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德治
生態(tài)攝影一般都是在自然光線下拍攝,因此,本期以自然光條件下拍攝的圖片為例,接續(xù)上期漫談光線的投射方向?qū)z影造型的影響。
5.順光照明拍攝 順光照明是指光線從攝影者身后上下左右不超過30度,與照相機鏡頭大致同軸方向投向被攝體的光線,如圖1。
通過觀察圖1畫面中的樹干投影方向,可以確定這是一幅高位直射順光造型拍攝的照片。光源在攝影者右上方大約20度位置,是比較典型的直射順光光是硬光質(zhì),強光源造型的畫面。直射順光的優(yōu)點:一是照明亮度高,可以不用設置很高的感光度就能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保證畫質(zhì)的細膩和運動體的清晰度;二是使用相對高速的快門優(yōu)先還可以使用較小的光圈孔徑,保證了一定的畫面景深范圍;三是被攝動物主體可以產(chǎn)生比較小的眼神光。直射順光的缺點:一是畫面層次不夠豐富,立體感不強;二是畫面高光部位色彩不夠飽和;三是主體質(zhì)感略顯干燥,不夠柔潤。為了克服上述造型缺點可以選擇散射光(軟光源)的順光,俗稱“大平光”拍攝,如圖2《白腰鵲鴝》就是散射順光造型效果??梢哉f畫面層次豐富,色彩飽和,立體潤澤,避免了直射順光造型的缺點。
圖1 《大鵑貝雌鳥》直射順光 造型效果
圖2 《白腰鵲鴝》散射順光 造型效果
圖3 《黃嘴白眶鹛 》 直射側光 造型效果
圖4《灰樹鵙》直射側光 造型效果
圖5 《栗頭蜂虎 》直射側光 造型效果
圖6 《蒼鷺》同軸逆光造型效果
圖7 《肉垂麥雞》頂逆光造型效果
6.測光照明拍攝 測光照明是光線從攝影者的左側或右側投向被攝體的光線,光線在攝影者左或右35~65度為順測光,也叫前測光,如圖3《黃嘴白眶鹛》是40~50度光線的造型效果。這是紀實攝影的最佳光線俗稱“三角光”,尤其在表現(xiàn)圓潤的被攝主體時,畫面由明到暗層次豐富反差適中,色彩和質(zhì)感還原準確,頗具立體感和空間感,是所有造型光線中最誠實的造型光線。75~90度為正測光也叫“切光”,俗稱“陰陽(臉)光”,如圖4《灰樹鵙》圖5《栗頭蜂虎 》的造型效果;畫面中的主體乍眼一看明暗反差很強,凹凸不平缺乏柔美感,這種光線如果曝光不夠準確,很容易顧此失彼,出現(xiàn)保住了亮部層次就失去了暗部層次的現(xiàn)象,反之亦然。在此種光線條件下,如果是拍攝相對穩(wěn)定的植物或昆蟲,就可以利用反光板或人工光做補光照明,以降低反差保證明暗層次;若是拍攝野生鳥類等動物,則要充分利用照相機的技術手段或攝影者的藝術技法來解決。如果能遇到薄云遮日的散射側光,那是最理想的造型光。
7.逆光照明拍攝 逆光照明是光線從攝影者前面,被攝體的背面,與照相機鏡頭大致同軸逆向投射過來的光線。即從130~230度投射過來的光線叫做逆光。其中發(fā)光體在180度,與被攝體重合為絕對逆光,如圖6《蒼鷺》;如果被攝體上部邊緣受光則為頂逆光,如圖7《肉垂麥雞》;被攝體的左右一側受光則為側逆光,如圖8《家八哥》。逆光是最具有描寫能力的造型光線,一是逆光可以淡化和隱藏雜亂的環(huán)境或背景,如圖9《啄花鳥》,拍照時通過增加曝光量夸大透射光效果,有效地淡化了雜亂的背景,同時也提高了被攝主體暗部的亮度,較好地表現(xiàn)了主體質(zhì)感,增加了色彩的明度;二是逆光可以隨心所欲地表現(xiàn)或隱藏被攝主體的質(zhì)感和色彩,如圖10《白腹海雕》,不但有效地隱藏了雜亂的背景,還突出了主體,同時主體海雕的羽毛色彩和花紋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現(xiàn);三是逆光還具有提煉、簡化、寫意的功能,如題圖《暮歸的蒼鷺》,通過減少曝光達到忽略主體質(zhì)感,以剪影表現(xiàn)形式來凸顯蒼鷺的優(yōu)美姿態(tài)。
圖8《家八哥》側逆光造型效果
圖9 《啄花鳥》頂逆光造型效果
圖10 《白腹海雕》逆光造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