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趴
上班族抱怨工作堆成山,學生族抱怨作業(yè)做不完,你是否也是抱怨大軍中的一員呢?你是否也想擺脫這種無休止的碎碎念?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三心二意可能是你煩惱的原因。專心時我們會更加樂觀積極,不會習慣性地把事情往壞處想,于是便不會產(chǎn)生那些消極的想法。
為何陷入煩惱
想要擺脫煩惱,必須先弄清楚我們?yōu)楹慰偸菬馈?/p>
比起正面事物,人們更容易關注負面事物。對于消極的關注,其實是源自本能,是一種生存的需要。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那些對威脅敏感的生物更易存活下來并延續(xù)他們的基因。如果我們一不小心錯過了一件好事,比如一次蹭飯的機會或是一個聯(lián)歡會,也許我們只會覺得有些可惜;但如果我們不小心忽略了危險,比如一個花瓶正在頭頂做自由落體,那小命可就不保了。而正是這份對威脅的敏感,令我們一不小心就陷入了煩惱。
專注力量大
專注是指集中精神,用感官體驗當下的狀態(tài)。在專注狀態(tài)下,人們會提升對事物的正面評價,有一個實驗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實驗中,兩組參與者頭戴耳機,在15分鐘內分別體驗不同的狀態(tài)。其中一組參與者的耳機內緩緩傳來:“請你集中精神,慢慢感受自己的呼吸,體驗你的想法你的感受,不要去控制,專心地感受。”而另外一組參與者則要在這段時間里經(jīng)歷一個神游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他們可以想任何事情。
隨后,兩組參與者們都要完成一個“挑豆子”的測試。在電腦屏幕上一顆一顆地呈現(xiàn)豆子,參與者可以選擇將這顆豆子納入囊中,或是選擇丟棄。如果挑選的是好豆子便能得到加分,反之則會失分。無論選擇接受還是丟棄,電腦都會告訴參與者這顆豆子的好壞。
有趣的是,豆子的好壞是隨機呈現(xiàn)的,與它們本身的特征無關,也就是說,圓圓的不一定是好豆子,而斑多的也不一定是壞豆子。測試完成之后,再把剛才的豆子一一呈現(xiàn)在參與者面前,他們要根據(jù)記憶中電腦給出的回饋再判斷一次豆子的好壞。
集中精神的參與者在第二次挑豆子時準確率更高,而且會認為更多的豆子是好豆子。同樣,他們比那組神游的參與者表現(xiàn)得更為樂觀,會匯報更多積極的事件。
是的,專注就是具有神奇的力量,讓我們變得樂觀積極,即使是一顆普通的豆子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也會認為這是一顆好豆子!
不要再心心念念那些讓自己心煩的瑣事了,從現(xiàn)在起,集中精神工作、讀書,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你便能擺脫煩惱,更多地體驗到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