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恩·L拉森
通過社群媒體,各種趣味圖片、引用文章和影片不斷被轉(zhuǎn)載,轉(zhuǎn)眼就像傳染病毒一樣散布到全世界。
最近,網(wǎng)絡上有張頻繁被分享轉(zhuǎn)載的圖片,圖片中是兩位名人的照片,左邊是穿著招牌套頭毛衣的卡爾·薩根,右邊是因參加美國真人實境節(jié)目《澤西海岸》而聲名大噪的妮可·波利茲。圖片上有一句話:“如果你不知道這是誰(寫在卡爾·薩根照片上方),但卻知道這是誰(寫在妮可·波利茲照片上方),恭喜你!你就是這個世界的問題!”
我猜這句話會讓科學家感到心有戚戚,但我們也沒辦法拿什么普朗克質(zhì)量來證明這句話有多么合理。
這世界出了什么問題?問題就出在科學家身上??茖W家推動著科技進步,讓地球上的信息傳播和溝通互動既便利又迅速,天涯若比鄰;但我們的科學家卻龜縮在自己的研究室里,漠視各種荒唐無稽、毫無科學根據(jù)的言論在外面的世界流傳,任憑妮可-波利茲、林賽·羅韓、提姆·蒂博、查理辛這些公眾人物的小道八卦占據(jù)媒體版面。
12月20日是卡爾·薩根的忌日,這個日子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過去了。他是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更是成功的科普作家,畢生奉獻心力于科普傳播。然而他逝世近16年以來,我們無人承其衣缽,只會躲在研究室里,還勸阻年輕聰穎的后輩參與公眾事務(因為這不是“認真的科學家”該做的事情),也難怪人們認得妮可·波利茲是誰,卻不知道有誰繼卡爾·薩根之后致力于科普事業(yè)!
在這個時代,要在博客里對這個世界的問題發(fā)發(fā)牢騷,或是放張饒有深意的圖片跟Facebook上的朋友分享,都容易得很。說來是有那么點諷刺,這就是我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情,把這個博客當做抒發(fā)己見的講臺高談闊論,抱怨、批評我投身的職業(yè)。但對于我們沒有將卡爾·薩根耕耘的成果薪火相傳下去,我格外感到難受。為什么難受?因為我非常清楚卡爾·薩根傳遞了什么樣的信息。我現(xiàn)在之所以是個科學家,是因為我在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成長階段,接觸到了卡爾-薩根的信息。在1980年的秋天,我每個星期都迫不及待地收看卡爾·薩根主持的節(jié)目——《宇宙》,對宇宙的浩瀚無限感到神往。沒錯,我想成為航天員,我想成為科學家,我進入美國航空航天局,最后當上物理教授;但我真正的渴望,那至今依然在我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其實是希望能效法卡爾·薩根。
當然,讓我這種瘋狂想法成形的并不只是卡爾·薩根。雅各布·布魯諾斯基的科普系列節(jié)目《人類的攀升》刺激了我對知識的渴求,雅克庫·斯多的《海底世界》也讓我潛入未曾被探勘的深海邊境。還有一個節(jié)目或許對我的影響更為深遠,讓我學會作為科學家最重要的事情,能夠?qū)⒉煌瑢W說里看似無關的想法聯(lián)系在一起,借此對自然世界有新的了解與發(fā)現(xiàn)。這個節(jié)目就是科學歷史學家詹姆士·博克的《文明的紐帶》。
我不是在說現(xiàn)在的科普節(jié)目不好。美國的科普節(jié)目《流言終結(jié)者》用非常具有話題性和娛樂性的方式,引起人們對實驗的好奇和興趣,但并不是真的在教授科學,而是在揭穿流言和迷思(這也算是有其必要,雖然有時他們做出的結(jié)論若是采用嚴謹?shù)膶嶒灧椒ň蜁煌品?。其他還有摩根·弗里曼主持的《穿越蟲洞》,艾倫·艾爾達主持的《美國科學邊境》,可以說都是相當優(yōu)秀的熱門節(jié)目,對于科普傳播的效果,可以說不亞于我從前看的那些節(jié)目。
所以到底有什么好發(fā)牢騷的?我之所以感到惋惜無奈,是因為沒有科學家參與這些節(jié)目的制作??枴に_根、雅各布·布魯諾斯基、雅克庫·斯多、詹姆士-博克,這些人都是科學家(嚴格說起來,詹姆士·博克是科學史家),都致力于將科學介紹給世人,對于當時的科學家而言,他們就是典范?,F(xiàn)在的科學節(jié)目的主持人或許讓我們對科學的了解稍微增進了一些,但他們是演藝人員,不是科學家。
不是科學家又有什么關系?美國航天員弗吉爾-格里森在因“阿波羅1”號例行測試發(fā)生大火而喪生的數(shù)周前,曾在一場記者招待會上發(fā)表了著名的談話,他坦然接受探索未知所伴隨的風險:
“征服太空的想法,值得豁出性命去實現(xiàn)。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促使我們親自前往月球,因為只有人能夠用其他人也能理解的方式,來完整地分析、了解月球?!?/p>
弗吉爾·格里森不經(jīng)意地破除了認為照片能抵過千言萬語的迷思,點出了人類若要了解、接觸荒涼而壯觀的月球,唯一的辦法就是聽聽曾經(jīng)親自去過月球的人分享發(fā)自肺腑、情感真切的親身經(jīng)歷??茖W也是一樣,如果我們真的想讓世人體會科學的奧妙,了解科學的力量是如何改變?nèi)藗兊纳?,作為科學家,我們就有責任分享對科學的熱情,對人們說明科學是怎么回事。唯有科學家知道現(xiàn)代科學研究的些微差異在哪兒,唯有科學家能細細說明我們已知和未知的事物究竟代表什么,也唯有科學家才能公正嚴謹?shù)仃愂鲆阎氖聦崱?/p>
當然,我們現(xiàn)在也有一些優(yōu)秀的科普工作者,比爾·奈就是非?;钴S的名人,布萊·恩格林幾乎是家喻戶曉,史蒂芬·霍金更不在話下。但若看看周遭,想想地球上發(fā)生的大事和我們所謂的科學素養(yǎng),終究只會得到一個結(jié)論:這個世界需要我們這些科學家??萍蓟諠u普及、進步,人口激增使得地球資源的負擔逐漸增加,這個世界亟須科學家積極參與,教育民眾的科學素養(yǎng),規(guī)劃地球物種的未來。我們每一位科學家都應該對此盡一份心力,而且要比現(xiàn)在參與得更多、涉入得更深。
我運氣很好,2002年我在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當博士后研究員,艾倫·艾爾達就在那年的畢業(yè)典禮上致詞。他在致詞中訓誡畢業(yè)生,不該聽憑現(xiàn)狀而忽視自己對科學普及應盡的責任。
“我今天要求你們的是,你們在人生中應該花費相當?shù)男牧?,想辦法將你們對于科學的熱愛和其他人分享,對我們說明你在做的研究,但不能只是因為這可以讓你得到更多資金做研究……就算這確實會讓你得到資金。為我們說明的時候,請記得別用一堆專業(yè)術語讓我們頭昏眼花,雖然那會讓我們對你的工作敬佩不已,但不會讓我們愛上科學。請明白地告訴我們你的研究之路是怎么走的,假如一路上你曾遇到困難曲折或曾經(jīng)走進死胡同,也別省略這個部分,我們喜歡偵探解謎的故事。如果這一路上的冒險經(jīng)歷讓你感到快樂,那我們也同樣會感受到樂趣。
“大部分的科學家都把過程省略不提,我們聽到那些重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時。所有的困難和問題都已經(jīng)得到解決,中間那些出錯的過程以及找錯方向的挫折,就這樣被帶過了……因此這些科學家的成果,聽起來一點也不像人類能達到的成就,因為我們跟研究過程完全脫節(jié),感到非常陌生。所以,不論你做什么研究,請幫助我們像你一樣熱愛科學?!?/p>
這個世界的問題,就出在科學家身上。對于卡爾·薩根的出名,對于他公然表達對科學的熱愛,對于他渴望和其他人溝通而且有能力推動科學普及,我們只會在背后竊笑、指指點點,并且大力勸阻優(yōu)秀的后輩投入老師或是科普工作者這些行業(yè)。結(jié)果,這世界上的人們一眼就能認出妮可·波利茲,但恐怕連一個科學家的名字都說不上來。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丶胰グ选队钪妗窂念^再看一遍,直到你每次翻開天文書籍都能聽到卡爾·薩根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回家去把《文明的紐帶》從頭再看一遍,想想在中古黑暗時代集結(jié)佃農(nóng)運作的莊園體系,是如何影響了內(nèi)燃機的發(fā)明。然后請你起而行之,照著艾倫·艾爾達所說的,跟我們分享你的工作,告訴我們你是如何解開自然之謎,還有這些研究對于人類的明天是何等重要。請學學該怎么樣才能表達得更好,這并不容易,或許還比取得博士學位更困難,但相信我,比起你的學位、你的研究,這遠遠重要得太多太多了。
(盛文娟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