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愛麗
摘要: 高校學生宿舍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在新的歷史時期,宿舍的特定性能決定了它的角色已不再僅僅是學生課余之外的休息場所。如何充分利用學生宿舍環(huán)境的獨特性,積極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一個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宿舍文化具有四個明顯的特點,宿舍文化建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進作用,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新形勢下,應重視宿舍文化建設。
關鍵詞: 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
后勤社會化是高校面臨的一項重大改革,學生宿舍管理社會化是其中的核心內容。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原來以學校—系—班為主要形式的垂直管理體系,將會逐步向以學區(qū)為主的社會化管理體系轉變,而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對一所大學來講,必須建立起既具有本校特色又具備現代化特征,高雅健康的,以宿舍為中心,集教育、管理、服務為一體的新型的良好宿舍文化,這會對大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時,它在整個校園文化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宿舍文化的涵義及其特性
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學生宿舍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里,宿舍全體成員依據宿舍的客觀條件,在從事各種可能的活動中所形成的物質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它包括宿舍的室內設施、整體布局、衛(wèi)生狀況、規(guī)章制度、宿舍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道德水準、學識智能、審美情趣、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根據對大學生宿舍的觀察,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內部結構大體可分為三層:第一層為表層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的內部設施、布局結構;第二層為中層宿舍文化。主要反映各種規(guī)章制度。如學生的學習、生活制度,道德行為規(guī)范及其執(zhí)行情況;第三層為深層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成員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質、審美情趣等。大學生宿舍文化的這三個層次互為表里、相互影響、互為轉換,從而構成一個特殊而相對完整的文化體系。
大學生宿舍文化從精神文化方面來看,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特性。
(一)感染性
大學生宿舍文化是宿舍成員這一特殊群體在感情及情緒相互交流相互感染中形成的心理上的認同,其感染性深深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
(二)傾向性
傾向性是指宿舍成員受他人的心理感染而形成自己的判斷;遵從、模仿他人,再現他人的行為和意見,從而形成統一的看法或行為,表現出相對一致的外部特征,對同一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或喜好等,這些都是宿舍文化傾向性的具體表現。
(三)動態(tài)性
大學生容易受社會上各種文化與價值觀念的影響,在心理、情緒等方面易變。如思維跳躍跨度大、涉及領域廣、轉換節(jié)奏快等,這些都使大學生宿舍文化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四)潛在性
大學生宿舍文化對個體的影響主要不是通過規(guī)章制度等外部力量完成的,而是通過宿舍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圍和相應的物質環(huán)境,于潛移默化之中形成的,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力。
二、宿舍文化建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增強適應能力
多年來,應試教育忽略了對學生適應環(huán)境能力的培養(yǎng)。新生入學時,有的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適應環(huán)境慢,面對新的環(huán)境,表現出無所適從、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嚴重的甚至出現心理障礙,導致犯罪。而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能夠鍛煉和提高大學生的適應能力,使之學會與他人溝通,學會適應環(huán)境,為畢業(yè)后走上社會打下基礎。
(二)形成優(yōu)良學風
大多高校班級沒有專用教室,宿舍便成了大學生專業(yè)學習的重要場所,因而,宿舍的學習氛圍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個體的學習效率。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圍,無疑會對生活在其中的每個成員產生積極的影響。宿舍成員都勤奮自勉、努力鉆研、互幫互學,良好的學風就會成為主流,低級趣味和不良的思想行為將被擯棄。
(三)陶冶道德情操
優(yōu)美的宿舍文化環(huán)境,濃厚的學術氛圍,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使大學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如沐春風,日益陶冶自己的性情,凈化自己的靈魂,體味人生的意蘊,有利于提升道德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四)優(yōu)化心理素質
宿舍是大學生自我表現和情緒宣泄的良好場所。大學生年齡相仿,文化素質接近,閱歷相似,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互動。健康和諧的宿舍文化往往能使大學生產生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減輕由于學習、生活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如果宿舍群體和睦,個人的喜怒哀樂愿意向大家袒露,并能在宿舍群體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心理、情緒上的不滿得到宣泄和調節(jié),便能享受到真誠而自然、豐富而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消除宿舍成員之間的成見、偏見和對立情緒,這無疑會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
(五)提高交際能力
宿舍是大學生之間聯系最密切、交流最頻繁的場所。一個文明優(yōu)雅、融洽和諧、團結友愛的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應該是非常和諧的。人際交往是學生走向社會的必修課,而宿舍是一個小社會,是大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實踐場所。和諧共處、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宿舍人際關系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六)培養(yǎng)集體觀念
宿舍的文化氛圍,共同的價值觀念對大學生起著促進作用。宿舍精神能夠激發(fā)宿舍個體對宿舍群體組織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個體自身的使命感、自豪感、歸屬感,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內聚力,從而使個體目標整合為宿舍總體目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
三、加強宿舍文化建設,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建立健全宿舍管理規(guī)章制度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建設,必須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1.建立宿舍文明公約,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方式,提倡文明健康的言行舉止;2.學校要把大學生在宿舍里的表現進行量化,列入學校對大學生的德育考核內容;3.建立正常的信息反饋和對話機制,學?;蚬⒐芾聿块T要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力爭求得相互間的理解,加強對大學生集群行為的控制與引導。
(二)積極推進宿舍管理創(chuàng)新
對宿舍進行人性化管理是宿舍文化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關鍵:一要提高宿舍管理人員的素質,建設一支思想好、業(yè)務精、作風正的工作隊伍;二要提高服務水準,及時提供情感、專業(yè)、文化、協調、環(huán)境、特色鮮明而貼心的服務,可以使管理措施得到學生的理解,促進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實。一些高校成立了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不僅架起了一座管理人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而且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治、自主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德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從而成為學校實現宿舍文化育人職能的重要陣地。
(三)注意宿舍文化建設的長期性和實效性
宿舍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長期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一般來說,一個大學生的宿舍,都是大于三年的存在單位,在這超過三年的學習生活中,一個宿舍的成員朝夕相處,多數情況下,都會產生比較深厚的感情,都不會輕易也不愿意調動宿舍,是一個較為長期的整體。以宿舍、寢室為單位的文化建設,不能只注重表面,應以學生能否從中受益,效果如何為出發(fā)點,注重宿舍文化建設的實效性。
(四)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價值導向
大學生既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又對文化藝術、體育、娛樂等活動有濃厚的興趣,對其加以正確引導,將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群體意識,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guī)范。尤其是在文化呈多元化的今天,對大學生宿舍文化價值導向的正確引導,就顯得更為重要。大學生宿舍文化要盡力滿足青年學生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審美要求,正確的態(tài)度是發(fā)現肯定它的價值,并加以引導,使宿舍文化朝著豐富多彩、健康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五)提升宿舍文化的層次和藝術品位
宿舍文化建設在內容、形式、目標等方面都要緊緊圍繞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yǎng)這個中心來確定。構建宿舍文化的內容體系應主題突出、層次分明,實踐中應著重處理好以下兩個關系:一是處理好消遣文化與創(chuàng)造性文化的關系,突出創(chuàng)造性文化建設。即使一些淺層次的消遣性文化活動,也應寓教于樂,引導大學生從單純的興趣滿足中升華出來,自覺地從娛樂中感受到藝術熏陶;二是處理好通俗文化與高雅文化的關系,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高層次的文化活動。在大學生宿舍里,從宿舍的布置到宿舍的中心話題,都應大力倡導高檔次、高品位的文化內容和形式。
參考文獻:
[1]楊松桃.高校大學生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及結構[J].理論月刊,2001.5.
[2]林俐.論大學生宿舍文化[J].內江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2.
[3]梁超群.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淺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8.12.
[4]呂志鵬.談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J].教育與管理,2008.6.
[5]吳海融.依托學生攝取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J].中國高等教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