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
廣州市白云區(qū)太和醫(yī)院普外科,廣東廣州 510540
腹部創(chuàng)傷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其中80%的腹部創(chuàng)傷由于致傷原因多,腹內臟器多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損傷,創(chuàng)傷后情況復雜,死亡率較高[1]。本文筆者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30例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6月本科收治的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130例的臨床資料,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齡19~61 歲,平均(39.68±5.13)歲;傷后 24 h 內入院者 115 例,占88.46%,24 h~3 d內入院者15例,占11.54%。
本組130例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均為腹部鈍性外傷,其中,交通傷61例,高處墜落傷27例,擠壓傷13例,重物砸傷29例。
本組130例患者均有1處或多處合并傷,其中,合并肋骨骨折39例,合并血氣胸42例,合并脾破裂35例,合并顱腦外傷28例,合并肝、腎、胰挫裂傷17例,合并骨盆骨折11例,合并脊柱四肢骨折36例,合并胃腸破裂23例,合并膀胱破裂12例。
損傷嚴重程度(ISS)評分 16~57 分,平均(40.61±9.03)分。
本組130例患者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腹痛、惡心嘔吐、腹脹、休克面色蒼白等表現(xiàn)。體格檢查:腹肌緊張伴壓痛、反跳痛103例,腹腔穿刺陽性109例(83.85%)。
本組130例患者術前經(jīng)X線及CT檢查確診112例,占86.15%;其余18例于剖腹探查時確診。
本組130例患者均在硬膜外阻滯或氣管插管全麻下行手術治療,傷后24 h內手術者112例,24 h~5 d內手術者18例。術中修補或切除腹腔內損傷臟器,膈肌裂口采用7號線間斷褥式縫合修補?;颊咝g后均行胃腸減壓,合并血氣胸者同時行胸腔閉式引流。
顯效:經(jīng)手術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基本上可以完全消失,傷口愈合,同時無并發(fā)癥發(fā)生;有效:經(jīng)手術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但仍有傷口感染或竇道形成;無效:經(jīng)手術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無消失,遺留有暫時性的空腔臟器瘺,需要二次手術處理[2];死亡。
本組130例患者中顯效106例,占81.5%;有效17例,占13.1%;無效4例,占3.1%;死亡3例,病死率為2.3%。其死亡原因為:1例死于雙側多發(fā)肋骨骨折、肺挫裂傷、嚴重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1例死于重型顱腦損傷。
結合相關文獻[3-4]及本文的診治體會,筆者發(fā)現(xiàn)腹痛為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腹痛部位、性質及范圍與致傷作用力的大小、致傷的性質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腹脹可由腹部創(chuàng)傷大出血或所致的腹膜炎引起,常見于感染及腸麻痹患者;患者入院時多表現(xiàn)休克及面色蒼白,出冷汗,煩躁不安或反應冷漠。腹部壓痛、反跳痛、強直是腹部內臟創(chuàng)傷的重要體征表現(xiàn)。本組130例患者中顯效106例,占81.5%;有效17例,占13.1%;無效4例,占3.1%;死亡3例,病死率為2.3%。其死亡原因為:1例死于雙側多發(fā)肋骨骨折、肺挫裂傷、嚴重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死亡率與休克程度、ISS評分、合并傷情密切相關。因此,術前應充分了解病情、失血量、心血管功能合并損傷等,診斷明確后應立即手術。嚴密觀察患者的體溫、呼吸情況、脈搏跳動情況、血壓變化及腹部體征的變化,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準備進行急診手術[5]。手術過程中注意探查原則[6-7]:即應先止血而后處理臟器傷,全面、迅速、輕柔、細致、不遺漏;探查順序,先檢查肝脾胰腎、腸系膜等,后檢查胃腸,有胃腸內容物者,應先探查胃腸。腹部創(chuàng)傷的診治是提高臨床治療成功率的關鍵,正確掌握手術指征及手術時機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對大出血的患者,應在積極治療休克的同時,迅速進行手術;對空腔臟器創(chuàng)傷的患者,如無休克,應盡早施行手術;如有休克,應及時控制休克狀況,待休克好轉后及時手術;但經(jīng)積極治療休克后仍不見好轉者,應在抗休克的同時盡快進行手術。正確的手術方式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同時重視手術后處理、及時處理并發(fā)癥是患者康復的保證。
[1]Matsevych OY.Blunt diaphragmatic rupture:four years experience[J].Hernia,2008,12:73-78.
[2]Konoglu M,Emst RD.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 can oral contrast increase CT detectability[J].Emerg Radiol,2004,10(6):334-336.
[3]萬振海.腹部創(chuàng)傷120例臨床診斷及治療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23):49.
[4] Mihos P,Potaris K,Gakidis J,et al.Traumatic rupture of the diaphragm:experience with 65 patients[J].Injury,2003,34(3):169-172.
[5] 劉洋,張洪義.腹部創(chuàng)傷的救治進展[J].空軍醫(yī)學雜志,2011,(4):87.
[6]劉保池,夏咸軍.腹部創(chuàng)傷的診治及損傷控制技術的應用[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1,38(11):723-725.
[7]于宏明.腹部創(chuàng)傷主要并發(fā)癥及其處理[J].中國臨床醫(yī)藥研究雜志,2007,19(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