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茂燕
(柳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機電工程系,廣西 柳州 545006)
在當(dāng)前的減速機產(chǎn)品中,行星傳動式減速機是發(fā)展的方向。這種減速機有體積小、承載能力大、高精度、高性能、低消耗、低振動等很多優(yōu)點。日本帝人公司于1986年開始生產(chǎn)該RV減速機系列,廣泛用于機器人、雷達及機床分度裝置等領(lǐng)域。
偏心曲柄軸,是行星傳動式減速機關(guān)鍵零件之一。該軸加工難度較大,其精度對減速機的品質(zhì)影響很大,必須保證其加工精度。
曲柄軸的典型結(jié)構(gòu)及技術(shù)要求,見圖1所示。
圖1 曲柄軸
從圖中可以看出,其技術(shù)難點主要是曲柄偏心較小,但偏心精度卻要求很高。這項技術(shù)問題如果得到解決,就可為該軸的加工乃至高精度曲柄擺線減速機的大量生產(chǎn),帶來很大影響。因此對于該軸的加工技術(shù),必須認真加以研究。
曲柄軸的加工工藝路線如下:
(1)調(diào)質(zhì)熱處理;
(2)車端面取合總長43 mm,分別在兩端面打中心孔,選用CA6140機床;
(3)采用一頂一夾的裝夾方式粗、半精加工Φ10 mm、Φ12 mm的外圓,在軸兩端倒角,留0.2 mm的磨削余量,車削1.1 mm寬的越程槽,選用CA6140機床;
(4)研磨中心孔;
(5)磨削兩頭Φ10 mm的軸頸至尺寸,選用M1432A機床;
(6)銑削鍵槽至尺寸,選用X52K機床;
(7)采用專用夾具的裝夾方式車削偏心圓,留0.2 mm的磨削余量,選用CA6140機床;
(8)磨削偏心圓至尺寸,保證1.47±0.012 mm的偏心量,采用專用夾具,選用M1432A機床;
(9)終檢。
(1)調(diào)質(zhì)熱處理。
(2)車右端面,打中心孔,取l=43.5 mm切斷。
車左端面,打中心孔,取合總長43 mm。
(3)粗車Φ12 mm的外圓,一頂一夾的裝夾方式(兩處)。
(4)粗車Φ10 mm的外圓,一頂一夾的裝夾方式(兩處)。
(5)半精車Φ10 mm的外圓,兩端倒角,采有一頂一夾的裝夾方式(兩處)。
(6)車越程槽,直徑Φ 9.2 mm寬1.1 mm
(7)研磨中心孔。
(8)粗磨削右端Φ10 mm的軸頸(兩處)。
精磨削Φ10 mm的軸頸(兩處)。
(9)銑削鍵槽至尺寸,保證40-0.03mm。
(10)粗、半精車Φ15 mm(專用夾具)。
(11)粗、精磨Φ15mm,保證尺寸1.47±0.012mm。
偏心曲柄軸材料為45#鋼,硬度207 HBS,生產(chǎn)類型為大量生產(chǎn),采用圓棒料毛坯。根據(jù)以上資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及確定毛坯尺寸。
由工藝手冊查得:磨削余量為0.2 mm,精磨余量為1/10的磨削余量,所以精磨余量為0.02 mm。粗磨余量為0.18 mm,半精車余量為1.3 mm,粗車余量為3 mm,則加工總余量
Z=0.02+0.18+1.3+3=4.5 mm。
精磨后工序的最大基本尺寸為Φ15 mm,其他各工序基本尺寸依次為:
粗磨15+0.02=15.02 mm;
半精車15.02+0.18=15.2 mm;
粗車15.2+1.3=16.5 mm;
毛坯16.5+3=19.5 mm。
查工藝手冊可得,鍛造毛坯公差為±2 mm,所以最終確定毛坯直徑尺寸為22 mm,調(diào)質(zhì)后的棒料先車一刀(ap=0.5 mm)去除黑皮等。
(1)粗加工。采用硬質(zhì)合金車刀粗車外圓和端面的進給量:
刀尖圓弧半徑rε=0.5 mm;
切削深度ap≤3 mm;
進給量 f=0.2~0.25 mm/r;
粗車后粗糙度達到Ra3.2 μm;
選用20 mm×30 mm(B×H)的刀桿。
(2)半精加工。采用硬質(zhì)合金外圓車刀半精車的進給量:
刀尖圓弧半徑rε=1.0 mm;
切削深度ap≤1 mm;
進給量f=0.11~0.15 mm/r;
半精車后表面粗糙度達到Ra1.6 μm。
(3)切削速度。
粗加工:查手冊得ν<42 m/min,根據(jù)ν=πdn/1 000,車削 Φ10 mm 時,n<1 337 r/min,查 CA6140車床資料,選定轉(zhuǎn)速為n=900 r/min。
車削Φ15 mm時,n<891 r/min,選定轉(zhuǎn)速n=710 r/min。
半精加工:查手冊得ν<50 m/min,車削Φ10 mm時,n<1 592 r/min,選定轉(zhuǎn)速為n=900 r/min;車削Φ15 mm時,n<891 r/min,選定轉(zhuǎn)速為 n=710 r/min。
(1)砂輪圓周速度的選擇:采用一般的速度ν砂=35 m/s。
(2)工件圓周速度的選擇:
在實際加工時,依工件直徑的大小改變工件的轉(zhuǎn)速,從而達到ν工/ν砂的一定比值。
(3)磨削深度的選擇。對于外圓磨削,粗磨時t=0.02~0.05 mm;精磨時 t=0.005~0.015mm。
(4)縱向進給量的選擇。粗磨時S縱=(0.5~0.8)B;精磨時 S縱=(0.2~0.3)B。
式中,B為砂輪寬度(mm)。
M1432A磨床的砂輪寬度為50 mm,所以,
粗磨時,S縱=(0.5~0.8)B=(0.5~0.8)× 50=25~40 mm;
精磨時,S縱=(0.2~0.3)× 50=10~15 mm。
根據(jù)粗磨的余量為0.18 mm,磨削深度t=0.02~0.05 mm,所以粗磨分3次進給完成:
第一次t=0.04 mm,f=25 mm;
第二次t=0.03 mm,f=25 mm;
第三次 t=0.02 mm,f=25 mm。
精磨的余量為0.02 mm,根據(jù)磨削深度t=0.005~0.001 5 mm,分2次精磨完成:
第一次 t=0.008 mm,f=12 mm;
第二次t=0.002 mm,f=12 mm。
由于磨削過程復(fù)雜,影響磨削力的因素多,因此在生產(chǎn)中也常用測力儀或測力裝置測定,也可根據(jù)電動機實際輸入功率計算切向力Ft。
式中,
PE為磨頭電動機實測輸入功率,kW;
ηE為電動機傳動效率;
ns為砂輪轉(zhuǎn)速,r/s;
ds為砂輪直徑,mm。
M1432A外圓磨床的參數(shù):
外圓砂輪尺寸:外徑×寬度×內(nèi)徑為Φ 400 mm×50 mm×Φ 203 mm;
電動機功率:主電動機4 kW,總?cè)萘?.5 kW;
電動機傳動效率:ηE為85%;
砂輪轉(zhuǎn)速:1 670 r/min,即 27.83 r/s,所以
Ft=(4×85%)/(π×27.83×400)×106=97.22 N
所測得的結(jié)果為平均值,不能測得瞬時值。
當(dāng)磨削方式為外圓磨削,被磨材料為45#鋼時,根據(jù)手冊查得M1432A磨床的
Fn/Ft≈2.04,所以 Fn=2.04 Ft=198.33 N。
靜聯(lián)接。
鍵、軸材料為鋼,載荷性質(zhì)為輕微沖擊,所以
σp=(2T/d)/(h/2× l)=4T/hld≤[σ]p,
[σ]p=100~120 MPa。
取 100 MPa,則 4T/hld ≤ [σ]p,
式中,l=L-b/2=5-2=3 mm;h=2 mm。
所以 T ≤([σ]p× h× l× d)/4=(100×2×3×10)/4=1 250 N·mm,即
[T]≤1 250 N·mm。
鍵聯(lián)接工作時的扭矩
T=Ft× d/2=486.1 N·mm,
可以看到T<[T],所以滿足要求。
(1)用于聯(lián)接調(diào)節(jié)偏心與燕尾座的螺栓的強度計算。其主要的失效形式為受剪,主要受橫向力作用。
剪切應(yīng)力τ=(4 Fs)/(mπd02)≤[τ]。
在磨削過程中,磨削的法向力即為螺栓所受的剪力。[τ]為螺栓聯(lián)接的許用應(yīng)力。
螺栓擠壓應(yīng)力σs=Fs/hd≤[σ]jy。
Fs為螺栓受到的剪力,m為螺栓抗剪面數(shù)目。所受的是靜載荷 [τ]= σs/[S]s。
選擇螺栓材料為Q235鋼,取螺栓性能級別4.6,根據(jù)手冊,查得屈服極限
σs=240 MPa,[S]s=2.5,所以
[τ]=96 MPa。
螺栓工作時
τ=(4×99.17)/(1×π×82)=1.97 MPa,
可見τ<[τ],所以能滿足要求。
(2)擠壓應(yīng)力的計算。鋼 [σ]jy=σs/[S]P=218.18 MPa,[S]P=1~1.25,取 [S]P=1.1,工作時的擠壓應(yīng)力
σjy=Fs/hd=99.17/(6×8)=2.07 MPa,
h為螺栓的擠壓高度。
可見 σjy<[σ]jy,所以能滿足要求。
通過對高精度曲柄軸的加工工藝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解決了該軸的加工技術(shù)難點,同時保證了加工精度。這項技術(shù)問題的解決,為該軸的大量生產(chǎn)提供了技術(shù)支持。
[1]趙如福.金屬機械加工工藝人員手冊[M].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6.
[2]王先逵.機械制造工藝學(xué)[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3]崔正昀.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M].天津:天津大學(xué)出版社,2000.
[4]周澤華.金屬切削原理[M].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