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燕 張建全 高麗榮
(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天津寶坻 301800)
牙髓根尖周病是一類主要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生于牙髓及根尖周圍組織的炎癥性疾病,根管治療術(root canal treat,RCT)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先方法。但由于牙體解剖結構復雜、器械設備限制以及醫(yī)源性等因素,根管治療術后失敗常有發(fā)生。本文就我院近年來因牙髓病、尖周病及外傷牙所施行的根管治療,經3個月以上的觀察,確診為治療失敗的121例,對其患牙原因進行臨床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口腔門診經根管治療半年以上確診為失敗而就診的患者106例,其中男64例,女42例,年齡18~60歲,共計127顆患牙;前牙26顆,前磨牙41顆,后牙60顆。
1.2 失敗標準 ①根管治療完成后半年復診,有持續(xù)的不適癥狀,或根尖部牙齦腫脹,患牙不能承受咀嚼;②牙冠折裂、頸部折裂、牙根折裂,不可修復;③瘺管未閉或出現新瘺管;④X線片顯示牙周膜間隙增寬;原有根尖病變無縮小或增大,無新骨質形成;⑤牙齒松動,出現牙周袋。以上有任何一項即為失敗。
127顆患牙根管治療失敗原因見表1。
表1 127顆患牙根管治療失敗原因及部位分布(顆)
根管治療成功的關鍵是徹底清除根管系統(tǒng)內感染或壞死的牙髓組織,并徹底充填和封閉根管系統(tǒng),從而治療和預防牙髓和根尖周病。但由于治療前根尖病變的程度、髓腔和根管系統(tǒng)解剖形態(tài)的復雜多樣性、治療條件和藥物的局限性以及技術操作過程中的不穩(wěn)定性等多種原因,在臨床上仍有一定比例的病例在根管治療術后再次出現病變,臨床上根管治療術的成功率為53% ~94.5%[1]。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造成根管內或根尖周的微生物再次感染,如超填、欠填、遺漏根管、冠滲漏、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等。
根管的欠填和超填是根管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影響根管嚴密充填的因素很多,包括根管預備的質量、根管充填材料、充填技術等,而根管預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根管充填的效果。傳統(tǒng)根管預備器械主要是由不銹鋼制備,該類器械由于缺乏足夠的彈性而反復重復預備根管壁的相同部位。導致根管壁不能完全徹底的預備,容易發(fā)生根管偏移和根尖拉開等并發(fā)癥[2]。欠充的根管多因根管形態(tài)不佳,未能形成冠方最大、根端最小的連續(xù)度,預備時牙本質碎屑、組織碎屑堆積堵塞根管,使得根管無法進行有效的沖洗和嚴密的充填,從而易殘留細菌等感染物質,造成根管系統(tǒng)的持續(xù)或繼發(fā)感染,導致治療失敗。超充多由于根髓預備時工作長度喪失引起根管的超預備。超預備會將壞死牙髓、感染牙本質推入根尖組織,而且超充的牙根尖封閉較差,從而使原有病變持續(xù)存在或出現新的病變[3]。臨床工作中,盡量選用彈性較好的鎳鈦器械預備根管,嚴格按照根管預備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預備過程中應應用根管測量儀保持預備的工作長度,提高根管治療的成功率。
遺漏根管多見于磨牙,引起殘髓炎和根尖周炎,導致治療失敗。上頜第一磨牙近中頰根有兩或三個根管(MB2)的比率為29.7% ~81.1%[4,5];下頜第一前磨牙根管根管形態(tài)的變異發(fā)生率也很高,有雙根管的比率為17% ~26%;下頜磨牙C型根管的形態(tài)復雜及較高的副根管、交通支、根尖三角等根管變異的發(fā)生,容易造成遺漏根管。以上各種情況都可造成根管治療的失敗。因此在臨床上我們一定要注意探查根管口,以免遺漏根管。
冠折、冠部充填物松動或脫落均可造成冠滲漏。研究結果表明,不完善的充填或牙冠修復引起根管與唾液和細菌的接觸,唾液即溶解根充糊劑,細菌、細菌毒素和其化學物質可通過充填后存在的微小孔隙滲入根管系統(tǒng),數日內重新污染已經充填的根管全長[2]。因此,根充后的患牙應盡早行永久性冠修復,適時的高質量的牙體牙冠修復有利于獲得更高的根管成功率。
牙周牙髓聯合病是臨床上常見病,根管內的滅菌藥物無法殺死根管外的微生物。完善充填的根管可因根尖周或牙周病原菌再度感染而導致治療失?。?]。因此在根管治療時,應注意患牙的牙周情況,配合積極的牙周治療以提高根管治療的成功率。
[1]Basmadjian -Charles C L,Farge P,Bourgeois D M.Factors In -fluencing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Endodontic Treatment:A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 Den J,2002,52:81
[2]Carratu P,Amato M,Riccitiello F,et a1.Evalutiou of leakage of baeteria and endotoxins in teeth treated endedontically by two diferent techniques[J].J Endod,2002,28(4):272
[3]Siqueira J F.Aetiology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Failure:Why welltreated Teeth Can Fail[J].Int Endod J,2001,34:1
[4]徐 瓊,凌均棨,黃 芳.上頜第一磨牙近頰第二根管的臨床治療[J].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20)3:234
[5]梁廣智,范 兵.上頜第二磨牙近中頰根MB2根管的臨床研究[J].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19)1:38
[6]劉敏川,陳 娥.完善充填的經治根管失敗原因分析[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3,3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