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還是一年級的小學(xué)生,就學(xué)會寫文章了。說是寫文章,其實也就是寫話,可他自己覺得很了不起。
一天,他寫了篇叫“快樂的春節(jié)”的“文章”,拿到爸爸面前晃來晃去。爸爸拿過本子讀起來:“春節(jié)真是喜羊羊的日子,太陽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我興沖沖地到明明家拜年。一進屋,就感到暖羊羊的,原來還開著空調(diào)呢!我朝里屋喊道:‘明明,祝你新年快樂!’明明理也不理,我又喊了一遍,他才懶羊羊地從被子里鉆出來,問我:‘現(xiàn)在幾點啦?’你說氣人不氣人……”
爸爸讀到這里,停下來說:“明明這孩子是夠氣人的!你喜歡寫文章是好事,可是你這寫得也夠氣人的!”
樂樂覺得奇怪,問:“怎么了?”
“寫了這么多的錯別字,能不氣人嗎?‘喜洋洋’、‘暖洋洋’、“懶洋洋’,‘洋洋’的三點水到哪里去了?”爸爸指給樂樂看,“怎么都成‘羊羊’了?”
“咦,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里不就是這樣寫的嗎?怎么我寫就是錯別字呢?”樂樂不服氣地說。
爸爸解釋說:“那是動畫片里人物的名字,和這不是一回事,形容高興應(yīng)該是‘喜洋洋’,形容溫暖應(yīng)該是‘暖洋洋’,形容懶散應(yīng)該是“懶洋洋”都是有三點水的‘洋洋’?!?/p>
樂樂一聽,不好意思地說:“那以后凡是要寫‘羊’字的地方,我都寫‘洋’字?!?爸爸說:“那也不行,是該‘洋’字的寫‘洋’字,該寫‘羊’字的寫‘羊’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