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洪英 呂發(fā)生
胭脂蘿卜又叫涪陵紅心蘿卜,是繼榨菜之后的第二個涪陵特產,具有皮心全紅、富含蘿卜紅色素的特點,是加工傳統風味食品紅蘿卜干、泡菜的主要原料,是提取食用天然色素蘿卜紅的理想原料。胭脂紅2號是重慶市涪陵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選育的紅心蘿卜一代雜種。母本3526A是具有77-01A不育質源、性狀整齊、不育株率100%、結實性好的紅心蘿卜不育系,其選育過程:2000年以具有77-01A不育質源的白蘿卜不育系3073A為母本、以紅心蘿卜單株為父本配制測交組合,經連續(xù)回交育成具有77-01A不育質源的紅心蘿卜不育系04A6;2004年以04A6為母本,以自育紅心蘿卜自交系0305S-2-6為父本進行測交,經連續(xù)回交于2009年育成不育系3526A。父本09S165是從紅心蘿卜地方品種資源群體中選優(yōu)株進行5次連續(xù)自交,2008年獲得的穩(wěn)定自交系。
2008年春配制雜交組合,2008年秋在本所試驗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該組合比對照V01A1106(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肉質根增產16.6%,色素含量增加9.6%;2009~2010年在重慶涪陵區(qū)和南川區(qū)等地進行多點區(qū)域試驗,該組合比對照V01A1106肉質根增產26.2%~45.6%,蘿卜紅色素含量增加9.4%~15.2%。2010年12月通過重慶市非主要農作物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命名為胭脂紅2號。2010年同時在重慶不同海拔區(qū)域進行推廣性試驗示范2 hm2,與當地主栽品種比較,均表現出產量高,商品性好,受到試種者好評。
株高42 cm,開展度51 cm。板葉、深裂、葉色淡黃色,葉面微皺,有少量茸毛,葉長44 cm,葉寬10 cm。肉質根長葫蘆形,單根質量280 g左右,橫徑4.6 cm,縱徑10.1 cm,皮厚0.2 cm、紅色,肉鮮紅色,脆嫩,稍有辣味,含水量93%左右,蘿卜紅色素含量1.3%左右。播收期120 d(天),每667 m2肉質根產量1 700 kg左右。特別適宜作泡菜和加工蘿卜干。
2.1 播期及密度 在重慶涪陵沿江一帶,8月下旬~9月上旬播種為宜,株行距33 cm見方,每667 m2種植5 000~6 000窩,每窩2株。也可根據栽培目的、海拔高度、肥力情況等適當調節(jié)播期和密度。
2.2 整地施基肥 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土層深40 cm,地力中等以上。播前每667 m2施過磷酸鈣30 kg、氯化鉀15 kg作基肥,混勻集中窩施。播種后每667 m2施腐熟農家有機液肥2 000 kg作蓋籽肥。
2.3 合理追肥 播種后10 d(天)左右用稀薄農家有機液肥施提苗肥。追肥3次,掌握前輕、中重、后輕的原則。第1次在播種后25 d(天)左右每667 m2用腐熟農家有機液肥2 000 kg兌尿素5 kg淋施,第2次在播種后45 d(天)左右每667 m2用腐熟農家有機液肥2 000 kg兌尿素10 kg淋施,第3次在播種后65 d(天)左右每667 m2用腐熟農家有機液肥2 000 kg兌尿素5 kg淋施。增施有機肥可促進紅心蘿卜高產優(yōu)質。忌用未腐熟的農家肥,肥料不要接觸肉質根。
2.4 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注意防治蚜蟲、菜青蟲、菜螟(鉆心蟲)、小菜蛾(吊絲蟲)等害蟲,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及時防治蚜蟲,切斷傳播途徑,是預防病毒病的關鍵。蚜蟲可選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殺滅菊酯)3 0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噴藥時,藥液量要充足,注意防治葉背及心葉躲藏的幼蟲。
2.5 適時采收 作泡菜和加工蘿卜干,在肉質根膨大定型后即可采收。重慶涪陵沿江地區(qū)在12月中下旬采收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