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春禮
古語說:“積德者不傾”。意思是積德行善,不與人爭奪,就不會傾覆危亡、喪身敗家。清代文華殿大學(xué)士張英教誡子孫:“人必厚重沉靜,而后為載福之器?!奔议L在教育中,不但要注重自身的德行和修為,還應(yīng)該重視孩子的德行培養(yǎng)。
怎樣才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呢?簡單地說,就是指品德、才能、健康三位一體的人,三者缺一不可。媽媽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只重視智能教育,孩子可能會弱不禁風(fēng);只重視身體健康,孩子可能會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只重視品德教育,孩子可能會少才。正如有人所說,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妙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xí)慣的收獲;播上習(xí)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得到命運的收獲。
《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美國作家斯托夫人認為,要讓孩子懂得自己良好的德行會換來相應(yīng)的回報。她正是按這一原則教育自己的孩子維尼夫雷特的。例如,如果孩子做了好事,第二天早起時,她就能在枕頭旁邊發(fā)現(xiàn)放著好吃的點心。斯托夫人會告訴她,這是由于你昨天做了好事,仙女獎賞給你的。假若她做了壞事,第二天早上起來這些東西就不見了。這時斯托夫人就告訴她,因為你昨天做了不好的事情,仙女沒有來。
有一天,維尼夫雷特要到朋友家去。問媽媽可以不可以。媽媽說,可以,并且要她必須在12點半以前回來。但是,那天她沒有準點回來,而是遲了10分鐘。媽媽什么也沒說,只是指了指手上的表讓她看。孩子知道遲到不對了,道歉說:“是我不對!”吃完飯,她就趕緊換衣服,準備去看她們每到星期二就去看的好看的戲劇和電影。媽媽讓她再看看表,并說:“今天因時間太緊迫來不及了,戲是看不成了。”孩子流淚了。媽媽只對她說了句:“這真遺憾!”但并未采取別的手段。媽媽這樣做是為了讓她知道,做人要遵守承諾并守時。
在對孩子進行品行教育的時候,媽媽要有屬于自己的方式。斯托夫人專門為孩子量身定做了品行表,值得媽媽們借鑒。
斯托夫人為維尼夫雷特繪制的品行表一周一張,內(nèi)容有13項,包括:服從、禮節(jié)、寬大、親切、勇敢、忍耐、真實、快活、清潔、勤奮、克己、好學(xué)、善行。
如果女兒做了與這些項目相符的行為,就在那天的一欄中貼上一顆金星,反之,則貼上一顆黑星。每星期六數(shù)—下,若金星多的話,下周內(nèi)就可得到和金星數(shù)相等的書、發(fā)帶、鮮果等,如果是黑星多,就不能得到這些物品了。
這個品行表,在星期六統(tǒng)計之后斯托夫人也不準女兒將其扔掉,這是為了使孩子下決心:在下周消滅黑星。現(xiàn)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心態(tài),因為如果長期保留黑星,會使孩子感到沮喪。
寬大、親切、勇敢、忍耐、真實、快活、清潔、勤奮……這些美德是學(xué)習(xí)成績、家庭背景、交際關(guān)系所無法替代的,是孩子今后成就一切大事的根本素質(zhì),要培養(yǎng)這些,不妨從一張品行表開始。
責(zé)編: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