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林
新歷二月,江南。
幾日春雨,又是新晴。
經過春節(jié)的喧囂,心似乎還停留在嬉戲熱鬧的飄浮之中。而此時的江南,素顏淡妝中,尤其冷清真實。一切未加裝飾和色彩的事物,都是如此讓人心生憐意。如人生初見的緣分,似青蔥簡單的暗戀,以往只在心底,而今卻在眼前。
二月的江南,還處于繁華萌芽的深沉醞釀期。風寒料峭,梅花若開若合,香氣若隱若現(xiàn)。曙光初現(xiàn)中,含著隱忍的抗爭。一切的復蘇,之前的歸路,風韻竟是如此淡雅。自古江南最多情,照我看來,江南的美,此時更有一種清淡、恒久的春歸的憂郁,江南特有的隱忍、頑強和孤獨。這特殊而短暫的時節(jié)里,上演著一個個靈魂相約的故事,然后又將在季節(jié)的輪回里必不可免地彼此失散。所以,你不由得敬畏、感動和憂傷,備感真情的珍貴?!爸挥杏白佣茫挥酗L兒能體會/只有嘆息驚起的彩蝶/還在心花中紛飛……”一路蕭瑟的梧桐,如瘦弱的哲人,伸展著枝臂,呼吸著清風,站在古今結合的城市和熙攘的人群中,思索著無法言傳的生命故事,那么真實而又真誠。
此時,所有的故事,敏感而柔軟。歲月如戲,世態(tài)炎涼,滄桑歲月,尋一份真實的美該多么不易!哪里能夠輕易接受真實?真為何物?真為何生?西溪濕地和婉約西塘,猶如兩滴眼淚,飄落人間,仿佛在緩緩道來?,F(xiàn)實中,太真實的內心和真言,總是與這世界格格不入,太真實的感情和表達,總是被拒之千里之外。或許,真實的另一個代名詞就是孤獨吧。有一段路程,必須一個人走。只有穿越孤獨,厚重才會填補虛華,這是一場關于美的修行。據(jù)說傳奇女子三毛,一到江南便哭了,像見到了親切的老祖母,疲憊的心靈得以停歇。我不知道她是何時來的,如果是二月,相信她流下的是靈魂清淚,行行本真。
歲月靜好,風輕云淡,總有一份清醒,總有一份清愁,借一陣涼風喊醒耳朵的呢喃,借一抹陽光拂弦綠水的幽思。緣分是本書,江南二月,適合寂寞的閱讀。此刻的單色、清明,就像“寧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子”,說不出的堅定和安寧,仿佛就是一場通往喧囂的隧道,仿佛冥冥中聽到“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一個倚字,正是孤獨者相遇的魂靈兒。江南有才子,有故事,有真情。江南的處處風情,都有不同的留響。而今,景物依舊在,只是承載的故事已流水落花隨風而逝。世事洞明,小橋的洞眼,山石的靜修中,早已望穿秋水,看慣風月,而被世代吟唱著的,依然是理解、愛和慈悲。遙想起王羲之竹扇的悲憫之情,他經過題扇橋,遇見一老婆婆賣竹扇。此時秋涼初至,誰還要買竹扇呢?羲之可憐老人,遂每把竹扇題五字,果然,老婆婆的竹扇前就排起了長隊。世間萬事,真正永恒的還是愛的情懷。因為缺憾,所以流傳。因為珍稀,所以珍藏。
江南二月,適合對影自憐。此時的江南,更像一面鏡子,映照著你的曾經和將來。與冬的寒冷共舞過,與冰的鋒利和解過,與雷電的霹靂較量過,與風雨的呼嘯爭執(zhí)過,而一切如初,真實似夢。這是一面時光的鏡子,她靜靜地訴說著人生,像一位隱居的藝術家和思想家,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和行動虔心跋涉,簡約而含蓄,真實而內斂,吸納著天地萬物的精華,沒有任何浮躁和抱怨,心中有美,大美無言。此時,你不由得低下頭,與自然相遇,與鏡子里的我微笑,與生命握手言歡。
江南二月,更適合以獨特的儀式,給身體和精神進行一場虔誠而素凈的齋宴。放下即拿起。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為放不下架子,撕不開面子,解不開情結。所以,這素顏的時節(jié),你會和著世間的婉約,依著小橋流水,用涼爽的風和清醒的冷,刺破虛榮和欲望,用素樸自然的力量為自己排毒和按摩。這明朗,清凈,這嫩芽,安寧,足以使身心舒暢,神清氣爽。智者把放下當前行,愚者把放下當絕望。這江南二月,是醉美的智者,她的心境,教你歸于平和,卻不是趨于死寂。因為,春天就在眼前,那所有含苞的花和冒芽的綠,就是美的鬧鐘,正在你需要時將你喚醒。
生命的顫音
看電影《鋼的琴》,被整個片子洋溢的黑色激情和黑色幽默吸引。
劇情是這樣的:上世紀90年代初,東北某重工業(yè)城市,原鋼廠工人陳桂林在下崗后,獨自拉起了一支樂隊,終日奔波在婚喪嫁娶、店鋪開業(yè)的庸常營生之中,勉強維持生活。他的妻子小菊離家出走,轉投有錢的假藥商人懷抱。之后小菊光鮮回歸,要與桂林離婚,并以讓獨生女小元活得幸福為由爭奪撫養(yǎng)權。桂林慨嘆自己失敗的命運,一心要將喜愛鋼琴的女兒培養(yǎng)成未來的鋼琴家。為了女兒和自己共同的鋼琴夢,他四處籌措買鋼琴的錢,甚至和女友淑嫻以及當年鋼廠的好哥們夜入學校偷鋼琴。當所有的辦法都失敗后,桂林偶然翻到一本關于鋼琴的俄國文獻,于是叫上伙伴們在早已破敗的廠房里開始了手工制造鋼琴的征途……最后,陳桂林選擇制造了一臺用鋼做支架的三角鋼琴,父愛的鋼琴……
小時候,我也喜歡琴。偶爾聽到琴弦的顫動,心里都無比快樂。但我當時的家境,還不允許我戀上鋼琴,就是腳踏琴已是一種奢侈。我無數(shù)次祈求媽媽,怎樣才可以為我買一臺腳踏琴?媽媽說,你考全班第一名,就給你買!可是,我考了無數(shù)個的第一名,每次提起琴的事,媽媽總沉默甚至流淚。我絕望,知道好強的媽媽不想提到“沒錢”兩個字。所以,我忍,默默把琴造在心里。后來,我偷偷攢下一枚又一枚面值五分的硬幣,跟媽媽商量后,買了一臺幾塊錢的玩具琴。雖然只能彈出最簡單的旋律,而于我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了。我心里樂開了花,我知道玩具發(fā)出的不只是琴的聲音,更有夢的重量!這是全世界最美的聲音,更是我心底久遠的渴望。可是,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僅僅彈了兩次,第二天,朋友的孩子來玩,非常喜歡這臺小小的玩具,媽媽要我送給她,因為她的父親是媽媽的領導。我號啕大哭。我一再貶值的愿望已經落魄為玩具模型了,卻還是花落別家。我狠狠地把琴——應該是一把琴玩具扔了出去,并在心里暗暗發(fā)誓,將來一定要擁有屬于自己的琴。它高大,有著優(yōu)美的曲線,更有著天籟的音質,它被擱置在我自筑的小窩里,隨時等待我與她在時光中同奏同醉。
為了治療這場慘痛的離別,我把自己當成茶葉,讓時光的水慢慢去泡。在被泡的過程中,我認識了書,我把一本本書當成一把把藥?,F(xiàn)在看來,書更確切說應該是保健品,可以用來養(yǎng)心、養(yǎng)眼、養(yǎng)顏。我把沒有琴的歲月在書里舒卷,聽見了書本里的旋律和動感。我的鋼琴化身為書架,每本書都是獨特的音符,每本書都會獨特的演奏。“用心去聽,就會有聲音了?!甭牭诫娪袄锔赣H教誨女兒,望梅止渴般去彈那臺畫著琴鍵的假琴,我感慨萬千。其實,曾經有很多年,我也在雜書好書的陪伴下,用心去聽世事滄桑的琴聲,聽生命浮沉的濤聲,我知道我的那臺書琴里,奏響著更多的人生悲壯和起伏,以及塵埃里的夢想和光芒。更多的時候,我在想,或許,我小時候沒有得到一架琴是一種幸運,因為刻骨銘心的遺憾讓我種植了一棵堅強的夢幻樹,它讓低到塵埃里的我,仰望心中浩瀚的精神星空,也支撐著我浪漫美麗的夢想?;蛟S,這也是電影《鋼的琴》最能打動人的地方,因為缺少,更顯珍貴。因為失去,所以渴望得到。正如電影的臺詞:“我們要飛到遙遠的地方看一看,這世界并非那么凄涼;我們要飛到遙遠的地方望一望,這世界還是一片光亮?!币驗?,我們可以憑借愛的力量,制造一架屬于自己的鋼的琴——一個美麗的符號,美好的追求,真正的光亮。而事實上,我們在生命必不可少的缺憾中,都可能制造過屬于自己的鋼的琴。我們在必經的瑣碎、平淡和曲折困難中,更能體味到夢幻之琴的珍貴和喜悅,更能體會到精神星空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