在他的勸說下,母親才把我留下來。
長大以后,我深切理解母親的苦衷:在我之前,她已生了九個孩子,他(她)們多數(shù)是在五六十年代出生。在那困苦的年月,盡管父親拼命勞作,哥哥姐姐們還是忍饑挨餓過日子,多養(yǎng)一個孩子,可能就會像別的家一樣餓死人。讓我離開,著實是痛苦的選擇。
(二)
十個兒女要養(yǎng)大并上學讀書,其艱難不是改革開放后出生的人所能想象的。
父親每天起早貪黑,只要能掙工分的活都做。他的工分是全村最多的,只有用最多的工分換回最多的食物,才能讓我們這個全村最多人口的家庭不餓死人,母親如實說。
二哥說他在兒時都不清楚父親的模樣:因為天還沒亮,父親就出工了,天黑還沒收工回家;即使父親回家,夜晚也沒燈,或者他都上床睡覺了。哥哥姐姐們知道的是母親經(jīng)常上山采草藥,鍋里熬的是治父親腰痛的藥,還知道村里的同齡人輟學在家種地,他們?nèi)栽诮淌依锷险n。
(三)
哥哥們都挨過父親的打,只有我沒有,因為我是他最小的兒子,對我很是疼愛;但如果犯了錯誤,也不會放任我。
十歲時,我和二姐上茶山采茶葉。午時收工,二姐分工要我?guī)к娪盟畨鼗丶遥宜V宰泳筒粠?。到家后,二姐告了狀,父親很生氣,要我立即上山拿水壺。懾于父親的威嚴,我只得就范。十多里的路,我邊走邊哭,恨恨地取回水壺。直到入伍當兵,才明白父親是要教導我們做有責任感的人。
在當時的農(nóng)村大家庭,家長不嚴厲是不行的,家鄉(xiāng)的俗話說得好:“家無吃人虎,鍋無食物取”。父親的言傳身教,使我們學會了他的堅強、正直和勇于擔當,長大后都有所作為,倍受鄉(xiāng)鄰稱贊。
(四)
自從我當上軍官,父親知道自己的使命完成了,到了兒女們當家作主的時代了,他努力地轉(zhuǎn)變角色、改變言行。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嚴厲得被稱為“雷公”的父親也會這么可親。
對母親,父親不再大男子主義,開始幫忙家務活,還做飯、洗碗,城里人覺得這很平常,可在我們村這是很特別的。父親不再干涉兒女們打牌了,他甚至會坐在一旁觀戰(zhàn)。孫輩們摸他的胡子,他是笑呵呵的,對我們來說,這可是老虎的胡子——摸不得??!
父親也有不改變的:堅持在農(nóng)村勞作生活,不愿意給兒女們增添負擔,為他們的小家操心。
(五)
2003年2月,我正在瓊北某部隊參加機關干部業(yè)務集訓。十三日上午,二哥悲痛地告知:父親突發(fā)腦溢血,在早上去世了。
外鄉(xiāng)親戚的小兒子結(jié)婚,大宴賓客三天。父親作為家族的德高望重者,被請去做證婚人?;檠绲淖詈笠惶焱砩?,他感覺身體不適,第二天清晨就悄悄地離開,坐車來到當醫(yī)生的大哥家,并特意說明他的病情與婚宴無關,在送醫(yī)院的路上撒手人寰。
兒女們都立業(yè)了,該是父親安享晚年的時候,辛勞一生的他卻走了,沒讓傾注畢生心血養(yǎng)育的兒女們服伺病床一天,連送終都沒有。
(六)
四天后,我趕到閩北的故鄉(xiāng)。老家擺滿了親友們敬送的花圈,大家沉浸在悲痛中。靈堂上安放著父親的骨灰盒和遺像,睹物思人,我抱著母親痛哭,只有流淚才能減緩悲傷。
處理完喪事,回首往事,大家對父親突然離世痛惜不已……
每逢佳節(jié),哥哥姐姐們都會拉家?guī)Э谂愀改高^節(jié)。就在除夕夜,父親說要把家里的田地分給兒女們,二哥沒讓父親說完,當即表示田地沒有必要分,大家都在城里工作,用不了農(nóng)村的地。誰知十四天后父親就去世了,分地成了他未了的心愿,這是父親留給兒女們的念想啊!二哥為自己的無意行為悔憾不已。
對父親的遺憾當然不止二哥有,兄弟姐妹都有各自的遺憾在心頭。對我們來說,共同的遺憾是烏鴉反哺的機會沒了,這是永遠彌補不了的遺憾。
多想時光能倒流到父親臨終前,讓我們有機會說:爸爸,你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