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兵 薛桂領
[題目一]
圖1中的圓為緯線,M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一個交點,N點與M點的經(jīng)度差為30度。讀圖,回答1~2題。
1.若某日N點的太陽高度為30度,則該緯線的緯度最可能是:
A.0° B.30° C.60° D.90°
2.若某日M點的時間為5點,且該緯線的最大太陽高度為84度,則N點的太陽高度為:
A.60° B.42° C.24° D.10°
解析:第1題,由于M點是昏線與該緯線的一個交點,因此M點的太陽高度為0°,若N點的太陽高度為30°,則M、N兩點間的經(jīng)度差與太陽高度差均為30°,能滿足這種情況的緯線只有赤道,且日期是春分或秋分日,此時的等太陽高度線分布如圖2所示。因為春分或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且0°等太陽高度線即晨昏線,其平分赤道,從太陽直射點到晨昏線與赤道交點間的太陽高度差與經(jīng)度差均為90°,即赤道上兩點間的經(jīng)度差等于太陽高度差,所以該緯線最可能是赤道。A項正確。
第2題,若M點為5點,說明M點在晨線上,且晝長夜短,太陽高度為0°,與太陽直射點同在北(或南)半球,假設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則M、N兩點的位置如圖3所示(因為此時M、N兩點的經(jīng)度差略大于太陽高度差,所以N點的太陽高度略小于30°),由于該緯線的最大太陽高度是84°,說明該緯線與太陽直射點所在經(jīng)線交點(即P點)的太陽高度為84°,因此P點與M點的太陽高度差為84°。據(jù)圖3可知P點的時間是12點,與M點之間相差7小時,算得M、P兩點的經(jīng)度差為105°,進而算得兩點間經(jīng)度每隔5°,太陽高度相差4°。由于M、N兩點的經(jīng)度差是30°,算得其太陽高度差為24°,因此N點的太陽高度是HM+24°=24°,太陽直射南半球亦然。即C項正確。
●施 兵/江蘇省南通高等師范學校海門校區(qū)(226100)
[題目二]
圖4中a表示緯線,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O為EF的中點。讀圖,回答1~3題。
1.若E的地方時為5時30分,則緯線a所處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北半球,2月
C.南半球,6月
D.南半球,10月
2.若此時O點正南555千米處正好觀測到北極星的高度為6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點必然位于E點的正西方向
B.緯線a位于70°N
C.整個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
D.此日該緯線圈的白晝達一年中最短
3.當圖中E、O、F三點重合,且地方時為0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點位于北半球
B.此時是南極科考最佳時期
C.a所在緯線剛好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
D.該日此地可以看到美麗的極光現(xiàn)象
解析: 第1題,由題干及圖示可知:E、O、F三點都在緯線a上,因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a的交點,則E、F兩點中,一點是日出時刻,另一點是日落時刻。若E點的地方時為5時30分,晝長大于12小時,即該日緯線a晝長夜短,那么該日太陽直射的半球和緯線a應在同一半球。若緯線a在北半球,10月和2月太陽都直射南半球;若緯線a 在南半球,6月份太陽直射北半球,故選項A、B、C錯誤,10月份太陽直射南半球,緯線a和太陽直射半球在同一半球。D項正確。
第2題,由第1題分析可知,E、F兩點同在緯線a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F(xiàn)點可能位于E點的正西方,也可能位于正東方,選項A錯誤。依所學知識,在北半球觀測到北極星的高度等于當?shù)氐牡乩砭暥?,那么O點正南555千米處緯度應為65°N,和O點相差555千米/111千米=5°,因此O點緯度為70°N,即緯線a為70°N,而C、D選項依題意無法確定。B項正確。
第3題,當圖中E、O、F三點重合時,那么E、O、F三點為晨昏線上最高緯度點,即出現(xiàn)極晝極夜現(xiàn)象的最低緯度,又地方時為0時,應為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的最低緯度,依題意A、B選項無法確定,該日緯線a為極晝期,不可能看到美麗的極光現(xiàn)象。故C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