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縣酉水河畔的朝瓦溪村自然水域水稻浮床栽培試驗經測產,2011年每667平方米產量可達450公斤,比2010年初試產量提高100多公斤,自然水域水稻浮床栽培技術集成取得實質性突破,自然水域水稻浮床栽培可望進入大面積推廣。
據(jù)了解,沅陵自然水域水稻浮床栽培試驗始于2010年,在雜交水稻專家李必湖教授的指導下,由沅陵金風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投資舉辦的具有前瞻性的科學試驗,2010年首試667平方米取得成功,實收稻谷335公斤;2011年經自然水域水稻浮床栽培試驗攻關組不懈努力,加強關鍵技術改進與綜合生產技術集成,產量得到較大幅度提高。自然水域水稻浮床栽培技術集成成功,開避了糧食生產新途徑,必將對解決我國人口與耕地矛盾,確保糧食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等產生深遠影響,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