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羅馬規(guī)約》與國家主權的博弈

        2012-04-12 02:12:05劉玉賢
        湖南警察學院學報 2012年4期
        關鍵詞:國家

        劉玉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羅馬規(guī)約》與國家主權的博弈

        劉玉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國際刑事法院的成立與羅馬規(guī)約的生效,國際社會對其反響強烈。在對規(guī)約贊譽的同時,也不免因為其規(guī)定的管轄權與國家主權有所沖突而受到一定程度的評判。在當前以至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國家主權仍然是一個獨立自主國家安身立命、穩(wěn)步發(fā)展的保障。因此,面對國際社會的現實,需以批判的眼光認真審視《羅馬規(guī)約》與國家主權之間的關系。

        羅馬規(guī)約;管轄權;國家主權

        國際刑事法院的成立,被法學界認為是在借鑒紐倫堡軍事法庭、遠東軍事法庭、前南國際刑庭以及盧旺達國際刑庭等各個國際性法庭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集眾家之所長,吸收了當今兩大法系先進的刑事訴訟領域的訴訟規(guī)則。

        單從國際刑事法院所管轄的內容上看,根據2002年6月1號開始生效的《羅馬國際刑事法院規(guī)約》(以下簡稱《羅馬規(guī)約》),國際刑事法院僅對規(guī)約生效后的四種國際罪行——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zhàn)爭罪以及侵略罪有管轄權。實際上,在2010年修正案通過之前,《羅馬規(guī)約》的具體條文中并沒有對侵略罪的概念及其具體行為方式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而在2010年5月31日至6月11日,聯合國秘書長召開的第一屆審查會議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舉行,審查會議通過了《羅馬規(guī)約》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侵略罪的定義和對于侵略罪行使管轄權的條件,賦予聯合國安理會對于侵略行為的部分認定權,但由于修正案尚未生效,行使管轄權的時間也有待進一步規(guī)定,因此現階段國際事法院仍不能對侵略罪行使管轄權?!读_馬規(guī)約》所管轄的案件范圍是為全人類所排斥的罪行,理論上應該為所有的國家一致同意接受其管轄。然而至今,卻有一部分國家仍然反對或拒不簽署、批準《羅馬規(guī)約》,其中不乏一些在國際上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家,諸如:美國、以色列、日本、俄羅斯、印度等。中國政府雖也積極參與了國際刑事法院的籌備活動,但由于出于各方面的原因,至今尚未簽署《羅馬規(guī)約》。多個國家未批準或簽署有利于整個世界和諧發(fā)展的規(guī)約,究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根據此規(guī)約的規(guī)定,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會對國家的主權造成一定程度的束縛。

        下文首先對國家主權在幾個主要時期主流觀念進行闡述,進而更好的了解國家主權的含義,再從《羅馬規(guī)約》條文中有關管轄權的具體規(guī)定與國家主權之間的微妙關系來分析中國現階段對《羅馬規(guī)約》持謹慎態(tài)度的原因。

        一、國家主權簡述

        國家主權的提出源于歐洲,并且經歷了由歐洲向世界各地逐漸擴散的一個漫長過程,在近現代對如何處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有著深遠的影響。

        早在16世紀中期,法國政治學家、法學家讓·博丹在《論共和國》中,首次系統地論述了國家主權學說,以后主權一詞即獲得了廣泛的接受,并成為國際法中的核心概念。此后對國家主權的看法較為統一,認為國家主權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如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認為,“主權既然不外是公意的運用,所以就永遠不能轉讓,并且主權者既然只不過是一個集體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來代表自己;權力可以轉移,但是意志卻不可以轉移?!盵1](P31)“同理,主權也是不可分割的。因為意志要么是公意,要么不是;它要么是人民共同體的意志,要么就只是一部分人的?!盵1](P33)因此在盧梭看來,國家主權是絕對的,不可轉讓亦不可分割。英國19世紀著名政治哲學家霍布斯也贊成盧梭的此種觀點?!八麖娬{主權不可分割,不可轉讓,盡管人民可以輕易轉讓自己的權利,而主權者卻不能將其權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轉讓他人?!盵2]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交流日趨緊密,絕對的國家主權行使面臨諸多挑戰(zhàn)和沖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有關國家主權是否應該在某種程度上做出讓步的爭論也日趨激烈。

        國家主權原則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仍然構成國際關系不可超越的基礎和前提。然而,雖然主流觀點仍是要對國家主權給予充分的尊重和保護,但已不再強調國家主權是絕對、毫無限制的。聯合國大會1946年12月通過的《國家權利義務宣言草案》明確規(guī)定:“各國有責遵照國際法及國際法高于各國主權之原則,處理其與他國之關系。”這也就意味著國家主權不是絕對的,在確保國家主權的核心部分不受到侵犯的同時,國際法對國家主權的絕對行使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國內的學者對國家主權理論的研究起步較晚,直到二十世紀末才開始有所研究。在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國內的學者逐漸認識到,維護國家主權不只是堅決反擊國外勢力干涉、入侵,還包含了意識觀念領域及經濟文化交往等實際領域,因此相關研究開始增加,基本上認同在確保國家主權的核心部分不受侵犯的同時,可以依據不同的情勢,有選擇有條件地讓渡一部分主權,以建立全球化進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受益的共同基礎。國家是國家利益的忠實維護者,尚不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使國家的主權在哪些方面可以受到限制,在哪些方面可以讓渡經常成為討論的焦點。

        歷史上對國家主權的內涵的理解,從一開始的絕對的、不可轉讓主權轉變?yōu)楝F在的相對的、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轉讓主權。目前,對于國家主權的認識基本以認為國家主權是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轉讓的為主??墒?,在現實中,對于以讓渡一部分的國家主權為基本條件的《羅馬規(guī)約》卻仍不能得到一些國家(包括中國)的批準、簽署。因此,需要對《羅馬規(guī)約》所規(guī)定的有關限制國家主權的具體條款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了解這些國家對國際刑事法院持觀望態(tài)度的原因。

        二、國家主權在羅馬規(guī)約中受到的限制

        《羅馬規(guī)約》作為一個國際性的條約,締約國加入必然會使其國家主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以下主要從具體條文規(guī)定的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的先決條件規(guī)定及檢察官的自行調查權來闡述國家主權受到的限制。

        第一,對于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的爭議主要集中在《羅馬規(guī)約》的第十二條對于管轄權行使的先決條件的規(guī)定,其中的強制性管轄規(guī)定是眾多國家至今尚未加入《羅馬規(guī)約》的主要原因。根據《羅馬規(guī)約》第十二條第1款規(guī)定:一國成為本規(guī)約締約國,即接受本法院對第五條所述的管轄權。在羅馬規(guī)約明文規(guī)定不得做出任何保留的情況下,簽署了《羅馬規(guī)約》也就意味著自動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在發(fā)生第五條的罪行時,締約國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這與國際常設法院規(guī)定的管轄權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國際常設法院沒有主動的強制管轄權,采取的是由有關國家自己決定是否接受管轄。而在《羅馬規(guī)約》的規(guī)定下,有關締約當事國沒有任何自主決定權,由國際刑事法院當然管轄,且這種管轄權排除了除國際刑事法院之外的,包括犯罪行為發(fā)生國、犯罪嫌疑人國籍國、被害人國籍國等任何其他主體。[3](P301)這在某種程度上嚴重制約了國家主權的施行。一旦發(fā)生了《羅馬規(guī)約》所規(guī)定的犯罪,國際刑事法院就成為了管轄該犯罪行為的唯一機構。國家的主權在這里沒有任何的保留。

        《羅馬規(guī)約》第十二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第十三條第1項或第3項的情況,如果下列一個或多個國家是本規(guī)約締約國或依照第三款接受了本法院管轄權,本法院即可以行使管轄權:1.有關行為在其境內發(fā)生的國家;如果犯罪發(fā)生在船舶或飛行器上,該船舶或飛行器的注冊國;2.犯罪被告人的國籍國。只要得到犯罪行為發(fā)生地國或犯罪被告人國籍國的同意,國際刑事法院即可行使管轄權。也就是如果非締約國的國民所犯的罪行發(fā)生地國是規(guī)約的締約國或其國籍國同意國際刑事法院行使管轄權,則國際刑事法院就可以對其行使管轄權。3.在外國領土上犯有法院管轄權范圍內的罪行,而犯罪行為發(fā)生地國是規(guī)約的締約國或臨時同意法院行使管轄權的國家,法院就可對其行使管轄權。對此,美國、印度等大國表示反對,認為上述選擇性的國家同意的條件違反了《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4條的規(guī)定,為非締約國創(chuàng)設了義務;美國認為規(guī)約第12條的規(guī)定使其世界上最龐大的海外駐軍置于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之下,而表示反對。對于其他一些沒有海外駐軍,但卻又加入聯合國維和行為的國家將要慎重考慮其派出的維和人員在國際刑事法庭上成為被告的可能性,這也將會損害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和國際反對恐怖主義行動的實施。根據以上條文,即使是這個國家沒有成為《羅馬規(guī)約》的締約國都很可能因為此條的規(guī)定而被強制管轄。比如,甲為締約國的公民在非締約國乙國內,實施了《羅馬規(guī)約》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則此時由于甲為案件的被告人,整個案件理所當然的為國際刑事法院所管轄。乙國即使為非締約國,亦不能拒絕國際刑事法院對其的管轄。這種做法必然會直接損害乙國的國家主權。

        誠然,在當今社會絕對的國家主權已不占有主導地位,但是國家主權的讓渡應該是出于本國家自己的意愿讓渡,而非外界力量的強制。并且,就目前來看,雖然條文對戰(zhàn)爭罪、危害人類罪、種族滅絕罪和侵略罪都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但是各個國家在具體實際中對這四種犯罪的區(qū)分界限不盡相同,尤其是介于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之間界限更是難以劃分清晰。那么在一個國家掌握了最多信息的情況下都難以區(qū)分清楚,別的國家又何以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呢?如果此國家自身還在對某種情勢進行審查,在判定是否觸犯了刑法,是否應當送至刑事法院審判,國際司法機關就已決定要對此情勢進行管轄,國家的主權不能不說是受到了侵犯。在民商事范圍內,國家是盡量少的進行干預。但是刑事不同于民商,它所調整的關系是人類社會的底線,也最為嚴厲。而《羅馬規(guī)約》所管轄的均是刑事范疇,因此中國在此方面尤其強調國家的主權。中國代表團對《羅馬規(guī)約》投反對票的理由之一是:中國代表團不能接受規(guī)約所規(guī)定的國際刑事法院的普遍管轄權,認為規(guī)約的這種管轄權不是以國家自愿接受法院管轄為基礎,而是在不經國家同意的情況下對非締約國的義務做出規(guī)定的,違背了國家主權原則,不符合《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規(guī)定。其實這也只是中國不愿意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成為羅馬規(guī)約的締約國,但這并不是說中國對國際刑事法庭的管轄持反對意見。根據羅馬規(guī)約第12條第3款的規(guī)定:如果根據第二款的規(guī)定,需要得到一個非本規(guī)約締約國的國家接受本法院的管轄權,該國可以向書記官長提交聲明,接受本法院對有關犯罪行使管轄權。該接受國應依照本規(guī)約第九編規(guī)定,不拖延并無例外地與本法院合作。這種接受方式給一個主權國家以較大的自主性,向法院提交的聲明可以是選擇性的和有條件的,該國可以選擇對某些案件接受法院的管轄,而不必承擔締約國的全面的義務。所以,當中國在國內或者在國際上出現某種刑事情勢或者案件需要國際刑事法院作為裁判者,可以根據此條規(guī)定來申請國際刑事法院的介入。

        第二,關于檢察官的主動調查權?!读_馬規(guī)約》第十三條規(guī)定:在下列情況下,本法院可以依照本規(guī)約的規(guī)定,就第五條所述犯罪行使管轄權:1.締約國依照第十四條規(guī)定,向檢察官提交顯示一項或多項犯罪已經發(fā)生的情勢;2.安全理事會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行事,向檢察官提交顯示一項或多項犯罪已經發(fā)生的情勢;或3.檢察官依照第十五條開始調查一項犯罪。第十五條第1款規(guī)定:檢察官可以自行根據有關本法院管轄權內的犯罪的資料開始調查。第十五條第6款規(guī)定:檢察官在進行了第一款和第二款所述的初步審查后,如果認為所提供的資料不構成進行調查的合理根據,即應通知提供資料的人。這并不排除檢察官審查根據新的事實或證據,就同一情勢提交的進一步資料。具體分析第十三條第3款、第十五條第1款和第6款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給予了國際檢察官具有較高的獨立性:檢察官可以基于所掌握的國際刑事法院管轄范圍內罪行的信息自動發(fā)起調查,甚至是只要涉及國際刑事法院管轄范圍內的任何犯罪情報和資料,檢察官在審視之后都可以自行開始調查,這意味著個人、非政府組織、各種機構都有權通過檢察官啟動法院的管轄程序,使得其享有與國家和安理會同樣大的權力。通說認為檢察官的獨立原則為一項國際準則,是建立在法律權威上的民主制度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有利于維護國際刑事法院公正及高效運轉。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檢察官濫用職權,同時因為其活動受到政治上的影響而可能有政治化。正如中國代表團對《羅馬規(guī)約》投反對票的另一理由所述:中國代表團對檢察官自行調查權有嚴重保留。規(guī)約所規(guī)定的檢察官自行調查權不僅賦予個人、非政府組織、各種機構指控國家公務員和軍人的權利,同時也使檢察官或法院因權力過大而可能成為干涉國家內政的工具。此外,檢察官的這種自行調查權不僅會使法院面臨來自于個人或非政府組織過多的指控,無法使其集中人力或物力來對付國際上最嚴重的犯罪,而造成訴訟效率與公正的不協調;同時也會使檢察官面對大量指控而需不斷作出是否調查與起訴的政治決策,不得不置身于政治的旋渦,從而難以做到真正的獨立與公正。

        檢察官的自行調查權與國家和安理會啟動法院的管轄不同,國家和安理會作為政治實體,它們在啟動法院管轄時,必然會考慮到所承擔的國際義務和與其他國家的關系等問題,因此它們提交的案件在質量上是有保證的。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在國際刑事法院管轄的犯罪中,聯合國安理會應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對于戰(zhàn)爭罪、侵略、反人類等罪行應當由安理會認定和采取措施才更有權威。檢察官的自行啟動調查,這樣把有關戰(zhàn)爭和侵略等特別重大的問題交由檢察官個人去調查和判斷是不適當的。[4]前南國際刑事法庭、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雖都有關于檢察官自行調查起訴的規(guī)定,但這兩個法庭的設立均有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特定的任務,因此并不意味著檢察官擁有自行調查權已經成為國際慣例,在國際性法庭中檢察官都可以自動獲得自行調查權。第十五條第6款規(guī)定,在檢察官請求國際刑事法院的預審庭授權調查,后者的拒絕調查,不應妨礙檢察官基于對同一情勢掌握的新事實或新證據再次提出調查的請求。此項規(guī)定更是容易造成檢察官權力濫用的可能,即便是在國內刑事程序中的關于新事實或證據的認定,就足以讓當事人及公訴機關頭疼不已。對于國際刑事中的新事實或證據的認定其難度可想而知。而檢察官僅憑其個人的認定,權力過分集中,容易出現權力濫用、獨斷專行的情況,并且易造成對國家司法主權的侵犯,損害國家主權原則,甚至可能出現干涉一國內部事務的情況。對于檢察官的自行調查權,一定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監(jiān)督機制。否則這種賦予檢察官的自行調查權,所可能帶來的足以影響或干擾一國的司法主權的可能,為許多國家所不容。

        在實踐中,前南法庭檢察官的自行調查權行使時,就因得不到相關國家的支持而處處受挫。2009年3月4目,國際刑事法院宣布,以涉嫌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qū)犯有戰(zhàn)爭罪和反人類罪為由,正式對蘇丹總統巴希爾發(fā)出逮捕令。而蘇丹政府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多次重申其沒有正式批準《羅馬規(guī)約》,也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國。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第1593號決議中投棄權票之后就發(fā)表聲明,美國“從根本上反對有關國際刑事法庭應當能夠對不參加《羅馬規(guī)約》的國家的國民,包括政府官員,實行管轄權的觀點”。美國還重申,它“從根本上反對《羅馬規(guī)約》關于國際刑事法庭對尚未加入《羅馬規(guī)約》的國家的國民,包括政府官員,擁有管轄權的聲稱。本組織成員把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首要責任賦予安全理事會,除非安理會另有決定,非締約國對該條約沒有義務”,因為這會“損害主權的基本性質”。[5]檢察官的自行調查權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會擴大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的實際范圍,從而對國家的主權造成更大的影響。

        三、現階段中國政府對《羅馬公約》的態(tài)度

        中國代表團對《羅馬規(guī)約》投反對票的理由除了上述的不能接受規(guī)約所規(guī)定的國際刑事法院的普遍管轄權以及中國代表團對檢察官自行調查權有嚴重保留兩個理由外還有:第一,中國代表團對將國內武裝沖突中的戰(zhàn)爭罪納入法院的普遍管轄有嚴重保留。第二,中國代表團對規(guī)約中有關安理會作用的規(guī)定持保留意見,侵略行為的認定應由安理會來判定。第三,中國代表團對危害人類罪的定義持保留立場。雖然有學者對中國代表團提出的反對理由一一進行了反駁,認為其在理論上不能成立,并從法律的角度認為中國代表團的解釋不盡人意,進一步認為中國應該積極加入到該國際條約中。《羅馬規(guī)約》許多條文無疑是當今社會兩大法系即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精華融合。如果單純的從理論上討論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的必要性,那么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但是從實際的層面進行分析,首先,將國內武裝沖突中的戰(zhàn)爭罪納入到法院的普遍管轄,中國政府目前有太多的現實問題亟需解決,諸如:臺灣問題,西藏問題等等。此時加入到《羅馬規(guī)約》中,可能會引起國內一些本應屬于一國政府自行解決的問題,受到來自外部的國際機構的影響而難以解決。中國一向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也希望他國不要干涉本國的內政。其次,從《羅馬規(guī)約》規(guī)定安理會可以要求國際刑事法院中止運行,可得出國際刑事法院在安理會對侵略行為認定前即可對案件享有管轄權。這種做法無疑有損安理會的權威,并且在未有一個權威機構對一種行為是否構成侵略行為就對其按照侵略罪進行管轄,不利于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最后,根據國際習慣法,危害人類罪應發(fā)生在戰(zhàn)時或與戰(zhàn)時有關的非常時期。而根據《羅馬規(guī)約》的相關規(guī)定,并沒有明確提出需要戰(zhàn)時這一重要標準,并且在規(guī)定具體的有關危害人類罪的行為上,仿佛更多的是注重人權保護這一塊。應當注意到,國際刑事法院懲治的應該為全人類中最為嚴重的刑事犯罪行為,而不應該是維護人權的法院。

        就現階段對國際刑事法院的關注,國際刑事法院已經建立幾年,但對具體案件的管轄并不是非常理想。目前國際刑事法院正在處理的案件只有寥寥可數的幾件,并且也沒有任何已經審理結束的案件。如:在民主剛果情勢的案件調查中,法庭于2008年6月13日下達裁決:取消原定于2008年6月23日的審判,中止本案的全部訴訟。其理由是由于控方與聯合國信息提供者達成了眾多非例外性質的保密協議,導致大量出罪證據不能向辯方披露,也不能供法庭裁斷。被告馬斯·盧班加·戴伊洛也因訴訟的中止,沒有了繼續(xù)羈押的正當性而被法庭釋放。這種結局,令人感覺到沮喪。該法院也很少在重大的國際事務中發(fā)揮其作用。例如,沒有見到國際刑事法院在伊拉克戰(zhàn)爭、反對恐怖主義、反酷刑、反腐敗、反毒品、洗錢等國際關注的犯罪問題上發(fā)揮作用。[4]只有經過國際實踐才能檢驗國際刑事法院的管理機制是否合理,因此對于國際刑事法院的實際運作能否達到設立其的目標,還有待時間的考察?!读_馬規(guī)約》中的許多具體條文在達成時為了能夠盡快的取得一致,只是進行了總體上的闡述,至于在具體案件中的如何操作還未得到真正的實踐。

        以目前中國的國情以及國際刑事法院運行的現狀,中國在現階段持觀望態(tài)度更為適宜。中國政府已多次表示,如果國際刑事法院能夠以其有效運作獲得普遍的支持與合作,對國際社會而言無疑是積極和有益的,這也是中國所希望看到的。中國政府將繼續(xù)作為觀察員國,關注國際刑事法院的進展,并對參加《羅馬規(guī)約》持開放態(tài)度,不排除在適當的時候加入。[6]在當今紛繁復雜的世界格局中,主權國家仍是國際關系中最基本的行為主體,經濟全球化的終極決定力量仍然是主權國家。國際政治中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存在,都要求國家的主權地位不是被削弱而是要加強。只有主權國家才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秩序的中堅力量,國際性的刑事法院只能作為補充,只有當主權國家不能、不愿行使管轄權時,國際性刑事法院才能去行使管轄權。這種國家主權和國際社會秩序之間的博弈決定了: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只能是有條件的普遍管轄權,就應當狀態(tài)來說補充性才是國際性刑事法院管轄的最應當充當的角色。[3](P311)因此,由于《羅馬規(guī)約》的規(guī)定有可能會使中國在處理某些國際刑事情勢中喪失國家主權,不利于中國政府維護整個國家的利益,這是中國政府不可能讓步和妥協的。現階段對《羅馬規(guī)約》做出保留,雖可能一定程度上有損我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形象,以及打擊嚴重的國際性犯罪的效率,但在處理國家主權與國際法及國際組織的關系上,如果可能威脅到一個國家乃至一個地區(qū)穩(wěn)定、和平的局勢,則應當在堅持國家主權的前提下遵守國際法、維護國際法、積極維持世界的和平秩序,促進國際社會發(fā)展。

        [1]盧梭[法].社會契約論[M].北京:商務出版社,2010.

        [2]顧肅.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75.

        [3]王秀梅.國際刑法學研究述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楊冠宇.國際刑事法院:理想、現實和展望[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2):27-32.

        [5]朱文奇.安理會向國際形勢法院移交達爾富爾情勢的法律問題[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6,(4):457-468.

        [6]張旭.國際刑事法院:以中國為視角的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

        The Subtle Relationship between“Rome Statute”and State Sovereignty

        LIU Yu-xian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100038)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was established on July 1,2002,based on the‘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also known as‘Rome Statute’)which has passed on July 17,1998.With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and the foremen of the Rome Statute,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ives a strong response.With much praising on the Rome Statue,some criticism for its provisions’conflicting with national sovereignty.However,at present as well as in the long future,state sovereignty is still necessary to any independent country.So facing the rea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a critically perspective is need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ome Statute”and state sovereignty.

        Rome Statute;jurisdiction;state sovereignty

        D924.1

        A

        2095-1140(2012)04-0094-05

        2012-04-05

        劉玉賢(1983- ),女,湖南吉首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研究生部刑事訴訟法博士生。

        王道春)

        猜你喜歡
        國家
        國家公祭日
        “求一可愛國家而愛之”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12·13 國家公祭日》
        正是吃魚好時節(jié)!國家呼吁多吃魚,這五種魚你一定都吃過,但你知道好處都有什么嗎?
        當代水產(2019年4期)2019-05-16 03:04:56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看中了他吃國家糧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國家為什么會失敗
        上海國資(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3
        亚洲无av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厕所| 亚洲av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7激情在线视频五月天视频|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欧美一级在线全免费|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av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97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202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蜜桃视频 |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中日ab精品综合| av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高清中文 | 2019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天堂在线www| 北岛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11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色婷婷|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一区|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情侣| 国内嫩模自拍偷拍视频|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手机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日产av在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女优av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