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
馬上就要端午節(jié)了,大大小小的粽子熱熱鬧鬧地涌上市場,但吃粽子的講究您都了解嗎?
粽子以竹葉或葦葉為皮,糯米為心,其實是個十分合理的搭配。葉子不僅帶來清香,還能提供多酚類物質和鉀元素,蒸制時滲入米內,有利于提高人體的抗熱功能。
另一方面,糯米性溫,有暖脾胃的作用。芒種過后,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且不說其中的配料,僅就清香的葉子和柔軟的糯米,就足以讓人食欲大開。
不過,還是那句老話,粽子雖好,卻并非人人適合。
首先,肉粽中雖然蛋白含量高,卻含有大量的脂肪。凡是質地柔軟的熟肉,必定是脂肪含量偏高的,何況做肉粽常用的是五花肉。血脂異?;颊弋斎皇且苊獾?,可以選擇豆沙粽、小棗粽和八寶粽等品種。
甜粽呢,往往令糖尿病人擔心。其實,糯米本身血糖指數(shù)就過高,糖尿病人是應當避免的,無論有糖與否,都應當避免食用。
胃腸有病的人也得注意,粽子不易消化,容易引起食滯;尤其吃了油膩的食品之后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適。胃酸過多和胃潰瘍的人也應當少吃。
吃粽子,總體而言還是吃新鮮包出來的熱粽子比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之后來回加熱。對于中老年人和體弱者來說,每次宜少吃一點,選小粽子,選里面含有粗糧薯類配料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最好自己動手制作,吃剛包好的熱粽子,既能享受傳統(tǒng)食品制作的樂趣,在健康上又能比較安心。另外,粽子屬于主食。如果吃了粽子,就要減少米飯、饅頭、面包等其他主食的量,避免一日當中能量過剩,引起增肥問題。
在買粽子的時候也要注意,粽葉蒸后放置一段時間之后顏色發(fā)暗是正常的,不要選那種皮色鮮綠甚至藍綠的粽子,那可能是經過硫酸銅處理的粽葉,安全性沒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