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企業(yè)家說:“國家的夢想有多大,決定企業(yè)家的天地有多大”
2012年2月4日,深圳向北3829公里,一群被稱為“92派”的企業(yè)家聚首于北國冰城亞布力,探討20年前一位老人南國之旅帶來的巨大改變。
出席這場名為“市場的力量——紀念鄧小平‘南巡二十年”論壇的,包括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等眾多企業(yè)家。
陳東升正是“92派”一詞的首創(chuàng)者,“這是指1992年鄧小平南巡后,從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等單位辭職創(chuàng)業(yè)的企業(yè)家。”在他看來,每一次重要變革都會在企業(yè)家身上打下深深烙印。而在更廣泛的意義上,1992年前后由官員、學者身份下海的企業(yè)家都可歸入這一群體。
20年后的今天,當改革深入越發(fā)不易,原本退出市場的行政力量反而更多更深介入,國有企業(yè)強力擴張擠壓民營經濟生存空間,心有戚戚的市場化企業(yè)家們首先想到的,是“呼喚鄧小平”。
10萬干部下海
1992年1月17日,時年88歲的鄧小平在女兒鄧楠的攙扶下,悄悄登上一列沒有編排車次的綠皮火車。列車從北京一路南下,很少有人意識到,這趟列車的運行軌跡將改變整個國家的命運走向。這一年初春,中國大地乍暖還寒。改革開放正處在徘徊不決、欲進還退的關頭。
隨后,一切都因鄧小平發(fā)表的南方談話而改變。
這一年春夏之交,全國100多萬官員造訪深圳。據稱,深圳市政府接待辦最多時曾同時迎接來60批考察團。8月,唐萬新帶了5000人從烏魯木齊奔赴深圳,他們露宿街頭,守候三天只為獲取一張新股發(fā)行的抽簽表。深圳之行為唐萬新帶來至少7000萬元的原始積累,“德隆系”開始了在證券市場的十年馳騁。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魏振雄下海擔任中惠會計師事務所的董事長和主任會計師,次年他的兒子魏東從中財大畢業(yè),“涌金系”等來了宿命中的主人。
1992年之所以值得銘記,不僅是由于資本開始在中國起舞,還因為一代人“下海”潮涌。這一年,浙江人郭廣昌剛滿25歲,從復旦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三年?!靶∑侥戏街v話,把大家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整個社會蓬勃向上的活力激發(fā)出來?!惫弥鴾蕚涑鰢魧W的3.8萬元借款,決定創(chuàng)業(yè)。
中央黨校法學碩士、曾在國家體改委任過職的陜西人馮侖則決定到熱土海南碰碰運氣。他通過關系用數萬元“換”來一家信托公司500萬元投資,扛著“萬通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興沖沖地前往海南。在那里他碰到了幾個志同道合者——王功權、潘石屹、易小迪、王啟富和劉軍,這些人也都是從政府部門辭職出來的。他們被合稱為“萬通六君子”, 日后無一例外都成了中國商界的風云人物。
遠在北京的湖北天門人陳東升也坐不住了。35歲的他已是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志社的副總編,官至副廳級。第二年他辭職創(chuàng)建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4年后又組建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多年后陳東升回憶說,“當一個社會確定只有頂級人才才去從事商業(yè)這樣的主流價值觀,才是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真正走向成熟的時候?!?/p>
就在陳東升創(chuàng)辦嘉德的半年后,陳在武漢大學經濟系讀書時的同學毛振華也從國務院政策研究室辭職,他要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家像標準普爾和穆迪那樣的評級機構。
毛振華回憶說,當時自己從中南海騎自行車到復興門中國人民銀行總部,找主管的處長、司長談,“他們也不知道這個事情該不該他們管,以及怎么管?”他只能反復跟對方說,自己要籌備的公司在中國是多么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就這樣經過四個月的游說,中國人民銀行終于發(fā)了金融許可證。當年10月,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據統計,1992年,全國至少有10萬名像他們一樣的黨政機關干部、研究機構學者辭職“下?!?,不辭職而投身商海者超過1000萬人。
“珍珠”一串串
按照陳東升的說法,“92派”的核心來源是80年代的社會主流精英,他們受過良好教育,曾在體制內工作,有憂國憂民情結,甚至帶著英雄主義理想。
“我們下海的目的不僅是賺錢,更是想在某個領域成就一番事業(yè)。事實也是這樣,十幾年后,我們都成為各自行業(yè)中的領先企業(yè)。”當年從國家體改委研究所辭官下海創(chuàng)辦了慧聰公司的郭凡生,這樣點評自己所屬的92派。
“他們是中國現代企業(yè)制度的試水者,和之前的企業(yè)家相比,他們是中國最早具有清晰、明確的股東意識的企業(yè)家的代表?!必斀浻^察家牛文文評價說,這些人有深厚的政府關系,同時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具有前瞻性的預測能力,他們往往能創(chuàng)立一個行業(yè)并成為領頭羊。
這些從體制里出來的人,常常對“中國”、“國際”等字樣有相當的好感,這或許能契合他們未了的一種情懷。在他們看來,帶中國字頭的企業(yè)是“局級單位”,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經營,而且天然地就好像是中國第一。
大浪淘沙,每當沙礫洗去,總能留下幾顆燦爛的珍珠。如今仍活躍于中國商業(yè)舞臺的92派,無疑就是這些“珍珠”。他可能是陳東升、田源、毛振華、郭廣昌、朱新禮,也可能是郭凡生、馮侖、王功權、潘石屹。
在過去20年里,郭廣昌創(chuàng)辦的復星投資了許多領域,“核心就是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開放的節(jié)奏,變換我們的投資重點。比如我們最早進入醫(yī)藥行業(yè),就是因為批銷領域的開放。1998年房改后,住房消費市場真正有了需求,我們進入這個領域。最近10多年,中國經濟工業(yè)化加速,我們也投資重化工,包括鋼鐵、礦業(yè)等?!?/p>
陳東升的泰康人壽也抓住了中國保險市場快速成長的20年,如今其保費收入接近1000億元。陳東升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格林伯格”,后者曾執(zhí)掌世界最大保險公司之一美國國際集團(AIG)達37年之久。但陳說,自己只是“南方講話和兩個條例(指1992年出臺的《股份公司暫行條例》和《有限責任公司暫行條例》)的受益者”。
如今,郭廣昌和陳東升都成了企業(yè)家的“榜樣”。郭廣昌和他的復星集團,從騎著自行車在上海街頭做市場調研,成為如今管理資產超過1350億元的投資集團,“這些在過去都是難以想象的,一個國家的夢想有多大,決定了企業(yè)家的天地有多大?!?/p>
黯然神傷?
92派誕生于一個火熱的年代,恰如美國西部淘金熱的盛況。他們大多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下海割斷了臍帶,割不斷的是資源、人脈;他們普遍具備一定知識水準,對社會趨勢和經濟走勢的認知天然具備優(yōu)勢,少數人甚至可能還是“理論家”;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期望“產業(yè)報國”,也有不少人渴望“趟出一條路”、“發(fā)大財”,或是二者的結合。
《中國企業(yè)家》在《向92派致敬》一文中寫道,相似的人生經歷——由仕而商,相同的話語體系——相信市場,以及同為拓荒者的身份,讓92派這個群體惺惺相惜,志趣相投。
最終,92派在一度沉悶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獨領風騷。因為他們的摸索、開拓、壯大,讓創(chuàng)業(yè)在中國成為流行,“企業(yè)家”這一稱謂被人尊重,現代企業(yè)制度也開始發(fā)端、確立。這一切,當然首先要歸功于“南巡講話”。
20年后的今天,92派企業(yè)家在亞布力論壇上的集體發(fā)聲,既是主動之選,也有被動成分——關注南巡、關注92派在社會上成為一股潮流。
“現在可以說到了改革的又一個攻堅時期。”皇甫平(人民日報前總編輯周瑞金)認為,面對如今貧富差距拉大、生產方式粗放、權力腐敗等復雜局面,重提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意義在于,“如何解決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比解決發(fā)展的問題更艱難。我們面臨的不是新一輪意識形態(tài)之爭,而是如何實實在在地解決當下中國社會矛盾的糾結?!倍鴧蔷喘I甚至認為,如果這次改革不成功,中國可能會中斷現代化。
唯一不能確定的是,這次的潮流又能為中國的民營企業(yè)卸下多少束縛?
陳東升用計劃經濟的余威搶占市場經濟的灘頭
2012年2月17日,泰康人壽董事長兼CEO陳東升站在哈佛商學院的講堂上,面對全球的MBA精英,激情地分享他和泰康人壽的成長故事。
55歲的陳東升對自己顯然是滿意的——1993年創(chuàng)辦的嘉德拍賣已成為本土最大的拍賣公司,2011年營業(yè)額超過百億;1996年創(chuàng)辦的泰康人壽,已是擁有25萬員工、6800萬客戶的中國第五大保險公司,2011年資產3500億,“一個金融帝國的雛形已經形成了”。
1993年,創(chuàng)辦嘉德不久的陳東升到香港觀摩索斯比的拍賣時,還總是貓在角落里,弓著腰偷偷拍攝,似乎學習別人是一件會被恥笑的事?!耙幌聫臋C關出來,真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在五星級酒店好多人舉牌,幾百萬、幾千萬,我覺得蒙了?!?/p>
“創(chuàng)新就是率先模仿?!边@是陳東升的心得,也是92派企業(yè)家的幸運——當時市場經濟剛剛啟動,到處都是空白產業(yè),模仿發(fā)達國家及地區(qū)企業(yè)的模式往往就可以獲得先機。而且,92派大多是體制內精英下海,他們有“天然的信息壟斷權”,比其他人更容易發(fā)現市場的空白。用陳東升的話講,就是“用計劃經濟的余威搶占市場經濟的灘頭”。
辭職下海時,陳東升一度期望自己會成為JP摩根那樣的成功企業(yè)家。但如今,“知天命”的他終于知道了自己的行為邊界?!爸袊鵀槭裁礇]有一流的、偉大的企業(yè)家?這與政府主導經濟的模式有關系。政府強勢,經濟繁榮,但代價是抑制了企業(yè)家精神?!?/p>
“這20年的高增長帶來的一個副產品,就是龐大官僚體系和既得利益集團?,F在越不改革,后面的成本越高、代價越大?!?陳東升說,改革初期主要是從思想上把人們徹底解放出來,而現在的改革阻力要大得多,“我對改革的要求很低,就是要把經濟還給市場,政企要分開,要從國家市場主義轉型到大眾市場主義?!?/p>
傅軍“民營企業(yè)家既要懂經商,還要懂政治”
傅軍的背頭梳得紋絲不亂,說起話來氣定神閑,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他的出身。
傅軍曾歷任湖南醴陵市經委副主任、市外貿局局長等職,33歲就已是湖南省委列定的“第三梯隊”重點培養(yǎng)對象。他自稱,“我是坐著直升機升官的”。
就是這樣一個對政治充滿狂熱的年輕人,某一天終于對當官感到倦怠。“中國不缺搞政治的,但非常缺搞經濟的。有能力的人不應該只是去指導、管理經濟,而要直接創(chuàng)造財富。”
1992年,傅軍成立新華聯,開始涉足房地產開發(fā)。如今,新華聯旗下的相關產業(yè)鼎鼎大名:金六福、香格里拉·藏秘、獵豹越野吉普、華聯炻瓷、新華聯地產、通化葡萄酒……
傅軍交友甚廣,不少政府官員下海后也進入新華聯工作?!罢賳T里面有不少非常優(yōu)秀的人才,有些人適合搞企業(yè)。” 傅軍表示,“企業(yè)一定要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特別是在中國這種法治還有待完善的社會,行政部門配置資源的能力非常強,我不理政府是不行的?!?/p>
曾有媒體戲稱傅軍為“關系資本家”,對此傅軍很不滿意,“在中國你不能不講政治。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要跟國家的發(fā)展戰(zhàn)略結合起來,要跟各級政府的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起來。你想辦的事,如果與國家產業(yè)政策相符,與地方的發(fā)展方針相符,事情就好辦了。因此,我覺得我們民營企業(yè)家不能就做一個純粹的商人,既要懂經商,還要懂政治?!?/p>
郭廣昌“捫心自問,復星還比較干凈”
在2012年初的亞布力論壇上,郭廣昌表示,“國家的改革已進入深水區(qū),我們需要拿出當年小平南巡的智慧和勇氣”。
創(chuàng)業(yè)之初,郭廣昌曾騎著自行車四處找項目,搞過彩色火焰蠟燭、咕咚健身糖、嬰兒尿濕報警器等,都不成功,直到他盯準了房地產業(yè)。郭賣房子的不同之處是打廣告,夾報廣告、郵遞廣告都做,現在看來很平常的辦法,當時卻很新鮮。
1994年,郭廣昌正式成立復星,并在四年后上市,融資3.5億元。一個龐大的“復星系”也隨之出爐,投資范圍涉及生物制藥、房地產、信息產業(yè)、金融、鋼鐵、證券、銀行、汽車等領域,直接和間接控股的公司超過100家。
在中國資本市場,德隆系、科龍系、涌金系、泰躍系等幾十個“系”族曾先后粉墨登場,但如今除復星系獨善其身外,其余幾乎全部倒臺。唐萬新、顧雛軍等“系主任”更是鋃鐺入獄。
“中國市場經濟是在很多‘灰色地帶發(fā)展過來的,復星的確還比較干凈,我捫心自問,做得還不錯?!倍嗄旰螅鶑V昌在被問及如何看待企業(yè)原罪時這樣表示。
2011年,郭廣昌的身家達到175億元,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位列27。他所掌舵的復星也成為管理1350億元資產的中國最大民營企業(yè)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