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菊 冉楠
《藍白紅三部曲》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對愛與生命意義探尋的成功之作,《藍》作為三部曲的首部,由于影片對于色彩的運用和影片的主題相得益彰,成為同類電影的典范。
在人類的視覺世界里,色彩不僅可以再現(xiàn)自然,還是情感的象征。它能傳達人的情緒,是人的內心世界外化的表現(xiàn),是指涉人類精神世界的無形之物的符號。至于在電影中,色彩的運用雖具有一定的社會性,但是這種社會性非常低,電影人與受眾由于個人經歷、民族習慣、國別時代等等的不同,對電影色彩的理解難免存在差異。于是,為了增強電影色彩傳播的有效性,電影人就盡可能地加強受眾對色彩的感知程度。因此,電影人在注重色彩的社會約定意義(如黃色在中國古代是帝王色)之外,考慮更多的是色彩原初的感覺效應。因此,電影色彩在表達電影意境時,可以更直接、可信地傳達出當事人(電影人以及劇中人)的內心情感以及電影的真實意境。
作為一位“用電影語言思考的大思想家”,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斷思考著人類的精神困境和終極價值,探索著現(xiàn)代人內心的孤獨和焦慮。對于顏色的極致運用絕對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最著名的個人標簽之一。色彩在他的作品中已不僅僅是個表達符號,甚至具有難以替代的心理意味和哲學深度?;孤宸蛩够鶕?jù)不同色調的價值、心理與戲劇含義去運用色彩,他所營造和獲取的色彩是影片所需要的文化氛圍和情緒的宣泄。
《藍》是“三色”中最嚴肅的一部,曾獲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女主角獎、攝影特別獎等十項國際大獎。法國影片在大多數(shù)人心中都是非常浪漫的,有眾多出身平微的灰姑娘美夢成真,有頻繁的約會熱愛場面。但是,《藍》絕對沒有這些,《藍》自始至終都基調低沉,沉得令人發(fā)悶。但在這極度的沉悶之中,卻有一條有關“自由”的主線,非常模糊,時隱時現(xiàn)。在影片《藍》中,“藍”具有的物理“場”與“自由”的那種寬廣博大的愛情觀的心理“場”是同構,也就是說色彩與情感是對應相通的。藍是色彩中較為深邃、沉穩(wěn)的一種,一絲一毫的污染都將破壞它那完美與理想的寧靜,這些特性使藍色具有一種不同尋常的特質——憂郁與束縛。
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朱莉的丈夫是歐洲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她深愛著他并一直心甘情愿地默默協(xié)助丈夫完成他的工作。一次,朱莉一家三口驅車外出,意外的事故瞬間奪去了她丈夫與愛女的生命。殘酷的現(xiàn)實使幸免于難的朱莉痛不欲生,她在生與死的邊緣徘徊不定,不知道命運為何對她做出如此安排。在醫(yī)院里她企圖自殺,但未能成功??祻秃?,朱莉竭力擺脫過去的記憶,孤身一人遷往別處,準備投入自由的新生活。然而亡夫的陰影依然籠罩著她的生活,丈夫生前未完成的歐洲聯(lián)盟交響樂片段時時在耳畔響起。朱莉聽著丈夫作的曲子,往昔和家人一起生活的圖景歷歷在目,痛苦始終縈繞在她心頭,于是,她扔掉丈夫的全部樂稿,以期抹去種種回憶。偶然的機會,一份樂譜落入丈夫生前好友奧利弗的手中。他出于好意將此樂譜在媒體中廣為傳播,并無意中將這樂譜創(chuàng)作的緣由告訴了朱莉。原來這份樂譜與一名女子有關。知曉逝去的丈夫生前對她有所不忠,朱莉痛創(chuàng)的心更是雪上加霜。奧利弗并未料到自己的好心會給朱莉帶來這樣的惡果,心中萬分歉疚,因此想幫助朱莉重新面對人生。在經歷了反復漫長的思想掙扎后,朱莉終于鼓起勇氣,和丈夫的助手奧利弗一同完成了譜曲。自始至終影片的女主角朱莉都面臨一個選擇,而選擇是存在主義哲學最核心的命題之一,這也很好地印證了整部影片那消散不去的藍,要么是廣博的自由,要么是無盡的沉溺?;孤宸蛩够噲D將關注的視角引向愛的自由,而因藍色的寧靜陰郁,我們看到的是深入人世的沉重和遍體鱗傷的自由。
作為一部探討“自由”的影片,在《藍》中許多的場景和物品都被導演賦予了生命和象征的意義。影片的色彩風格很奇妙,圍繞著藍色卻又沒有一處刻意的藍,然而幾乎每個鏡頭都會有藍色,哪怕有些只是出現(xiàn)在細枝末節(jié)上。在影片開始不久我們可以很容易發(fā)現(xiàn)無論是藍色的房間、藍色的風鈴、藍色的文件夾、藍色的糖塊及藍色的玻璃紙、藍色的幻境、藍色的泳池甚至于藍色調的音樂都和亡夫緊密相連。從影片整體來看藍色,確切說應該指那種時時縈繞于心頭的約束或枷鎖,一種憂郁的情緒基調,而這恰好是“自由”的反面。其中游泳池成為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刻畫朱莉內心世界的一個意義空間,基耶斯洛夫斯基煞費苦心地將朱莉安排在藍色的光影世界里,掙扎在藍色的游泳池中。在大面積的藍色基調中,人物完全被色彩所包圍,憂郁的藍色讓人感覺到朱莉的無助和絕望。光影如水,朱莉在受傷時總是躲進藍色的游泳池,讓池水吞噬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那一泓蔚藍的水,像那波蔚藍的憂郁,一個縱身卻像碰到一堵無形的墻,瞬間的遲疑就會硬生生地把人擋回去,再也無法透出水面,直至沉入最深處——窒息。朱莉無法拋棄記憶,因此無法自由。順應內心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朱莉所能做的,只是順應生活本身。愛是囚牢還是自由?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電影最后用莊嚴而偉大的音樂中向我們提出的問題。但最終她獲得了對愛情和對命運的頓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并走出了丈夫帶來的巨大陰影,并將這種救贖和原諒施予他人,獲得了選擇愛情的自由。最終她將愛上升到了對生活、對他人的博愛,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個人的愛,個人心靈從極度痛苦中解放的過程,使她獲得了釋然。沉靜的色調和臺詞,更加深這個過程的莊重和嚴肅。藍色與自由而又憂郁的愛情因此達到契合,藍色也就擁有了一種情感表現(xiàn)性。
電影色彩作為傳播信息的一種非語言手段,它的可信性甚至可以比一般言語類語言都高,“因為言是固定的,有跡象的;意是瞬息萬變的,縹緲無蹤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無限的。以言達意,好像用繼續(xù)的虛線化實物,只能得其近似。”電影色彩主要受人類普遍認同的某些生物學、生理學規(guī)律支配,因此,電影色彩所表達的意義呈現(xiàn)出不系統(tǒng)、零散、甚至蕪雜的狀態(tài),為人的意識所難以控制,而這正與“意”原初的“混整”狀態(tài)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