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堅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北京 100083)
2011年12月8日,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會議在湖北武漢召開。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在會議中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 2011 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戰(zhàn)略部署,全面總結“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工作,表揚先進,交流經驗,科學謀劃“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工作,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化新發(fā)展。以下結合水利信息化近期重點任務,就認真學習領會胡四一副部長講話、貫徹落實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提出一些思考和要求。
這次會議回顧了過去 5 年的工作,明確了今后 5年的主要任務,跨度 10 年。會議的精神既體現了前后 2 個不同時期的繼承和發(fā)展,也體現了前后 2 個不同時期的跨越與創(chuàng)新。
會議的主題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化工作新發(fā)展。貫徹落實的前提是學習好,領會透。
1)要進一步學習領會一號文件精神。一號文件涉及領域廣,出臺政策多,含金量高,必須認認真真、原原本本、扎扎實實地學習,這樣才能準確把握中央的決策部署、政策的來龍去脈和文件的核心要點。特別是要認真分析“一號文件”為水利信息化帶來的挑戰(zhàn)與機遇,準確把握新形勢下水利信息化的地位與作用,明確新時期水利信息化的發(fā)展目標與任務,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找準工作中貫徹落實文件的切入點與關鍵點。
2)要進一步學習領會胡四一副部長的重要講話精神。胡四一副部長的講話總結了“十一五”工作,部署了“十二五”任務,集中體現在一個“新”字?!笆晃濉逼陂g,各級水利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積極踐行“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的發(fā)展思路,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在支撐水利改革發(fā)展中取得了新成效。一號文件的出臺,水利事業(yè)進入了嶄新的發(fā)展時代,賦予了水利信息化工作者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新的形勢要求我們在思想上要有新認識,工作中要有新思路,執(zhí)行中要有新舉措,手段上要采用新技術,服務上要拓展新領域,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工作邁上新臺階,獲得新發(fā)展。
“十一五”期間,水利信息化工作之所以取得了重大進展,主要經驗就是根據形勢需要,及時調整明確發(fā)展思路,并用于指導工作?!笆濉遍_局之時,面對新的形勢,進一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顯得尤為重要。當前,水利事業(yè)蓬勃發(fā)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作為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主導者,如何引領信息技術與水利工作的高度融合,推進和帶動水利工作科學發(fā)展,是水利信息化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也是工作的重點和難題。要按照胡四一副部長講話的要求和《“十二五”水利信息化發(fā)展規(guī)劃》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十二五”水利發(fā)展與改革目標,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fā)展,全面規(guī)劃、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努力為解決洪澇災害頻發(fā)、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加劇及水土流失嚴重等突出水問題和民生水利發(fā)展新需求提供有力支撐,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要結合實際情況,著力實現“從局部單一發(fā)展向整體全面推進轉變、從信息技術驅動向應用需求帶動轉變、從信息資源分散使用向共享利用轉變、從片面強調建設向建設與管理并重轉變、從滿足日常需求向提升綜合決策支撐能力和確保安全轉變”的“五個轉變”。要按照“統一技術標準、統一運行環(huán)境、統一安全保障、統一數據中心和統一門戶”“五統一”的要求,進一步明確思路,完善規(guī)劃,促進水利信息化工作科學發(fā)展。
胡四一副部長在講話中指出,一號文件從國家層面確認了“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的發(fā)展方略,提出了全面實施“金水工程”的重大任務?!敖鹚こ獭笔菫榻鉀Q水利重大問題和民生水利而確定的重大工程,是國家確定的“金”字號信息化工程之一。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水利中心工作,有序實施了“金水工程”中的重點建設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這次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金水工程”,為水利信息化帶來了重大發(fā)展機遇。當前,實施“金水工程”就是我們工作的總體抓手,加快重點工程建設是近期的首要任務。要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科學謀劃,抓住時機,把握重點,以點帶面,拓寬領域,全面加快實施“金水工程”,大力促進信息技術在水利各領域的應用,為水利事業(yè)提供全面的支撐。從目前情況看,各單位水利信息化發(fā)展水平還不平衡,全國性工程的落實情況差距較大,各地自身的重點服務領域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在完成好統一任務要求的前提下,找好自身發(fā)展的抓手,尋求突破,大力推進,走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水利信息化發(fā)展之路。
信息技術應用是提升水利工作水平、創(chuàng)新水利工作方式、促進水利發(fā)展與改革、推動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重要手段。隨著采集、傳輸和處理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云、傳感、智能即將成為信息應用領域的重要特征,各行各業(yè)正在加速信息化與業(yè)務的融合。如果不能適應技術發(fā)展的新形勢,水利信息化將不進則退。作為水利系統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和專家,必須順應潮流,與時俱進,高度重視新技術的運用。1)要加強國際先進的水信息采集、網絡、通信等產品,以及專業(yè)數據處理、輔助決策支持等技術的引進與應用,增強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和技術水平;2)要加快物聯網、云計算、3S 技術、3G、衛(wèi)星通信、下一代網絡及數學模擬與虛擬現實等技術在水利工作中的研究與應用;3)要通過推廣行業(yè)成熟應用軟件,縮小水利信息化區(qū)域和地區(qū)間的差距,迅速提高水利信息化對各項水利工作支撐服務水平,促進水利信息化走低成本和集約化道路。
水利信息化建設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一項極為艱巨的重大任務,必須強化各項保障措施,扎實向前推進。
1)要進一步強化統一領導,完善組織機構,加強協調管理,落實具體責任,建立統一協調、部門參與、分工合理、責任明確、權威高效的信息化推進協調機制。特別是單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視,要親自抓。事實證明,單位一把手重視,這個單位的信息化工作就做得好。2)進一步完善前期工作,做好項目儲備,理順投資渠道,爭取更大投入。一些有共性的工程和系統,從本單位申報的同時,可以嘗試多單位打捆從中央立項。3)要重視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同時要加大執(zhí)行力度,切實用其規(guī)范指導實際工作。4)要進一步抓好隊伍建設,大力培養(yǎng)和引進高精尖技術、管理和復合型人才,滿足新時期水利信息化工作需要。5)要進一步強化管理維護,理順運行維護管理機制,落實運行維護費用,積極探索外包、托管等多種社會化專業(yè)服務方式,保障系統安全可靠運行,充分發(fā)揮水利信息系統效益。
隨著一號文件的出臺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水利事業(yè)步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水利信息化工作者要緊密圍繞水利中心工作,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抓住機遇,奮發(fā)圖強,繼續(xù)完善基礎設施,扎實推進資源整合,不斷提升應用水平。對于近期重點工作著重強調 7 個方面。
前不久,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順利通過國家發(fā)改委的批復,批復總投資 12.22 億元。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擴展了范圍和深度,將改造全部中央報汛站,加強工情和旱情信息采集系統、業(yè)務應用系統、移動應急指揮平臺等的建設。目前,二期工程初步設計工作已經正式啟動,水利信息中心承擔設計任務,已正式開展工作,計劃 2012年2 月底完成二期工程初步設計。希望各有關單位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并積極配合設計組做好需求調研、任務核實和方案編制等相關工作。同時設計組要積極參與流域和地方的初步設計工作,爭取主動。希望通過中央設計組和流域、地方的共同努力,爭取二期工程早日開工建設,為防汛抗旱指揮決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qū)限制納污制度的“三條紅線”。陳雷部長明確要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做到能操作、可檢查、易考核、有獎懲。為了保障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國家已正式批復國家水資源監(jiān)控能力建設項目,水利部已全面啟動項目實施,明確由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作為項目法人,目前已經抽調骨干力量成立項目辦,強化項目管理。國家水資源監(jiān)控能力建設是繼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之后,水利系統又一個覆蓋全國的重大信息化建設項目,對全面推進水利信息化,保障水利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希望各地盡快成立各級項目管理機構,出臺項目管理辦法,落實項目建設經費,盡快建設實施。力爭通過 3年時間,建立國家水資源監(jiān)控管理 3 級平臺,完善水資源信息監(jiān)測和管理體系,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提供技術支撐,提高水資源精細化管理的能力和網格化配置的水平。希望各級水利信息化主管部門高度關注,積極配合,主動參與,為項目的實施貢獻力量。
目前,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正在全面展開,需要建立水利普查信息管理系統,建立水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機制,形成規(guī)范、統一、權威的國家基礎水信息平臺。水利信息化在水利普查工作中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水利普查數據處理上,也體現在運用信息化新技術、新裝備、新方法,改變了傳統上通過表格、報告等形式進行的普查,優(yōu)化了工作流程,改善了水利普查的數據處理模式,提高了水利普查的工作效率,極大地提高了水利普查的科學性以及成果水平。可以說,水利普查是信息技術與水利工作高度融合,是促進和帶動水利現代化的重要實踐。各級水利信息化管理部門要積極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主動地服務于水利普查,并通過這項工作推進水利信息化發(fā)展,特別是信息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1)要繼續(xù)推進水利數據中心建設。水利數據中心是水利信息化資源整合共享的關鍵性工程,是規(guī)范基礎信息、實現資源整合、促進信息共享的關鍵措施。各單位要結合水利普查等相關項目,繼續(xù)推動水利數據中心建設,構建水利數據統一的存儲與管理平臺,為實現水利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打好基礎。2)要繼續(xù)完善水利信息化資源整合與共享工作協調機制,在各級水利信息化工作領導機構的統一領導與協調下,由各部門分工協作、積極配合、組織實施,為信息共享掃除體制障礙。3)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資源整合與共享的相關辦法或政策,建立信息資源采集和更新機制,促進各部門從全局利益出發(fā),共同做好整合與共享工作。4)要制定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實現持續(xù)便利的共享服務。近期水利部將發(fā)布《第一批水利信息化資源目錄》,請各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加以利用。同時,要積極收集整理自身的信息化資源,爭取納入目錄體系,供大家共享。
網絡與信息安全無小事,越來越受到各級部門的重視,相關部門也提出了嚴格要求。各單位要按照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加快建設水利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系統和政務內網安全系統建設,完成水利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完善水利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響應體系。目前水利部政務內網已通過國家保密部門的測評和批準,流域機構政務內網安全改造工作也已完成,要加大工作力度,盡快通過測評和審批,以保障政務內網的互聯互通。水利政務外網應按照等級保護有關要求進行整改,水利部機關已完成整改并通過測評,各直屬單位已備案的信息系統也應按等級保護的要求加快整改,確保水利網絡與信息系統達到相應安全防護級別的要求。要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容災備份系統建設,確保水利重要信息安全。
目前新一代水利衛(wèi)星通信主站平臺已經建成并投入運行。新平臺衛(wèi)星轉發(fā)器資源性能高,主站技術先進,服務范圍和業(yè)務應用更加全面,衛(wèi)星小站建設和運維成本大幅降低,可靠性和功能大大增強。當前,水利部正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水利衛(wèi)星通信發(fā)展。2010 年,水利部向 110 個偏遠水文站贈送衛(wèi)星小站及附屬設備,在各地進行推廣。2011 年又啟動水利衛(wèi)星應用系統建設項目,在 7 個流域建設近 180 個衛(wèi)星站。江西等地也在有關項目中積極采用水利衛(wèi)星通信系統。截止目前,新一代水利衛(wèi)星網已建和在建的小站已經達到 350 個左右。剛剛批復的國家防汛指揮系統二期已安排 40 多輛運用衛(wèi)星通信的移動應急車。為支持與鼓勵行業(yè)使用水利衛(wèi)星通信,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還采取以下積極措施:1)全部免收衛(wèi)星轉發(fā)器資源頻率占用費、入網費、通信費等費用,切實降低衛(wèi)星通信小站的建設和運行成本;2)組織行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培訓與交流,為水利衛(wèi)星發(fā)展提供人才保障;3)無償為各單位提供技術支持等等,為發(fā)展水利衛(wèi)星從投資和保障方面做出努力。希望各單位在工作中能夠充分考慮到水利衛(wèi)星系統的優(yōu)勢,在相關領域盡量采用水利衛(wèi)星通信,充分發(fā)揮其效益,同時還可以節(jié)約大量投資和運行成本。
根據國務院批復《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和綜合治理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十二五”期間將建設全國中小型水庫防汛報警通信系統,批復總投資 30 億元。目前正在抓緊立項工作。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到 2015 年,將確保中型水庫和?。?)型水庫具備 2 套報警通信手段,?。?)型水庫具備 1 種報警通信手段;確保中型水庫和?。?)型水庫具備 1 套水雨情自動監(jiān)測系統與信息共享系統,?。?)型水庫具備 1 套人工觀測設施。規(guī)劃實施后將全面改善我國中小水庫通信落后和水信息不足的狀況。項目將由水利部相關部門組織指導,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水利主管部門分別組織實施。希望各單位能夠積極介入,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提前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水利信息化的藍圖已經繪就,前途無限光明。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者將以一號文件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緊密圍繞可持續(xù)發(fā)展治水思路,牢牢把握歷史機遇,團結奮進,改革創(chuàng)新,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整體水平,努力開創(chuàng)水利信息化工作新局面,為水利現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