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琴 艾清龍 孟 強
1.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干部保健科,云南昆明 650032;2.昆明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云南昆明 650031;
3.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云南昆明 650032
近年來,多數(shù)流行病學研究認為,血尿酸水平與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預后有相關性,可能是影響卒中預后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進一步明確高尿酸血癥與急性腦梗塞預后的關系,筆者對209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進行測定,同時評測患者入院時及出院時的NIHSS及Barthel Index(BI)分值,其中NIHSS主要反映腦卒中的嚴重程度,BI主要反映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分析血尿酸與急性腦梗死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關系。
急性腦梗死患者209例,全部來自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就診的患者,其中男143例,女66例。入選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診斷標準[1],并經(jīng)頭CT或(和)頭MRI影像學檢查證實,均為發(fā)病后3 d內(nèi)入院進行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
1.2.1 一般資料的收集 制定一般情況登記表,詳細記錄209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入院時的一般資料。內(nèi)容包括:(1)年齡;(2)性別:按男、女分別量化為1、2;(3)記錄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房顫、冠心病、卒中史。按既往病史的有、無分別量化為0、1;(4)血壓:記錄入院時水銀柱血壓計的實測值;(5)血尿酸:記錄來院后次日空腹血尿酸值,同時記錄空腹血糖、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的數(shù)值;(6)病變部位、大?。喊搭^CT和(或)MRI的影像學檢查結果記錄。
1.2.2 血尿酸的測定 所有患者于入院次日晨抽空腹靜脈血2 mL,使用美國雅培全自動生化儀進行血尿酸測定(尿酸酶法)。血尿酸的正常值為178~416 μmol/L。按血尿酸測定值將患者分為3組,即測定值>416 μmol/L為高血尿酸組,在正常范圍為正常血尿酸組,<178μmol/L為低血尿酸組。
1.3.1 神經(jīng)功能缺損狀況的評估(卒中嚴重程度) 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2]進行評定,分值越高神經(jīng)功能缺損越嚴重。所有入選者來院時即予第1次評分,出院時予第2次評分,死亡者出院時不評分。
1.3.2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定 采用Bathel Index評分對患者入院時及出院時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進行評定,分值越高提示獨立性越好。所有入選者來院時即予第1次評分,出院時予第2次評分,死亡者不評分。
采用SPSS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 ± 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血尿酸組與正常血尿酸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差異,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評價血尿酸水平與卒中預后的關系,所有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9例患者年齡最大91歲,最小32歲,平均(68.5±13.3)歲;男143例,女66例;血尿酸升高者64例,血尿酸正常者125例,血尿酸降低者20例?;颊哐蛩崴椒秶鸀?2.9~ 798.0 μmol/L,平均(349.9±125.7)μmol/L。209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死亡15例。至出院時血尿酸升高組58例,正常血尿酸組118例,低血尿酸組18例。
對正常血尿酸組與高血尿酸組患者入、出院時的NIHSS評分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入、出院時卒中嚴重程度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入、出院時的BI評分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入、出院時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差異也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入、出院時NIHSS評分及BI評分的情況
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多因素與患者出院時BI評分的相關性,結果顯示,高血尿酸水平與急性腦梗死患者出院時的BI評分呈負相關(回歸系數(shù)為r=-1.227,OR=0.293,P=0.000),在校正了其他影響因素后,這種相關性仍然存在。即血尿酸水平越高,腦梗死患者的預后越差。
隨著高尿酸血癥發(fā)病率的逐年增加、發(fā)病年齡的提前,越來越多的臨床醫(yī)生關注血尿酸與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的關系。目前,多數(shù)研究及流行病學資料表明血尿酸水平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和預后呈負相關,即血尿酸水平越高,缺血性腦卒中的預后越差。Weir等[3]的研究結果顯示,急性卒中患者入院24 h內(nèi)血尿酸水平是其不良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能預測將來的血管事件。血尿酸每升高0.1 mmol/L,不良預后的相對危險度增加0.78,獨立于卒中的嚴重程度及其他危險因素。Kim等[4]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顯著增加卒中事件及死亡率,在校正了已知的危險因素如年齡、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等仍顯示高尿酸血癥與卒中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顯著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血尿酸水平與患者預后呈負相關,血尿酸水平越高,其預后越差,結果與上述研究報道一致,提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入院時的血尿酸水平可作為評估其預后的一項指標。但也有少數(shù)研究表明血尿酸具有神經(jīng)保護作用,可減少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并能改善其預后[5-6]。Chamorro等[5]的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尿酸每增加1 mg/dL(60 μmol/L),其良好預后提高12%。韓麗等[6]的研究也表明:血尿酸水平每減少1 μmol/L,腦梗死發(fā)病的相對危險度增加0.994。目前為止,高尿酸血癥與缺血性腦卒中的機制尚不明確??赡艿臋C制為:(1)高尿酸血癥與異常脂蛋白代謝和高血壓等危險因素相互作用;(2)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進展[7];(3)導致血管內(nèi)皮功能紊亂;(4)腦梗死早期使血漿中抗氧化物濃度下降,削弱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綜上所述,血尿酸對急性缺血性卒中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的影響存在爭議。今后仍需要大樣本的前瞻性研究來明確血尿酸在急性腦血管病時所起的作用。血尿酸在何種范圍內(nèi)對人體最有利、卒中早期降低血尿酸的干預治療能否讓患者獲益,也許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 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中華神經(jīng)外科學會.腦血管疾病分類(1995)[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6.
[2] Kasner SE,Lueiano JM.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estimating the NIH stroke scale score from medical records[J].Stroke,1999,30:1534-1537.
[3] Weir CJ,Muir SW,Walters MR,et al.Serum urate as an independent pridictor of poor outcome and future events after acute stroke[J].Stroke,2003,34:1951-1956.
[4] Kim S Y,Guevara J P,Kim KM,et al.Hyperuricemia and risk of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rthritis Rheum,2009,61:885-892.
[5] Chamorro A,Anna M,Plans,et al.Yin and Yang of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stroke[J].Stroke,2004,35:11-12.
[6] 韓麗,段俊麗.老年腦梗死患者部分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8,24(10):1025-1028.
[7] 李巖,趙冬.高尿酸血癥與新發(fā)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關系[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8,47(11):90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