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偉
遼寧省腫瘤醫(yī)院藥劑科,遼寧沈陽 110042
隨著人體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肺癌的腫瘤標志物(TM)有了深刻認知,并取得了較多進展,TM對肺癌治療療效及預后評價也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同時,分子靶向藥物吉非替尼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也表現(xiàn)出了較好的抗腫瘤作用。筆者對43例晚期NSCLC患者進行了吉非替尼靶向治療,治療前后進行外周血腫瘤標記物標本采集,并按療效進行分組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使用SPSS10.0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所有外周血腫瘤標記物檢測結果用(x ± s)表示,用t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測定,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選擇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肺癌患者43例。納入標準:(1)經(jīng)臨床、影像學和病理確診的肺腺癌患者。(2)臨床分期為ⅢB或Ⅳ期。(3)預計生存期≥3個月。(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中、重度吸煙者。(2)有精神疾病或嚴重智力、認知障礙患者。本研究共入選43例晚期NSCLC患者,男15例,女28例;年齡41~ 79歲,平均(59.27±15.70)歲。
1.2.1 給藥方法及療效評估 空腹口服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英國阿斯利康公司,250 mg/片)250 mg/d,1次/d,頓服,不限療程,直至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或死亡停服,或因經(jīng)濟原因而終止。選擇近期EJC組織公布的實體瘤療效標準(RECIST)1.1版為本研究療效評估標準: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穩(wěn)定(SD)和疾病進展(PD)。疾病控制患者包括經(jīng)確認的腫瘤緩解者(CR+PR)及SD的患者。
1.2.2 外周血腫瘤標記物檢測方法 入選對象均在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4 mL,分離血清后-20℃冷凍保存?zhèn)溆?。血清癌胚抗原(CEA)、碳水化合物抗原125(CA 125)和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測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試劑選擇北京北方生物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相應試劑盒,由固定人員操作,方法嚴格按照儀器和試劑使用說明書進行。兩組血清標本采樣時間均在開始治療前和接受治療后3個月。
43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療時間3~25個月,平均(9.62±3.85)個月。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療前后外周血腫瘤標記物濃度變化比較見表1。
表1 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療前后外周血腫瘤標記物濃度變化比較(x ± s)
2.2 不同療效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療后外周血腫瘤標記物濃度變化比較
43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靶向治療后,CR7例(16.28%)、PR 15 例(34.88%)、SD 9 例(20.93%)、PD12例(27.91%),病情控制患者(CR+ PR+ SD)31例(72.09%),病情未控制患者(PD)12例(27.91%)。不同療效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療后外周血腫瘤標記物濃度變化比較見表2。
表2 不同療效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療后外周血腫瘤標記物濃度變化比較(x ± s)
肺癌是我國中、老年人群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斷增加,且多數(shù)NSCLC患者首診時已屬中、晚期,各種方法治療療效多不盡人意。新近推出的分子靶向治療通過干預表皮生長因子(EGFR)受體酪氨酸激酶信號轉(zhuǎn)導進行阻止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斷絕癌細胞血液和養(yǎng)分供給,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1-2]。目前臨床中使用較多的肺癌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是吉非替尼,通過與三磷酸腺苷競爭性結合抑制EGFR受體,并阻斷下游信號,使腫瘤細胞發(fā)生凋亡,吉非替尼對NSCLC療效肯定,尤其適用于亞裔不吸煙腺癌患病人群。TM是由癌細胞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升高的一類物質(zhì),臨床中理想的TM可以對肺癌進行早期診斷,并用于患者療效評估和監(jiān)測病情進展情況。本研究選擇了肺癌常用TM(包括CEA、CA 125和Cyfra21-1)為血清學療效指標,觀察對象為近期來診的晚期NSCLC患者,他們接受了吉非替尼靶向治療前后進行外周血TM標本采集。結果顯示,晚期NSCLC患者治療結束后外周血CEA、CA 125和Cyfra21-1濃度值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同時治療結束后病情控制患者的外周血CEA、CA 125和Cyfra21-1濃度值均明顯低于病情控制患者,這些結論與國內(nèi)周欣、施瑞浩[3-4]結論一致,提示靶向藥物吉非替尼可明顯降低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各種TM表達,療效較好,患者變化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外周血TM可較為準確預示和反應晚期NSCLC患者臨床療效,同時其還具有簡便、無輻射危害和成本低廉等特點,動態(tài)觀察血清學各類TM指標旨在更好地認知、完善吉非替尼等靶向藥物臨床使用指征。
[1] 劉杰,成媛,賈永旭,等.血清CEA水平與EGFR-TK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及預后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33(7):728-731.
[2] 邵強,吳斌.吉非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療效及對癌胚抗原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16):497-498.
[3] 周欣,于壯.血清腫瘤標記物在吉非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應用價值[J].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1,33(2):91-93.
[4] 施瑞浩,張新,白春學.吉非替尼治療41例選擇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清癌胚抗原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8,15(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