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山東省農(nóng)科院山亭實驗站,山東 棗莊 277200)
選擇組織疏松部位進行注射,多選在頸部和肩部。注射前局部先消毒,消毒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將該部位的皮膚提起,右手持注射器將針頭刺入皮下,然后松開左手,將藥液注入。此法多用于疫苗的注射,有時也用于補液。
選擇肌肉豐滿的部位進行注射,通常選在臀部和大腿。注射部位用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注射部位的皮膚,右手持注射器將針頭迅速刺入肌肉的中部后,稍微回抽注射器活塞,如沒有血液流出,即可緩慢注入藥物,如果有血液回流,說明針頭刺入血管,此時應(yīng)適當(dāng)調(diào)整針頭部位。肌肉注射適于一般藥物的注射,如抗生素(青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等)、化學(xué)藥物(如磺胺嘧啶鈉、痢菌凈等)及部分疫苗的注射。
家兔仰臥,后軀抬高,在腹中線左側(cè)(離腹中線3mm左右)、臍部后方,向著脊柱方向刺入針頭,一般用2.5 cm長的針頭。在家兔胃和膀胱空虛時進行腹腔注射比較適宜。兔腹腔內(nèi)有大量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藥物快,其吸收速度僅次于靜脈注射,且比靜脈注射容易操作,適于較大劑量的補液。寒冷季節(jié)大劑量補液前應(yīng)先將液體加溫至體溫。
通常選擇兩耳邊緣靜脈進行注射。先消毒注射部位,將兔保定,左手食指和中指壓迫耳基部血管,使靜脈回流受阻、血管努張,左手食指和無名指捏住耳邊緣的中部。右手持注射器,上接20~23號針頭(根據(jù)兔的大小而定,大兔用較粗的針頭,小兔用較細的針頭),針頭斜面向上,與血管約成30°角刺入血管,然后與血管平行送入約1~2 cm,此時針管內(nèi)可見回血,說明針頭在血管內(nèi)。將壓迫血管基部的食指和中指松開,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固定針頭,右手緩慢推動注射器,將藥液注入血管。進針之前,應(yīng)將注射器內(nèi)的氣體排凈。如果發(fā)現(xiàn)耳殼皮下有小包隆起,或感覺推動注射器有阻力,說明針頭已經(jīng)離開血管,此時應(yīng)拔出針頭重新注射。第一次注射從耳尖部開始,以后逐漸向耳根部移動。注射完畢后拔出針頭,以酒精棉球壓迫止血。靜脈注射見效快,主要用于補液和某些藥物、激素的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