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君
浙江工業(yè)大學,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 本次研究在簡要介紹地下通信工程防護工作重要性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對如何確保地下通信通暢偽裝防護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行了討論,但是受篇幅的影響,本文未能設計地下通信工程防護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希望本次研究能夠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專家和學者參與到該課題的分析與研究工作中。
關鍵詞 地下通信;威脅;防護
中圖分類號TN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1-0184-01
自從信息化裝備和高新技術裝備被應用于武器制造和實際戰(zhàn)爭,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形式與方法就開始向著多樣化、綜合化的方向轉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確保戰(zhàn)場通信的順利進行對戰(zhàn)爭的最終走向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作為通信通暢重要保障的地下通信工程的重要性就愈發(fā)的凸顯出來。所以,必須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方式對地下通信工程進行改造和管理,以進一步提升其防護能力和實際使用效能,以備不時之需。限于篇幅,本次研究重點討論地下通信工程的偽裝防護。
1 地下通信工程防護偽裝工作的有效開展
1)明確建設目標。對地下通信工程進行防護偽裝的作用在于提高其戰(zhàn)時的實際應用能力,只有在明確這一目標的基礎上,才能對此項工作的根本目的進行良好的把握,使建設方向不會出現(xiàn)偏離:(1)防護偽裝建設不僅要滿足當前的實際需要,同時也要兼顧未來的使用需求,相關人員在開展此項工作時,務必要充分結合未來戰(zhàn)爭對于通信效率、容量、便捷度、實時度的要求,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自主建設的原則,全面構建集圖像、數(shù)據(jù)、語言等多種傳輸業(yè)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地下通信工程,做到超前設計、留有余度,使偽裝防護工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具有技術領先的優(yōu)勢,避免戰(zhàn)時因技術水平低下而使其遭受不必要打擊;(2)要實偽裝防護與現(xiàn)通信手段牽引關系的轉變。相關人員要注意轉變自身觀念,實現(xiàn)由過去偽裝防護主導通信手段向通信手段主導偽裝防護的認識轉變,以改善傳統(tǒng)地下通信工程通信手段單一問題作為建設工作的重點,構建微短中長波共存、有無線相結合、野固結合的綜合型地下通信系統(tǒng),是地下通信工程的通信能力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在偽裝防護工程的設計工作中,也要注意兼顧已經(jīng)建成的地下通信工程對于偽裝防護體系的要求,使其抗毀性能得到整體提升;(3)要明確以通信效果為目標的基本原則。在開展地下通信工程偽裝防護的設計與建設工作時,工作人員務必要克服以防護為中心、以通信效果為附注的短期思想,將保障和提升通信效果作為工作的核心目標,對二者間存在的矛盾進行科學處理,將解決對抗輻射攻擊難、無線通信難、電磁防護難作為建設重點,做到既要滿足偽裝防護的需要,也要實現(xiàn)綜合通信的效果,從而最大程度的保障地下通信工程建設的合理性;2)有效處理偽裝防護的建設重點。偽裝防護工程涉及專業(yè)領域較廣、系統(tǒng)性較強、建設內容繁多且各要素受到打擊、威懾或毀傷的幾率各有不同,同時受工程質量、建設時間、所使用技術差異的約束,不同地段的防偵抗毀性也存在著不小的差異,所以,在建設過程中務必要做好對弱項的把握與突破,找準工程建設的關鍵位置。(1)對通信網(wǎng)絡結構進行優(yōu)化。確保通信的正常進行是工程建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內容,因此,工作人員一方面要利用有線電網(wǎng)絡,將收發(fā)信臺與工程自身緊密的結合到一起,實現(xiàn)“多點多控和一點多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實現(xiàn)工程內光纜線路的多備用、多路由處理,以免因局部斷線而導致通信終端。另外,就是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設置中長波通信系統(tǒng),使指揮通信能夠得到最低限度的保持。(2)對主體偽裝進行突出。工作人員要在全面分析地下通信工程暴露征候的基礎上,結合工程所處自然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對重點部位進行改造變形,例如在入口處增加植被覆蓋率,以降低被偵測幾率等。同時,也可以設置實施干擾系統(tǒng)或是假目標,以起到欺騙干擾的效果,使地下通信工程的戰(zhàn)時生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3)提升電磁防護能力。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對于通信系統(tǒng)的電子毀傷是作戰(zhàn)首要目標之一,如果通信工程被敵成功的進行電子毀傷,那么即便工程主體再完整,也會失去應有的效能。為此,工作人員可對工程全部的纜線、金屬管道進行接地泄流處理,增設電磁防護門,并設置電磁屏蔽設施,以增強對電子毀傷的防護能力。另外,就是要借助天線非金屬接入系統(tǒng)來避免電磁脈沖經(jīng)由接收天線進入工程內部的情況發(fā)生;4)做到建設標準與實際情況的有機結合。建設標準的選擇是保障偽裝防護工程建設質量的前提條件,所以工作人員應在參考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經(jīng)驗的同時,將其與工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建設標準體系。(1)突出整體防御。工作人員要結合地下通信工程可供改造的現(xiàn)狀、暴露征候,并參考指揮工程防護改造的實際經(jīng)驗,將其作為地下通信工程偽裝防護建設的基礎,在做到與指揮工程同步建設的同時,兼顧各類偽裝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特征,使工程的整體防御能力得到保障和提升;(2)嚴格參照軍隊建設標準。地下通信工程偽裝防護體系的建設務必要以軍隊建設標準作為最基本要求,同時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在全面勘察的基礎上做到按標準設計。同時,也要做好對各項標準的細致化處理,高水平的完成防火、防化、防震、放電磁毀傷等建設內容,確保每一個建設項目都能夠滿足或超越軍隊建設標準的具體要求;(3)參考國際先進武器的作戰(zhàn)性能。想要使地下通信工程的偽裝防護系統(tǒng)滿足戰(zhàn)時需求,就必須做到與武器發(fā)展前沿間的緊密聯(lián)系,所以,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務必要參考精確制導武器以及最新偵查手段的實際作戰(zhàn)能力,掌握其戰(zhàn)時應用方法與實際,將提高地下通信工程的電磁防護能力、入口防偵察能力等作為建設和改造重點,確保戰(zhàn)時能夠“抗的住,藏的好”。
2結論
古今中外的歷次戰(zhàn)爭都表明了“技術是決定戰(zhàn)爭成敗的根本要素”這一理念,而兩次海灣戰(zhàn)爭則向世人展示了信息化多兵種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巨大威力,因此,在信息化在軍事領域高度普及的今天,我們不僅要將注意力放在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改造上,也要注重對地下通信工程的防護建設,以便將暢通無阻的通信化作軍隊作戰(zhàn)勝利的堅實后盾。
參考文獻
[1]龔為佳,沈衛(wèi)東,等.地下通信工程的隱身防護技術研究[J].通信工程,2009(4):50-52.
[2]張旭,范欣偉,等.軍事數(shù)據(jù)容災備份技術及其在建設中應解決的問題[J].通信工程,2011(3):46-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