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衎
梅雨一過,夏天就真的到了。太陽永遠直直地從當空射下,萬物沒有影子。童淑芳一面扇著右手一面直呼熱死人了。行到公廁處,警覺地四下環(huán)顧了一圈,仍不見樹蔭人影。午時驕陽仿佛她正憋脹的雙乳,繃不住了于是源源不斷地潑灑而出,源源不斷的光和熱。童淑芳放下護胸的左手,前胸的衣服早已濕了大片,定定神閃進了女廁,決計要擠掉一通奶水。
走出公廁,巧遇東家海生。海生嫂剛誕下一男嬰,因奶水少無力哺乳,只得招了奶媽,幫帶孩子。童淑芳正是海生嫂的外援,二十過點的年紀,音容笑貌都還姣好,在九日鎮(zhèn)干這一行的三姑六婆中占足了年齡優(yōu)勢。鎮(zhèn)衛(wèi)生院隔三差五宣傳優(yōu)生學知識,比方說女人母乳的營養(yǎng)質量隨年齡增大不斷下降,于是產婦們都銘記于心,待到請奶媽時,便不單單看會不會帶孩子哄孩子,更重要的是,夠不夠年輕精神。有了年輕的本錢,上門來找童淑芳的一年到頭都沒斷過。鎮(zhèn)上的人雖多多少少有點好奇,童淑芳年紀輕輕的一個單身女人,怎么就干起這檔子營生了,但看她渾然嫻熟的抱、摟、帶、喂一系列動作,毫不遜于年過半百的老奶媽們,也就不再質疑了。
作為奶媽,童淑芳在九日鎮(zhèn)是有口皆碑的。
淑芳小的時候,九日鎮(zhèn)這條巷道兩邊或高或低差不多都是一兩間的開面。做飯的爐子,盛凈水的瓷甕,裝垃圾的筐子,一律放在門口的窗臺下,來往行人就不得不左顧右盼,小心著撞了這個碰了那個。三個人是不能搭肩牽手地走過的,迎面來了人,還要側身靠邊,對方的口鼻熱氣就噴過來,能聞出煙味或蒜味。至于公廁,要再過好多年以后才建成,那時還有條陰溝從巷頭綿延至巷尾,清晨家家戶戶端出痰盂往里傾倒,攪得一溝水花紅柳綠的繽紛。
又過了一兩年,巷子里開了一間畫坊,專畫湖光山色,那山是綠油油的,那湖也是綠瑩瑩的。畫坊人每天在陰溝里洗刷畫板、畫筆,陰溝告別了雜色也成了單單的一色綠,依然是巷頭至巷尾,從閣樓上俯瞰,好似一條通體冰涼的綠皮蛇,被兩顆釘子一頭一尾地釘死,抻成了一枚標本。淑芳八九歲的年紀,不再和父母睡大通鋪,家里一番整理規(guī)劃,好歹隔出了一小間閣樓。淑芳從此有了凌駕和俯瞰的機會。畫坊開在斜對面,探出閣樓就能窺到一角,偶爾畫坊里有人出來蹲在陰溝旁清洗畫具,因著新鮮的綠色顏料,洗滌的那一片水域總是綠過他處,在小淑芳看來,無疑是那人在綠皮蛇腹部扎了一刀,墨綠色的蛇血汩汩涌出,觸目驚心的。
蛇血是綠色的,這是小淑芳童年聽過的諸多恐怖說辭中的一種。從出生起,一家三口就一直窩在這間逼仄的斗室內。牽起的塑料繩把局促的幾十平方米再切割分出五六個十多平米,掛上布簾,于是有了盥洗室、書房、臥房。臥房內同樣還有分工,父母兩個睡在右側,小淑芳睡在左側靠門簾處,方便晚上起夜。早過了睡前聽故事的年齡,小淑芳搞不明白父母緣何熱情不減地要保留這個童年傳統(tǒng),每天不落,仿佛例行公事。唯有一點不同,即童年時代所有美好、溫暖的故事,都換上了猙獰的嘴臉,小淑芳被嚇得遮嘴捂眼,恨不能快快睡死過去。驚悚的橋段偶爾失效,后半夜小淑芳被一陣窸窸窣窣的動靜驚醒,墻角的臺燈映出兩條裹著草綠毛毯的身體,廝打般地纏綿扭絞在一起。睡眼惺忪中,猛地記起前半夜母親扭曲面頰沖自己恐嚇,蛇的血冰涼且是綠色的,帶著點威逼利誘的口吻,半驚半嚇地酣睡過去。
小淑芳懵懂尚不知交媾之事,只是驚懼地偷瞄向來和睦的雙親以一種赴死的力道在床上角力對峙著,似兩條綠皮蛇。又是半驚半嚇,是夜睡得不好,半寐半醒,生平頭一次體會到裝睡的艱辛。
閣樓辟出來后,等于她在狹窄的家中有了專屬的私密領地,主權是她的。憑窗盡看裸露在樓下的墨綠陰溝,沉謐的,偶起一點死水微瀾,她便會想到八九歲的夜,借著慘淡的臺燈光,目擊父親和母親扭成一股的肉體,在草綠毛毯的掩蓋下蠕動著,瞇著眼久望了一會兒,她發(fā)現(xiàn)那蠕動是有節(jié)奏的,一下一下,沖擊著她假寐的雙眸。再睜眼,糊在閣樓的報紙發(fā)黃了、翹邊角了,報上的新聞久遠得幾近天方夜譚了,她已是少女童淑芳,年方二八的豆蔻年華,最是美好。
暑天的太陽依舊均勻地發(fā)光發(fā)熱,好像很多年前即是如此了。得閑了,童淑芳還像小時那樣,趴在閣樓洞開的小窗邊,巷道里的人家來往如常,熙熙攘攘的市聲帶著一股煙火氣橫沖直撞,多年前變身的陰溝依然墨綠如蛇,如蛇的標本。畫坊短短數載倒也歷經了數次人事更迭。見到他,也搞不清楚是新人還是舊人,只覺眼前一亮,若是舊人,只怪自己瞎了眼,有眼無珠;倘是新人,心里更是貓抓猴撓似的奇癢,心生一股子躍躍欲試的沖勁。就這么看著,縱情忘我,死死地,若不是垂髫小兒調皮地拿鏡面反射陽光,晃得她躲避不及,她還要貪婪地看下去。待她返身回到窗邊,陰溝邊的他已然匿了身影。小兒們沖她咧嘴一笑,集中火力繼續(xù)捉弄她,童淑芳憤憤地閉了窗子,將嘲弄和溽熱一并擋在外頭。
這一閉,沒想到竟是永久。
對窗樓上一直閑置的空房,人影憧憧地有了生活跡象。住戶是個典型的彪形大漢。天一熱,男人光著膀子倚在窗邊,不知道觀望什么,童淑芳偶一抬頭,就能對上眼。大漢沖她憨憨一笑,正是風華正茂的好光景,童淑芳驕矜地,自是不睬,閉了窗子仰躺著閉目養(yǎng)神。
也奇怪,每每開窗,總能迎面和對樓上的光膀大漢照面,寬廣的肩膀上有一層密密麻麻的痱子和汗液,童淑芳自覺沒趣,緊閉了窗子不復見。幾個回合下來,無心再開闔,下定決心不讓他再白白貪看。
樹欲靜而風不止。
原計劃和女伴一道的登山之旅,因為猝不及防的大雨,中途作罷。一路小跑著回家,候門許久才看到一臉詫異的母親,淡淡地問道,怎么這么早就回來啦?渾然不察天色陰郁,女兒通體的濕漉。進門后,方知屋里還有人,母親的工友,似曾相識。暮色四合,斗室愈發(fā)昏暗,三人僵坐無言,到晚飯的點,母親竭力勸來人留飯,男人憨憨一笑,婉拒了。童淑芳記得了,正是對樓上的光膀大漢。原來和自己不多不少的照面里,他永遠是憨憨地笑著的,雖然肥厚的臉龐牽出來的笑靨弧度并不好看,但畢竟他對她有粲然一笑的用心。
一直是笑著的,以至于這張在常態(tài)下的臉,自己一時半會竟沒認出,險些旁落。
母女二人晚飯,童淑芳意外發(fā)現(xiàn)母親對她一直袒露曖昧不明的微笑,自從父親母親撕破臉鬧離婚以來,這是罕見鮮有的笑。母親本就是這樣的人,不到最后一刻決不鳴金收兵,直到胸有成竹勝券在握,不露聲色的嚴峻里才擠出一絲冷笑。
母親永遠爭做那種“笑到最后”之人。
她是笑不出來的。閉了窗子的閣樓幾乎中斷了和外界的聯(lián)系,她覺得閣樓狹隘如一枚繭,被縛的身體日漸喚醒,繭已經越來越容不下它。夏天過去不久,樓下畫坊匆匆一瞥而過的他竟然入夢了,她燥熱得夢到天亮,待到母親叫床才睡眼惺忪地爬起來。母親曖昧一笑,一副了然于胸的神色。
相隔一窗,她要走出去。
畫坊內的地上鋪了大大小小一溜宣紙,湖和山綠綠地也平攤在地,她一眼瞅見貓腰的他在認真勾畫什么。遲疑著要不要挪步過去,他卻突然起身回頭,四目對望,有了熱度,有別于和母親工友的對視,她不避不擋,這下?lián)Q她白白地貪看他。
于最好的年華,他遇見她,她鐘情他,也是最好的開頭。像他運筆的第一下,成即成就一幅佳作,不成即揉團舍棄。他作畫時,她就靜坐一邊,認真地看著,畫坊很近,仿佛逃離了喧囂,降生在一個全新領地。這次,主權在他,她摩拳擦掌預備侵入。有次,她不慎踩中地上的調色板,腳下一滑,他握筆的手伸過去,在拿筆的手扶在童淑芳的腰際時,身子同時往起站,于站起未站起的地方,俯下來了一張嘴接住了上來的一張嘴,那筆頭就將顏料印染了一點綠在童淑芳的白衫上。綠豆大的一點綠,本身就像一顆綠豆。
這顆綠豆,比吻更長久,他終于呼應她了。
她也悄悄改變著,自知的、不自知的,積極地往外跑,以前只有和女伴同行時,她才鉆出閣樓,愿意見見光。童淑芳在九日鎮(zhèn)有一個極要好的女伴叫黃鶯鶯,是可以互相傾訴秘密心事的那種,因為僅此一個投緣,她自然分外珍視。
童淑芳和他交往了兩個月,形成了你畫畫來我裱框的默契。正是午后全鎮(zhèn)最闃靜的時刻,烈日當頭,她看到母親坐在工友的自行車后座上,一輛老式鳳凰悠悠地招搖過去。因為處在畫坊內,這種老式房子,房間里向來是光線很暗的,母親在明她在暗,母親攬著工友的腰,愜意地哼著小曲,不察暗處女兒的灼灼逼視。
很快,斜對面的家中傳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回家一看,母親和她的工友——那個對樓的大漢,合力為閣樓安置一扇木門,簇新的門面還散發(fā)著原木清香,配以新鎖,母親雖口口聲聲稱安門是為了女兒安全,鑰匙卻自個兒收著。夜里,因為閉著窗門,通風不暢,童淑芳燥得翻來覆去夜不能寐,伸出腳尖試探了下木門,死死地緊鎖著。熱汗滑膩地包覆全身,索性撤了席子,直接仰躺在打底的一層報紙上。
依舊是熱,汗流浹背濡濕了鋪就的報紙,露出閣樓的木質隔板,木板正中有個蟲蛀的小孔,有細微的光灑漏上來,她瞇著眼,對準蛀孔,看得仔細。母親和工友裹著那條陳舊的草綠毛毯廝磨到一塊兒,扭著絞著,柔若無骨。童淑芳早不是那個不諳世事的小淑芳了,但當她眼見母親和那個大漢從毛毯中掙脫,赤條條地橫躺在兩側,她還是覺得這是綠皮蛇重獲新生的一種方式,那條混合了汗液體液的褪色毛毯正是丟棄的蛇蛻。
天麻麻亮,門口響起細微的動靜,是母親送那人出去。童淑芳開啟窗子一角,肥頭大耳的男人避過盆盆罐罐,一下閃到對面,她是不要多看一眼的,這個滿身汗?jié)n贅肉的大漢,她在心里戲稱他為,豬頭肉。
也不知道母親動用了什么伎倆,不僅讓法院把女兒判給她,還贏得了這間房和幾乎所有家當。久居在外的父親于是就真的不回來了。母親的笑其實一早就預示了這樣的贏面。童淑芳越來越害怕看母親笑,她排斥并躲避。九日鎮(zhèn)的天尚且不會一直笑嘻嘻,偶爾也憂郁一陣,落下一場雨。雨勢大的話,室內還會積水,滿室水汽,糊了梳妝鏡、霉了五斗柜,卻放大了人聲。借助水汽,她在閣樓上得聞一場竊竊私語。母親小聲嬌嗔,埋怨豬頭肉這么多天不來看她,豬頭肉卻答非所問,詢她女兒在不在家,怎么也沒個動靜。母親登時發(fā)起飆來,稍稍提高了音量,好啊,我就知道你個賊胚子,醉翁之意不在酒,難怪當初我說把閣樓窗子封了,你死活不答應,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居高臨下的,沒少被你看到吧!豬頭肉伸出一只油膩膩的手,一把攬過母親,親她哄她安撫她。母親不買賬繼續(xù)冷嘲熱諷,以前你不是巴不得家里沒人嘛?有人的話也巴不得讓我上鎖,好讓女兒早早睡去,沒個動靜么?以前你不是眼里只有我么,什么時候開始我變得這么命好,不單有人愛我,順帶連我女兒也一起愛啦?豬頭肉被噎得再無還口之力,兩人沒再贅言,狠狠地抱到一塊,肉扣肉、肉疊肉,這下不像蛇,反倒像一盆地道的東坡肉了,童淑芳聞到了肉欲的味道。
家里突然間多了一號陌生人,童淑芳本能地心生排斥。豬頭肉三天兩頭過來蹭飯,漸漸地,童淑芳摸清了規(guī)律,留飯即留宿過夜,晚飯后兩個人會嘻嘻哈哈出門去耍一陣,夜深人靜時再折返回來,這時母親就會催著趕著童淑芳上閣樓睡覺,然后木門一鎖,兩人肆無忌憚地云雨。雖然大漢身在自家,可對樓上不知何時又多了個男人,這回是個尖嘴猴腮的小年輕,就更不敢開窗了,一頭一尾門窗緊閉,童淑芳習慣了像一具死而不僵的怪尸,橫陳到天亮。很多時候她蜷曲趴在那個木板蛀孔上,目睹母親骯臟的蠕動,她多希望母親可以洞曉頭頂來自她女兒的注目,與其反鎖閣樓倒不如堵死那個小孔!
又一個被鑰匙轉動鎖眼的干澀動靜驚醒的清晨,童淑芳坐在桌邊喝著稀粥掰著油條,母親在梳妝鏡前抹了好久的頭油,盤了一個美人髻后施施然來到桌邊。童淑芳提出解鎖的請求,道盡悶熱難耐的苦。母親訕訕一笑,熱什么呀,樓下才熱呢!你不是還有個窗子對流嗎?哪里像我睡樓下,為了防賊,晚上門窗都不敢開……見女兒欲言,母親心生一計,這樣吧,我每日熬綠豆湯給你喝,綠豆敗火的,大熱天里吃著好哩……童淑芳不復言,低頭把一碗粥喝得稀里嘩啦響。
于是關于豬頭肉的留飯留宿規(guī)律里又多了一條,綠豆湯。但凡母親與之兩人的纏綿夜,閣樓上鎖自不必說,不過是多了一碗綠豆湯。童淑芳的個子突然躥得很快,狹小的閣樓真的容不下她了,她每每躬身蜷縮,小口小口喝掉綠豆湯,還是熱,這熱無窮盡。
小孔下的豬頭肉突然對她一笑,她不確定自己的窺視是否敗露,繼續(xù)盯梢,豬頭肉仰面躺倒,母親俯在其身吮吸著,豬頭肉仍舊壞壞地笑看那個小孔,以及孔里漆黑如墨的少女瞳仁。
由于夜不成眠,童淑芳整個白天清醒的時候少,大多時候都在補覺,醒著也是恍恍惚惚的。女伴黃鶯鶯來喊她喝汽水,她也提不起精神,就連那個畫坊里的他拿著小鏡子反射日照到她窗前,她也絲毫不察,這還是她從頑皮小孩的惡作劇中收獲的啟發(fā),屬于兩個戀人間私密的約定俗成。童淑芳只需要酣睡、沉睡,睡得沉實沉寂。
晝夜顛倒的時日,人不人鬼不鬼地被梳妝鏡嚇了一跳,這副鬼樣子更提不起興趣出門了。原來酣睡也會成癮,她嗜睡如豬,永不饜足。如幽閉的隱居者,大隱隱于市了。
由出世再入世,往往物是人非事事休。
童淑芳怎么也想不到,一段時日不見,最好的女伴和最愛的他會走到一塊兒。黃鶯鶯約了童淑芳在九日鎮(zhèn)的小飯館見面,趕到時只見黃鶯鶯偎著那個他。席間三人皆不動聲色,像黃鶯鶯是不知就里,而童淑芳和他隔桌對坐,卻是極力地強顏歡笑??偹愦揭粋€黃鶯鶯離席的空當,他一把緊握住童淑芳的手,質問她這些日子上哪兒去了。她清淺一笑,甩開了他的手,男人喜新厭舊還要什么借口?他不依不饒道,當初不是說好,如果連續(xù)十次鏡子暗號都接不上,那咱們就分手,這還是你說的,不是嗎?
原是自己的一時戲語,不曾想一語成讖。童淑芳不甘地認命,等黃鶯鶯回座,皮笑肉不笑地道一聲“恭喜”便離席,落荒奔逃。太陽毒辣,循著巷道一路疾跑,頭頂烈陽倒映在綠瑩瑩的陰溝里,一個極明極亮,一個極暗極翠,兩相交疊匯成一種月白色,那倒影竟好似沉在溝底的月亮了。陰間的月亮。
入夜,遠近燈火,和顏料油膩膩地浮在溝上,粼粼的,又像是一輪明月了。她是徹底晝夜顛倒了。
家里廚房開始常年燉著一鍋綠豆湯,就像小一點的時候每晚在母親的哄騙驚嚇中入睡,而今端綠豆湯上閣樓給女兒喝,也成了母親每晚的例行公事。
稀稀軟軟的綠豆湯,每喝一口都在提醒著她,母親難以啟齒的茍且。
她恨這軟綿綿的口感,她恨自作聰明的母親,她又恨又妒黃鶯鶯,更恨愈發(fā)燥熱的身體,她嘗試摸索自己的身體,畢竟現(xiàn)成的教材就在底下,有樣學樣并不難。
依舊是夜里清醒白天睡得昏昏沉沉。距上次見面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黃鶯鶯來找童淑芳,神神秘秘地卻難掩臉上的喜色,要和她分享自己別開生面的體驗。童淑芳安靜聽著,任由黃鶯鶯咬耳朵,輕微的氣聲弄得她耳墜發(fā)癢。那是什么感覺?童淑芳好奇。黃鶯鶯比手畫腳,只道是妙不可言如登極樂,總之熱起來了,什么都不管不顧了。
黃鶯鶯語焉不詳地留下一個懸念,揚長而去。比之那種將一己私欲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童淑芳更恨這種對旁人造成傷害仍不自知的,前者如童母,后者則是黃鶯鶯無疑了。所以相比母親,童淑芳更恨自己單純歡快的女伴。
畫坊老師傅準備撤離九日鎮(zhèn)移居香港,數十年間形形色色的各異徒弟中,獨獨最鐘愛他,準備帶他一并遠渡重洋。離別前夜,他許了黃鶯鶯一個期限,一旦穩(wěn)定下來就立刻接她過去。此后畫坊退出九日鎮(zhèn)的歷史舞臺,門前的陰溝得不到顏料的滋養(yǎng),綠意日漸蕭條頹敗,綠皮蛇標本愈發(fā)顯得滄桑衰老,經年累月,就算標本也該老了敗了。
母親開始夜不歸宿,有那么幾次在對樓的窗上閃過一個女人的身影,那身形酷肖母親。童淑芳曉得母親的任意妄為早已變本加厲。閣樓自不必上鎖了,只是還保留有幾年前的習慣,母親替她張羅好飯菜后,不忘擱一碗綠豆湯。她用調羹攪了攪,綠豆呈絮狀沉淀碗底,湯汁澄清后是一種泥綠色,和衰朽的陰溝如出一轍。她是不要喝的,悉數倒進溝里。顛倒的睡眠得到了改善,黃鶯鶯隔幾天就會上門來,嘰嘰喳喳揚著手里的來信,是遠在香港的他寫給苦苦守望的她的。
黃鶯鶯念,童淑芳聽。每兩個月一封信,他給她講述旺角的臟亂差,每天在茶餐廳吃生煎包也膩味了,畫坊生意雖大不如前也勉強支撐得下去,還有在維多利亞港隔海相望,好像也能看見九日鎮(zhèn)呢……白紙黑字都是他寫予她的,童淑芳每次聽黃鶯鶯毫無保留地念給自己,心生一種分得一杯羹的僥幸。畢竟,童淑芳還是心懷感恩的,她要謝謝他同時也給了她這樣一個煤煙冷雨的彼岸世界,不論有心或無意。
同樣搞不懂的還有母親的心思。
原以為只是獵奇地和其貌不揚的豬頭肉玩玩,玩兩把也就散了,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離異后的母親一直堅貞地和豬頭肉廝守,這一點多少讓童淑芳有點肅然起敬。偶爾她也會假想,假設虛構一下譬如當年自己有安定的家庭環(huán)境,有健康良好的睡眠,她應該不至于錯過他的召喚,亦不至于給他的見異思遷落下口實。她恨當年的母親和綠豆湯。她從來都不是那種會哭鼻子瞪眼據理力爭的潑辣女,這點母女倆也近似,想到這里恨意陡升。
她想到了報復。
她敞開了窗子。不久豬頭肉出現(xiàn)在窗邊,她不曉得母親在不在他那兒,總之她盡力牽起嘴角,平生第一次運用性別賦予她的嫵媚。笑得更生動了,眼見獵物上鉤后的欣然。
得來全不費工夫。
豬頭肉火急火燎地喘著粗氣,胸脯上的贅肉一動便顫個不停,肚囊也擂鼓似的悶響,真正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童淑芳的體溫不覺間也升高了,眼睛一閉,猛然想起黃鶯鶯說的,總之熱起來了,什么都顧不上了。
所言不假,的確是如此。
事后,卻覺得這是另一種熱,有別于九日鎮(zhèn)一年到頭的酷熱,有別于委身在閣樓上的悶熱,是一種綠豆撲不滅的熱。另一種熱。
豬頭肉本就是那種大大咧咧粗線條的大漢,這些年來全憑精明的母親一手安排打點,倒也沒有讓他們的丑事敗露出去,起碼沒聽到過一星半點的風言風語。如今換了童淑芳這樣的對象,本就涉世未深,何況還是有意做戲給他人看的,童母很快洞穿二人之事,不哭不鬧打發(fā)了豬頭肉,凜冽決絕,老死不相往來。
母親黯然,一夜白發(fā),童淑芳第一次發(fā)現(xiàn)母親其實是蒼老的,不知不覺間已經那么老了,就像不知不覺間,自己出落得愈發(fā)白皙俏麗。
這場角力,笑到最后的勝者,不言自明。童淑芳變得開朗,愛笑了。
對面樓上的租間又空出來了,豬頭肉去向不明。就像陰溝終于恢復了一條陰溝應有的骯臟濁臭,那些曾經粉飾過附麗過的鮮艷顏料同樣下落不明了。九日鎮(zhèn)平靜如關于它的傳說一般。巷道人家日出離家日落歸家,規(guī)行矩步的小日子。巷子口賣茶葉蛋的小攤又擺開來了,幾個煮著茶葉蛋的火爐不聲不響散發(fā)著熱。這熱,近只可感不可觀,唯有撇遠了,才能目睹那蒸騰起的絲絲熱浪,無色無嗅卻鼓動了一干背景底色,像漣漪波瀾。
到底還是起波瀾了。
這天黃鶯鶯愁眉苦臉地捏著一封信來找童淑芳。信封里無他,只有一份《港島日報》,頭條赫然豎排著一行大標題——“香港政府昨日正式宣布,即時廢除大清例,從此切實實行一夫一妻制度,并呼吁所有公務人員率先效尤”。年初,他寫信來告訴黃鶯鶯,師傅病危,臨終前準備把整個畫坊傳給他,同時還有個遺愿即希望他和師傅的女兒擇日完婚了卻老人半生夙愿。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不愿忤逆更不忍拂了老人家一片遺志,他先斬后奏,在洞房后寫信一五一十奉告一切,并承諾盡快接她赴港,納她為妾,保證一視同仁,不分妻妾之別。此信無疑晴天霹靂,讓黃鶯鶯怔了許久,年也沒過好,最后還是童淑芳耐著性子開導她,總算挺了過來,勉強接受了現(xiàn)實??墒?,造物弄人,最后一點委曲求全的余地也被剝奪了,黃鶯鶯失魂落魄地走出童家,那份嫌惡的報紙仍舊平攤在童淑芳的膝邊,碩大的黑體字,一個字一個字扎在眼里,卻分明有一種快意。
午時便傳來黃鶯鶯自縊在新落成公廁內的死訊。童淑芳趕到現(xiàn)場時,尸體已經被蒙上白布拉走了。率先發(fā)現(xiàn)尸體的公廁施工人員心有余悸地在一邊配合民警做筆錄。新公廁建成沒多久,便攤上這種事,自此被九日鎮(zhèn)的人民荒廢,用痰盂的習慣被保留延續(xù)下來。黃鶯鶯的喪禮辦得很隆重熱鬧,請來一幫和尚誦經超度,喃喃的音調,夾雜著神秘的印度語,高音與低音唱和著一起一落,真金白銀的磬鈴鼓鈸,各類法器被敲得震天響,那音樂仿佛把半邊天空都籠罩住了,聽著只覺得惘惘的,有一種奇異的哀愁。黃鶯鶯在遺像里笑得天真、開朗,童淑芳躲在圍觀人群里注視著,等那遺像從旁送過時,她也沖著黃鶯鶯,咧嘴還以一笑,由衷的,從此人鬼殊途。
不日,元兇攜妻回歸,也是聽得了噩耗,加之香港繁華地,闊人是繁華,貧人只見那繁華后的瘡痍,日子沒有想像中的好過。畫坊重新在九日鎮(zhèn)安置下,有點落葉歸根的意思。他瞞著妻來到九日鎮(zhèn)陵園,一眼便見那新墳,拜祭懺悔,回家路上巧遇了童淑芳。
久別的口吻,異口同聲——
“淑芳——”
“海生——”
再喚彼此名字,皆有點恍然。
是夜,童淑芳噩夢連連,許是白日里受了驚,黃鶯鶯頻頻入夢來,厲鬼猙獰。她跑出家門,俯身向陰溝一陣干嘔。癥狀持續(xù)了數日,終究起了疑心,到鄰鎮(zhèn)衛(wèi)生院一檢查,竟是懷了身孕,癟癟的肚里竟有了豬頭肉的骨血,想到這里又一陣惡心,胃酸泛上來,折騰得她吐無可吐,身子使不上勁,癱軟在地。
她終究還是輸了,她和母親,誰都沒有笑到最后。
自從遣走了豬頭肉后,母親一蹶不振,仿佛下半輩子的精神支柱倒了一般,面容枯槁,無心打理,正所謂女為悅己者容。童淑芳開始負責兩人的飯食,一日三餐井然有序,三餐之外不忘給自個兒燉一鍋綠豆湯,平時得閑了,也會抓一把生綠豆,生吞下去,她拿綠豆當飯吃。綠豆性涼,她要慢慢地打掉腹內的骨血。
水滴石穿日積月累。她得償所愿地小產了。躺在衛(wèi)生院,她虛弱地笑了,笑得艱辛,卻也是由衷的。這一切母親早已無心過問。流產后她仿佛蛻變成一個閱盡人事的老嫗,怎么調理自己哪些要忌口當心,她都了然了。巧的是,與此同時海生的妻剛誕下一個男嬰,童淑芳暗自心驚,怕不是自己腹中的早夭兒轉世投胎來了吧。
調理了好一陣子,身體復原得七七八八,吃過午飯,突覺雙乳憋脹,有奶水溢出,鄰居家的兩歲嬰孩不知緣何號啕大哭,哭了好一陣子嗓子都哭啞了,童淑芳循聲過去,看到學步車里孤零零的一個小人兒,梨花帶雨的甚是惹人憐。童淑芳本能地掏出乳房,湊到小兒嘴邊,一番摸索,便吮吸上了。童淑芳無師自通地第一次哺乳。
出門買代乳片的人家回來看到這一幕,欣然地圍過去,直呼還買什么代乳片,當場聘了童淑芳來當奶媽。原來這小兒是遠房親戚暫寄養(yǎng)在此的,生母不在,這家只有一個禿頂的中年男人,童淑芳也不避忌,當著他的面將小兒喂了一通飽。
一傳十十傳百,年輕奶媽在九日鎮(zhèn)造成了空前的轟動效應。偏巧海生家的身子骨弱,產后便無力哺乳了,不顧海生多番阻擾,硬是把勝在年輕的童淑芳請了來。
從此便在海生家住了下來。女人啊,一旦潛藏的母性被激活,帶養(yǎng)、哺乳都是水到渠成仿佛天生就會的。童淑芳盡心盡責地帶著海生的孩子,那個小劍眉是多么像海生,小小的鷹鉤鼻也是遺傳了海生的。有那么一瞬,一切都是另一番模樣,她沒有蠻吃綠豆而是懷胎十月誕下了嬰孩,她和海生的嬰孩。此刻舔吮她乳頭的,是自己的孩子。她也不是什么奶媽,而是一個溫柔的母親。
但一瞬過后,她便醒了。
對門窗里有一個老太太在搟面條,赤了上身,兩個奶卻松皮吊下來,幾乎到了褲腰處,而背上卻同時背著兩個孩子。聽說她年輕時可美得不行,光那兩個奶子饞過多少男人,有兩個就犯了錯誤了?,F(xiàn)在老了,也不講究了,也是這地方太熱,再好的衣服也穿不住的。童淑芳搓洗著沾染了奶汁的白衫,額上汗如雨下,她癡想,要是當年后羿把十個太陽都射下來,天下就涼快啦,九日鎮(zhèn)也就變成十日鎮(zhèn)啦!十,是個圓滿的數字,她搓洗到白衫下角,看到一個煙絲黃的污點,綠豆一般大小。那是十年前,她和海生深情擁吻的遺證。
本來這件白衫是永遠不洗了的,但是一忙起來,童淑芳便疏忽了。自古愛情皆有雙魚謝橋、紅顏紅豆來描繪來佐證,她只有這白衫上的一豆綠,和紅豆相比,綠豆更貼合這段無疾而終滿目瘡痍的情。此物最相思,更熬人。
對門的赤身老太太把搟好的所有面條都下鍋了,哧——一陣白煙升騰而起。童淑芳知道,再過些年,她興許會變得像那老太太一樣,想到這里不免一陣空洞的哀傷,但是至少眼下她是充實而欣然的,因為在九日鎮(zhèn),她是有口皆碑的。
童淑芳笑了,笑得通俗易懂,不遠處公廁門口的指甲花也通俗易懂地開了,姹紫嫣紅,繽紛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