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評價自己長得丑的演員,“我也很想演偶像劇之類的,只是形象不允許”;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演員,“接下來仍然想挑戰(zhàn)‘絲’類的角色”;他是一個自稱“衰神”的演員,“什么東西讓我碰過都會壞,尤其是電子產(chǎn)品”,他是張譯,曾經(jīng)的班長“史今”,現(xiàn)在的“匹夫幫”二當家。
“譯”說新語:如果好萊塢大片是可樂,《匹夫》則是功夫茶
說起張譯,自然免不了談《匹夫》,用張譯的話說:“一位酷酷的導演編了一個酷酷的故事,找了一群酷酷的演員,拍了一部酷酷的電影”,這也是張譯當演員以來為數(shù)不多的電影作品之一,那么,張譯對這部影片又有什么期待呢?
記者:你的影視作品挺多戰(zhàn)爭題材的,是不是跟你的軍人出身有關?
張譯:多少有些關系吧。因為當過軍人,所以其中的苦與樂,更容易去體會拿捏。我也很想演偶像劇之類的,只是形象不允許,實在是沒辦法。
記者:這次在《匹夫》里面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你覺得這部影片最大的看點在哪里?
張譯:我在片中飾演的角色叫“高棟梁”,他的真實身份是一名軍人,找不到組織的軍人,在刺殺計劃失敗后,潛伏在太平鎮(zhèn),尋找新的有利戰(zhàn)機,期間遇見匹夫幫,有武器、有紀律,智勇雙全,敢于犧牲,不惜用苦肉計來爭取同盟,膽大心細,應變能力強,又不失兒女柔情。我覺得這是一部很酷的電影,一個酷酷的導演,用一幫酷酷的演員,講了一個酷酷的故事。
記者:大家都說《匹夫》是你轉戰(zhàn)電影大銀幕的重磅之作,連副導演王烈都斷言這部影片會成為你的電影代表作,你對這部影片有什么期待?
張譯:代表作我不敢講,但它的確是一部好看到不行的電影。如果把好萊塢大片比作可樂,那么我們的《匹夫》則是一杯可以細品的功夫茶,我們不會說誰好或者誰不好,只是,可供觀眾選擇的口味應該多一些,讓它們在影院上片初期有一個和諧共處的機會,剩下的投票權利則交給觀眾。真正順應市場的作品不會被埋沒。
別具“譯”格: 仍然想挑戰(zhàn)“絲”類的角色
作為演員,張譯的專業(yè)和敬業(yè)是有目共睹的,從人見人愛的“史班長”到有勇有謀的“匹夫”,他對自己飾演的人物角色都了解得很透,也詮釋得很好。但在張譯看來,自己戲里戲外都是個不折不扣的“絲”,不過“絲”也可以很瀟灑,他聲稱最想挑戰(zhàn)的仍然是“絲”類的角色。
記者:你的作品那么多,自己最滿意的是哪一部?
張譯:每一部都有特別之處。
記者:你演過那么多角色,性格都不太一樣,哪個跟現(xiàn)實中的你比較像?
張譯:我覺得哪個角色和我都不像,比如史今,他包容、忠厚、老實善良,心中只有“愛”一字;孟煩了表面看起來人挺貧,且怯懦,卻有著善良赤誠的內(nèi)心;而田沖則是忍辱負重,在大家看來沒什么前途,但是愛妻子、丈母娘、母親、舅舅,愛所有的人,可所有人都誤解、打壓、限制他,結果他用真心換來所有人的敬仰,撐起了整個家。這是近年來我演過的最積極向上的角色,能引發(fā)共鳴,也是這兩年來最滿意的。還有石小猛,第一次嘗試這樣的角色,部分觀眾覺得是反面角色,但我自己對其則是一種悲憫的心態(tài)。
記者:什么樣的角色是你覺得難度最大、最難演的?接下來最想挑戰(zhàn)什么樣的角色?
張譯:我最想演和最難演的,就是一個生活在夾縫中和無奈中的人,我還在努力把這樣的角色詮釋得更好。接下來仍然想挑戰(zhàn)“絲”類的角色。
記者:聽說你以前演過舞臺劇、小品,還當過編劇、導演,錄制過廣播劇,還有過電視解說和主持的經(jīng)歷,這些經(jīng)歷對你的演藝事業(yè)有什么影響?如果哪天不做演員了,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張譯:之前從事的工作,對我來講都是寶貴的積累。目前還是最喜歡演員這個職業(yè),如果不做演員了,有可能去做主持人。
“譯”語雷人:好的電子產(chǎn)品應具備的最重要因素是防“衰神”
盡管張譯覺得現(xiàn)實中的自己跟之前飾演的角色都不像,但從他身上記者還是依稀看到了那些熟悉身影。他擁有“史今”的忠厚,有著“孟煩了”那顆善良赤誠的內(nèi)心,和“田沖”一樣真心待人,更有那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熱血情懷。當然也少不了一絲幽默,他自稱是朋友皆知的“衰神”,什么東西讓他碰過都會壞,尤其是電子產(chǎn)品。
記者:除了工作,平時生活中有沒有什么興趣愛好?
張譯:最多的時間是在電腦前呆著,聽音樂,看電影,看話劇,去八大處爬山。經(jīng)?;貧w到我曾經(jīng)生活的圈子,回到軍區(qū)大院,找我生活的根本,找戰(zhàn)友,聊天。爬山自己一個人去,開車開上去,呆一會兒下來。拍匹夫的時候,有一天夜里睡不著,我自己一個人出去散步,路黑到要趟著往前走,走了一個小時,我不怕天黑,怕天亮,怕夢醒了,喜歡黑夜。
記者:你對電子產(chǎn)品在行嗎?
張譯:我對電子產(chǎn)品非常不在行,而且朋友們都知道我是個“衰神”,什么東西讓我碰過都會壞,尤其是電子產(chǎn)品。
記者:你覺得好的電子產(chǎn)品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張譯:首先,我覺得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防“衰神”,然后是質量好,堅固耐用且人性化。
記者:如果生活中只能有一樣電子產(chǎn)品,你會選擇什么?
張譯:只能選擇一樣的話,我會選擇手機,因為手機真的不可或缺。
記者:在電子產(chǎn)品方面,你的消費觀是怎樣的?你覺得年輕人和父母輩在電子產(chǎn)品的消費方面有何異同?
張譯:我的消費觀就是電子產(chǎn)品夠用就好了,從來不去追逐潮流。父母輩的人對電子產(chǎn)品不太熱衷,我覺得還是生活觀念的差別,父母輩會覺得有些電子產(chǎn)品沒有實際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