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大理念看起來沒錯。但是表揚也是要講究原則和技巧的,表揚就像在寶寶成長中給糖,那么這塊“糖”應該怎樣給?
給糖原則1:要贊后天努力,
不要贊先天秉賦
很多家長對獨生子女都不吝夸獎,最常見的夸法就是夸孩子聰明、漂亮、機靈,也就是當眾夸孩子的先天秉賦。家長沉醉于這樣炫耀性的夸獎,通常是基于這樣的潛意識:“孩子是繼承了父母的優(yōu)勢才能這樣討人喜歡,夸孩子,也等于是變相地夸自己。”但若是你總夸孩子聰明、漂亮、機靈,會讓孩子覺得,他惹人喜愛的原因是他天生比別人聰明,或長得出色,這樣夸他,反而可能讓孩子更依賴于自己的先天條件,而忽略后天是要學習和努力的。
因此,如果你夸的是他自身通過努力獲得的品質,就可以強化這種美好的人格特質,一來讓孩子不再沉醉于先天秉賦的優(yōu)勢,也就不會出現(xiàn)孩子天真地問“今天某阿姨為什么沒夸我漂亮”這樣的尷尬局面;二來讓孩子知道自己當向哪個方向努力,比如“你每天都能記得給金魚換水,真是很負責任的好寶寶?!薄澳忝看味寄馨淹婢邭w位,玩過的積木沒有一塊短少的,真仔細?!薄澳忝看螌懨P字都有進步,能靜得下心來,真認真!”總之,表揚孩子自己付出的部分,才能讓孩子躺在先天秉賦上吃老本,也才能讓表揚成為進步的動力。
給糖原則2:要及時,不要延后
表揚要趁熱打鐵,特別是1~6歲的孩子,長期記憶還沒有發(fā)展起來,因此一旦孩子經過努力取得成功,或是經過努力有好的行為,就應馬上給予表揚,不要延緩。否則,孩子會弄不清為什么受到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么印象,降低了強化的作用。
給糖原則3:要夸細節(jié),不要空洞
就算是夸孩子的后天努力,也不要總夸孩子“真乖,真聽話,真能干”,這些都挺空的??斩吹谋頁P沒有針對性,時間長了,孩子聽疲了,說了跟沒說一樣。要往細里夸,比如告訴孩子“你不但把門口的拖鞋放得整整齊齊,讓每一只拖鞋都找到它的雙胞胎姐妹,還能幫媽媽分發(fā)餐具,你成了媽媽的小幫手,真棒!”
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能確切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的才能值得肯定,下次越知道該怎么重復這個行為,比如,夸獎孩子“你跳舞的動作很優(yōu)雅,手和身體的動作都和音樂很合拍!”或者說“你很有藝術天分,畫畫時顏色選得很好看,涂色涂得又干凈,想象力也很豐富!”這樣才能讓孩子關注到他的特長;再比如,夸獎孩子“你剛才給陌生奶奶讓座,還很有禮貌,我真為你驕傲!”“剛才你主動把小自行車讓給妹妹騎一圈,能這樣與人分享,真大方!”這樣有利于養(yǎng)成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讓孩子知道自己哪些行為是受到稱贊的,然后可以激勵他重復這個行為。這也讓孩子感覺到你是用心去觀察他,而不只是說空話應付他。
給糖原則4:次數(shù)宜先密后疏
表揚的次數(shù)不宜太頻繁。如果孩子一天到晚被表揚,一旦到了一個新環(huán)境,如上了幼兒園或者做客他人家,發(fā)現(xiàn)沒有人這么頻密地表揚他了,他就會失去“表現(xiàn)”的動力,也就是說,一旦孩子是為了表揚而有一個好行為,說不定會阻礙孩子內在動力的形成。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連續(xù)的強化,在教授新任務時最為有效。而一旦孩子有了初步的記憶,間隔式的強化反而比連續(xù)式的強化有較高的反應率和較低的消退率。所以,在學習的后期要進行間隔式強化。”斯金納說出了孩子進步的一個普遍規(guī)律:孩子在學會一樣新本領的早期階段要多給予表揚,但隨著這一行為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表揚的次數(shù)就要逐步減少,以降低這一好行為的消退率。也就是說,過多的表揚反而會失效的。
一開始,你一天一個夸獎,說孩子:“講故事能將小動物不同的聲音和動作都模仿出來,很吸引人!你這樣用心觀察,繪聲繪色地表演,很快會成為一個故事大王。”等孩子的故事講得越來越嫻熟時,同樣的表揚就要逐步減少到兩三天一次,一周一次,兩周一次,除非你找到了孩子完全不同的特長。糖多了嫌膩,表揚多了嫌寡味,道理是一樣的。表揚太多,孩子受外界評價的干擾就太多了。這樣的孩子,他們只有在受到別人的認可時才會確認自我的價值,抗挫折的能力就比較差,稍微受點委屈,便會嘴一扁,眼淚馬上就出來了。這樣的結局,也是家長不愿看到的吧。
給糖原則5:表揚要坦率質樸
怎樣控制表揚的“度”,讓孩子在表揚中增長自信而不是虛榮?關鍵是父母要持有客觀態(tài)度和一顆公允的心,只在孩子的行為的確值得肯定時才予以贊賞,這樣的表揚才成為心靈的禮物。不要小看孩子,他們很擅長區(qū)分真誠的鼓勵和虛假的表揚。沒有付出努力就得到的表揚,猶如建在沙上的房子,沒有根基,反而會降低孩子對自己的期待。
家長也不必用詩化的、夸張的語言來表揚孩子,如夸他是“天使”“上天派來的最可愛的小精靈”“人見人愛的公主(王子)”,這些言辭除了讓孩子的虛榮心膨脹發(fā)酵,沒有任何好處,就事論事來表揚,簡練直接、語調自然、真誠坦率,比那些戲劇表演般的表揚更令孩子歡喜。
給糖的小tips
巧用身體語言
除了口頭語言外,若家長能輔以適當?shù)谋砬檎Z言、身體語言,那么表揚的效果會得到增強。例如,家長蹲下來,用贊許的目光注視孩子,拍撫孩子的背,給孩子一個贊賞的擁抱,會大大加強親子之間的感情,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某些行為令你驕傲,下次他自會向這方面努力。
活用當眾表揚和私下里的表揚
有時,家長讓孩子在親朋好友面前展示他們的特長,并給予當眾夸獎,會起到良好的效果。還可以在孩子的同伴、老師面前表揚他的優(yōu)點,這會激勵孩子更加努力,表現(xiàn)得更好。
當然,這種表揚也要有一定分寸,否則一旦圍觀的孩子表現(xiàn)得不以為然,反而可能讓被表揚的孩子感到不自在。有時,家長因為好客,拼命夸獎客人帶來的孩子,不知不覺冷落了自家的孩子,這會讓客人感覺不自在,也會令自家孩子與客人產生疏離情緒,“某某阿姨什么時候能帶她的孩子離開咱家呀?”這樣的問題是很讓主人尷尬的吧。遇有這種情況,爸媽一定要給孩子一點“私下里的表揚”,“你能幫爸媽接待小客人,把玩具什么的拿出來一起玩,很大方呀……噓,表揚你這件事,是咱倆的小秘密!媽媽不當人的面表揚你,是因為客人太小,還沒有學會這樣做,當眾表揚你會讓他感覺受了批評?!彼较吕锏谋頁P就像藏起來吃的糖,有時反而安撫了孩子,帶給他別樣的、被愛的甜蜜。
(摘自《母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