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蕾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可以結合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得法,充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一定會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這個學期的中學生,能說愛動,自我約束力不強,如果在教學中忽視這一點,單純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灌輸那些在他們嚴重枯燥乏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匯,他們往往就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興趣,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出發(fā)點。教師是學教學、搞教學的,教學就是把知識同化在學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過程。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學也是如此。指導學生學習接受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思維。有了正確的思維方法,就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記憶也牢固。平常我們談備課,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如何備學生?那就要清楚學生的基礎、思維和接受能力。所以“高效課堂”研討,即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出高效。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呢?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前提
初中生時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就會對這個老師的課感興趣并且很重視,肯定會認真學習。教師要利用和創(chuàng)造一切契機,培養(yǎng)和增進師生情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動機;努力營造學生敢說、敢想、敢做、不屈從于權威的開放氛圍,在教學過程中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溫和的語言、飽滿的情緒感化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質;重視、尊重、贊揚和鼓勵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樹立學生繼續(xù)努力的信心;對學生學習中的失誤,抱寬容的態(tài)度,允許其存。
二、指導課前預習,讓學生會學
預習能使課堂學習過程前移,有利于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提早進入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生帶著思考的頭腦,有準備地進入課堂學習過程,有利于減輕教師課堂教學負擔,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有序預習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要注重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做好以下工作。
1.認真閱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編寫判斷題、問答題、改錯題及完形填空題。
2.整理課文中出現的新的或者不理解的詞匯和短語,并利用這些詞匯或短語自己編寫單選或填空題。
3.整理課文中出現的難句、長句和好句,并利用這些句子編寫成英譯漢。
4.分組尋找與相應單元有關的背景知識。
三、指導課后探究,讓學生善學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適當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已知與未知之間產生矛盾、疑惑、驚訝,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指導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善于學習,讓學生在探究中“運用”所學知識。英語學科探究性學習的實質應該是把探究性學習的方式引入課堂,促使英語課堂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整體轉變,增強教學效果。英語學科的探究性學習,應該依照學生英語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取分階段、分層次、遞進式的方式進行。在教學實踐中,我構建了雙基培養(yǎng)模式、知識拓展模式和社會實踐模式等三種探究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課后探究,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指導學生在課后學習和掌握一些語言形式,比如課文中的重點詞匯、短語、語法結構等。
2.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一步歸納總結,如要學生找出話題中心、寫作意圖、作者觀點、態(tài)度等。
3.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有計劃地多閱讀一些貼近時代、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貼近學生英語水平的讀物,擴大英語語言材料的輸入量,逐步提高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探究一些現實生活問題,并學會撰寫報告。
四、指導課上交流,讓學生敢學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與學生共同合作創(chuàng)造交際實踐的語言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大膽用英語交際,使課堂變成劇場,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達到運用英語的目的,從而提高英語水平。教師要努力研究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方式,盡力讓學生處于主體激活的狀態(tài),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對學生最有價值的實踐活動,使之成為學生樂意追求的學習形式。
在教學過程中,我大膽放手,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調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課文的新知識點,以交際為中心進行多樣化活動,如朗誦、唱歌、值日報告、看圖說話、情景交談、角色表演、討論問題、提出問題、開展小組或男女生之間的問答、搶答競賽或辯論賽,簡述對文章的見解和領會等交際性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在“做事中”學習英語,在學習中提高英語能力。
五、指導成果展示,讓學生博學
學生對自我探究的成果進行展示,能有效滿足學生自我表現實現的心理。指導學生進行展示活動,能使學生從中體驗到興奮、愉快、充實的情緒,從而強化學生動機。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通過以下渠道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
1.隨堂展示。我利用課前五分鐘或晨讀時間,指導學生作要聞播報或任何感興趣的話題探究成果報告。
2.專題展示。在學完一個單元后,讓學生就本單元的相關話題或同學生商定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集中在規(guī)定時間,比如說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做專題展示。
總之,英語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課內,向45分鐘要質量。但要學好英語僅靠每周幾次英語課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的英語興趣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