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語文的教學向來不受學生、社會、甚至學校的重視。然而語文又是一切基礎的基礎,學習任何課程都離不開文字和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職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筆者從一個語文教師的角度,深度剖析了中職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若干點富有建設性的對策,希望能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切實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4-0155-01
一、前言
一直以來,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大家都有這樣一種觀念,學好了技術(shù)即可,文化課程是次要的,學不學全看興趣。雖然中職學校是以學習技術(shù)為主,但是文化課程的學習同樣重要。21世紀是一個知識型的社會,既要我們懂專業(yè)又要有較強的綜合素質(zhì)。其實,在中職學校所開設的課程里,不論是文化基礎課程,還是專業(yè)課程,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文字的運用;任何一種專業(yè)的學習過程都是語言活動;語文中閱讀能力的強弱,對學生學習任何課程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此外,學好語文對學生在以后社會的發(fā)展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表達能力好壞對建立人際關(guān)系有著直接的影響??梢?,語文課程乃是基礎之中的基礎,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中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語文教學現(xiàn)狀如何呢?
二、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現(xiàn)狀
(一)學生不愿學
中職學生都是初中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初中基礎沒打好,對學習失去信心,基本上就放棄了學習。進入中職更是看見文化課就頭痛,索性不學,上語文課做專業(yè)課作業(yè),更有甚者干脆逃課,學生不想也不愿面對文化課。
(二)教師不愿教
正是因為學生這種不想學的態(tài)度,加上中職文化課教師上課模式基本上還是按照中學那套填鴨式教學,毫無新意,讓學生提不起興趣,讓語文課教師也覺得沒有絲毫成就感,索性應付了事,此種情況比比皆是。
三、改變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對策
(一)中職語文教學的水平要讓學生能夠接受
中職語文教學是初中后語文教學的繼續(xù),但中職生大多語文基礎很差,面對這樣的一種情況,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控制好難易程度,循序漸進。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重點進行字、詞、句、文的認、釋、讀、寫,在此基礎上適當進行能力訓練與提高,不能把對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為對中職生的要求,這樣會讓中職生感覺難度過大,對學習失去信心。
(二)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
中職學生直接面臨就業(yè),寫作能力是非常關(guān)鍵的,應用文是處理事務、聯(lián)系工作、商洽業(yè)務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寫好應用文對中職生來說是非常有幫助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中職語文的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書寫作能力。但是在目前的語文教科書中,應用文這一塊都不是做重點來對待,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針對中職生的特點,重點講解,多加練習,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三)注重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
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中職生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缺乏自信。根據(jù)我的了解,大部分學生渴望交友,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但由于自己的不自信,不敢表達、不善表達,始終無法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有的學生通過上網(wǎng)聊QQ等形式進行交友,寧愿在虛擬的世界尋找朋友,也不愿在現(xiàn)實社會邁出一步,長此以往必將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實踐表明,針對這種情況,除了對個別嚴重焦慮者要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外,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最佳途徑。語文教材中的論辯藝術(shù)、思想觀點、語言積累,都可以為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增強說話的藝術(shù)性、邏輯性等,最終達到溝通情感解決問題。
(四)改變現(xiàn)有教學方式
目前中職的語文教學基本和普高一樣,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單調(diào)、死板,效果不佳。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如多媒體教學,利用聲像的效果對學生進行視覺刺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平時的授課中,我們還可以根據(jù)課文情景,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討論式,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啟發(fā)式,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事實證明,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可起到充分的效果。
(五)改變教學評價,強調(diào)形成職業(yè)綜合能力
中職生目前的語文成績測試基本上采用的是試卷考試,評價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主要依據(jù)學生的試卷分數(shù)。其實,普遍中職生對這種測試方式不感興趣,學生根本不重視考試,試卷隨便做,或者不做。教師的試卷只能越出越簡單,題量越出越少。縱然如此,這種測試方式的效果依舊很差。正因為學生都不重視考試,導致無法真正衡量學生的語文水平到底如何。筆者認為,面對中職生的這些特點,我們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強化學生的語文職業(yè)能力訓練方面,簡化知識理論的考查,注重形成職業(yè)綜合能力的評價,淡化分數(shù)的評價。我認為,中職語文的測試內(nèi)容與形式可以多樣化,細分化。比如,測試內(nèi)容可分為語文基礎知識測試、應用文寫作、閱讀、口頭交際能力測試。并分階段進行考查。比如,在每個月的月底對學生進行一次口頭交際能力的測試;在期中考試中對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在期末對學生進行應用文寫作方面的能力測試。考查形式也盡可以多樣化,除了試卷考查外,還可以采用情景式、問答式等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結(jié)語
當然改變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們轉(zhuǎn)變觀念,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就一定能使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得到改觀,使中職語文教學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讓學生喜愛,讓家長放心。
[作者簡介]劉嵐(1986.5-),女,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