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 欣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3月23日表示,為了因應朝鮮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日本將取消今年4月傳統(tǒng)的櫻花節(jié),“做好萬全的危機管理”。
這件事乍一聽有幾分戲劇化,在中國國內的微博上,一些網友嘲笑日本人“做作”、“夸張”。的確,自從朝鮮宣布又要“發(fā)射”以來,日本國內幾乎隔兩天就有一個動作,各種有關朝鮮衛(wèi)星的小道消息更是滿天飛,在外人看來,實在有點小題大做。但筆者旅居日本多年,卻覺得這件事不能一笑而過,其中反映的內涵尤其值得中國人細細體會。
首先應該承認,作為2009年曾被朝鮮導彈“越頂”的日本,對朝鮮的任何動作都會比別人來得更敏感。尤其在日本剛剛經歷過大地震的劫難,目前經濟、政治都不穩(wěn)定的時刻,朝鮮又要撥動“越頂”這根日本人最敏感的弦,讓日本“草木皆兵”。當然日本取消櫻花節(jié),不排除有向外展示悲情、改變自己在東北亞博弈中呈下滑態(tài)勢的一面,但也是應對危機、保護國民安全的一種措施。為朝鮮發(fā)射衛(wèi)星可能落下殘骸做一些提前部署和準備,對于中國來說也是必要的。
第二,我們應該看到,朝鮮“有事”為中日改善關系提供了機會。日本早已發(fā)現,每次朝鮮有事,美日很難“同呼吸,共命運”。3年前朝鮮“越頂”發(fā)射時,美國就一再說“朝導彈發(fā)射失敗、根本未構成威脅”,這次,日本也對美國的低調反應表示不滿。相反,日本在對比之中感到一直處在“對立面”的中國,反而與自己有更多地區(qū)“維穩(wěn)”的共識。3月23日,六方會談日韓首席代表會談,一致認為應請出“有影響力”的中國收拾局面。日方杉山晉輔代表表示自己愿意“直接到北京”聽取中方意見。
這其實是告訴我們,延續(xù)多年的朝鮮半島核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也不單純是過去冷戰(zhàn)時期兩大戰(zhàn)略集團的對抗,它越來越多地展現出一種地緣政治的博弈特征。
今天的東北亞好像是一個大雜院,住了朝韓這一對反目的兄弟,還有兩家就是中國和日本,俄國住得稍遠一點,美國是萬里之外的“遠親”。在這個大院里,沒事的時候大家吵吵鬧鬧,可一旦一家著火,不管平時怎么別別扭扭,這時全院就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各戶一邊吵鬧,一邊還要合作救火,因為火燒大了,必然殃及自己。這時是屁股決定腦袋,誰住在院里誰著急。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隔岸觀火”也無可厚非,只要別向火里投汽油彈就好。而誰家救火能力強且人緣好,又與失火家關系近,不至于產生誤會,誰就自然成為鄰居們依靠的對象。
中國就在這樣的形勢下,以地區(qū)安全主導力量的形象進入了各國的眼簾,即使是近年來與中國別扭不斷的日本也不例外。去年金正日去世后,日本首相野田訪華時,日本已經感受到了中國的這種重要性,相信此次朝鮮“有事”,將更加強化這種認知?!ㄗ髡呤侨毡綣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
國際論壇版文章除社評外,均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電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