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縣
【概況】開封縣地處豫東平原,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區(qū)),336個行政村,人口76萬人,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8.96公頃。其中農業(yè)人口64萬人,屬典型的農業(yè)大縣。截至2011年,開封縣共有機電井15998眼,有效灌溉面積3.57萬公頃,旱澇保收田達到1.96萬公頃。
【防汛抗旱】防汛無小事。一是抓好汛前排查,3月中旬,縣水利局抽調工程技術人員50余名對縣管河道進行拉網式排查;二是多方籌集資金,對查出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積極籌集資金50余萬元,購置了必要的防汛設備,并對一些基礎設施進行了重建和維修,為全縣安全度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嚴格防汛值班制度,班子成員親自帶班,并要求防汛值班人員高度警惕,時時處于臨戰(zhàn)狀態(tài),務必處理好每一個汛情信息。對明傳電報、電話,做到及時準確、上傳下達,快速反應汛情、雨情、工情,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四是組建防汛突擊隊,一旦開封縣內河防汛發(fā)現險情,確保能夠拉得出、搶得住,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針對春季降雨稀少、大面積農田干旱,水利局全力以赴、積極爭取項目資金1119萬元,占全市2638萬元的43%。完成疏浚溝渠58條,疏浚長度235.7千米,完成土方190萬立方米。由于措施得力,行動早,動作快,全市抗旱應急工程現場會兩次在開封縣召開;投入資金200萬元采購抗旱物資,其中包括:2臺送水車、8套凈水設備、5臺打井設備及240臺抽水設備。又組織30余人的抗旱服務隊,出動噴灌機械設備200余臺次,奔赴各鄉(xiāng)鎮(zhèn)深入基層到田間地頭,幫助困難戶、軍烈屬抗旱澆地66.67公頃。由于縣城供水管網改造,造成部分居民飲水困難,接到縣政府緊急通知后,水利局抽調10余人、2輛送水車24小時不間斷,從市自來水公司拉水為青年路南北段居民送水 30多車次,此舉受到縣政府的表揚和廣大社員群眾的一致贊揚。及時提閘、足額放水,局屬趙口、柳園口兩大灌區(qū)管理處全年共計放水3.3億立方米,為開封縣農業(yè)獲得大豐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項目建設】2011年,縣水利局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完成招商項目:珠海金淼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項目5000萬元,到位資金3000萬元,已建成投產。引進項目資金5732萬元,其中,引黃灌區(qū)清淤和水毀應急修復工程補助1119萬元,到位資金1119萬元;中央特大抗旱經費200萬元,到位資金200萬元;柳園口灌區(qū)續(xù)建配套與節(jié)水改造項目983萬元,到位資金983萬元;趙口灌區(qū)續(xù)建配套與節(jié)水改造項目407萬元,到位資金407萬元;中央特大抗旱經費40萬元,到位資金40萬元;開封縣重點歲修及河道堤防整治項目30萬元;2010-2011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資金680萬元,到位資金680萬元;第二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2273萬元,到位資金2273萬元。
【農田水利】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開封縣認真落實“五水并重”的治水理念。積極爭取各類工程項目資金5732萬元,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5306萬元,疏浚治理溝渠447條,長535.1千米,完成渠道土方554萬立方米,修建維修群眾生產生活急需的橋、涵、閘295座;渠道襯砌10.4公里;打井配套196眼;改善擴大灌溉面積6667公頃。為提高水利應急保障能力,購置了2臺送水車、8套凈水設備、5臺打井設備及240多臺抽水設備。確保了旱能澆、澇能排,為全縣的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夯實了基礎。
【飲水安全】2011年爭取安全飲水項目資金2273萬元,涉及3個鄉(xiāng)(鎮(zhèn))、23個行政村委、29所中小學校,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4.92萬人;完成水廠建設2處、鋪設管網602公里,受到當地群眾一致好評。
【水政水資源管理】2011年開封縣水利局加大了以《水法》、《河南省河道管理條例》、《漁業(yè)法》為重點的各項水利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力度。在平時宣傳的基礎上,利用3月22日“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進行大規(guī)模宣傳,共出動宣傳車50余臺次,散發(fā)傳單2500余份,又在縣城中心地帶設立咨詢臺12個,接受群眾咨詢800多人次,通過宣傳,提高了全縣人民的水法意識、水患意識、節(jié)水意識。一年來共查處水事案件18起。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5萬余元。依法征收地下水資源費100萬余元,確保了全縣水利事業(yè)穩(wěn)定有序發(fā)展。
【水利普查】截至2011年12月底,水利普查共完成清查表發(fā)放、回收、填報1.8萬份;完成各類臺賬13717份,完成GPS定位13717處;完成普查表發(fā)放、回收、填報1.8萬份,為開封縣水利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朱寶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