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蓮 蘭利平 陳 紅 楊俊華 郭大平
音樂治療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陳 蓮 蘭利平 陳 紅 楊俊華 郭大平
目的探討音樂治療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住院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共53例,隨機分為實驗組(25例)和對照組(28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實驗組除進行上述治療外,還進行音樂治療。結(jié)果實驗組12周末地點定向、注意計算優(yōu)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24周末,實驗組MMSE總分、地點定向、注意計算、物體命名、語言復述、閱讀理解、句子書寫因子分優(yōu)于對照組。結(jié)論音樂治療可延緩患者的認知衰退。
音樂治療 阿爾茨海默病 認知功能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yōu)樘卣?,造成生活自理能力的障礙和精神行為的異常[1]。為此,筆者采用音樂輔助治療AD,旨在延緩患者的認知衰退,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入組標準 選擇2010年1月1日~2011年10月30日在本院老年癡呆科住院的AD53例,均符合ICD-10中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按住院號的單雙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為(73.3±6.5)歲,平均受教育年限為(5.13±2.73)年。對照組28例,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齡56 ~85 歲,平均年齡為(69.1 ±8.4)歲,平均受教育年限為(4.99±3.21)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及MMSE評分上,其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1.1.2 排除標準 ①血管性癡呆或其他原因的癡呆;②腦外傷后認知障礙;③有癲、腦炎、帕金森病等可能引起癡呆的疾病史者;④嚴重心、肝、腎等疾病;⑤嚴重神經(jīng)功能缺損,如失語、視聽障礙,不能配合測評和治療者。
1.2 方法
1.2.1 實驗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實驗組除進行上述治療外還聯(lián)合音樂治療。實施步驟如下:①音樂聆聽階段。由音樂治療師選擇患者年輕時代流行的、且與其生活經(jīng)歷密切相關的歌曲,后可逐步過渡到普通歌曲,讓患者跟著音樂唱出旋律,盡可能的唱出歌詞。②音樂記憶階段。通過治療師的提示追憶往事,然后鼓勵患者以口頭語言表達出來,比如,給患者播放《紅梅花兒開》讓患者回憶第一次聽到這個歌是什么時候,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心境怎么樣等。③音樂表演階段。治療師開始教唱這些歌曲,并讓患者逐一上臺表演,表演前須進行自我介紹,介紹的內(nèi)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此時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等,表演者表演的時候要求其他患者跟著唱。
1.2.2 評估工具 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該量表包括時間定向、地點定向、即刻記憶、注意和計算、記憶檢查、物體命名、語言復述、語言理解、閱讀理解、句子書寫以及圖形描畫等內(nèi)容。
1.2.3 評估方法 由1名專業(yè)測試人員在兩組患者入組后12、24周末進行MMSE評分,所有資料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結(jié)果采用t檢驗。
兩組MMSE評分比較(見附表)。
附表 兩組MMSE評分比較
附表顯示,實驗組12周末地點定向、注意計算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24周末,實驗組MMSE總分、地點定向、注意計算、物體命名、語言復述、閱讀理解、句子書寫評分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或 P <0.01)。
阿爾茨海默病不僅是老年人群的最大健康殺手,而且是國家財政和家庭花費的主要消耗者,其帶來的巨大社會負擔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目前對AD的藥物治療主要以乙酰膽堿酶抑制劑等治療[2]來改善AD患者的記憶和認知功能,阻止或延緩發(fā)病及疾病發(fā)展,但是AD的發(fā)病機制尚未研究清楚,且還沒有非常理想的AD模型可以模擬AD患者所有的病理變化,因此治療效果較差。
本文表明,經(jīng)過12周的音樂治療,實驗組患者的地點定向、注意計算評分高于對照組,而經(jīng)過24周的音樂治療,實驗組患者的地點定向、注意計算、物體命名、語言復述、閱讀理解、句子書寫評分也高于對照組,說明音樂治療可改善患者的認知衰退,與國外相關文獻報道一致[3]。
其次,音樂治療能激發(fā)患者的注意,并且能激起患者對當時生活的記憶,再加上治療師的引導,能夠刺激患者的長時記憶的恢復;音樂表演時的自我介紹,達到了一個行為強化作用,有利于患者的物體命名、地點定向能力的恢復。本文還顯示,患者的語言功能逐漸喪失,但對音樂的記憶力卻基本保持完好,不僅能夠準確無誤地唱出歌曲的旋律,而且還能較好地,甚至是清楚地唱出歌詞,通過演唱也可以達到鍛煉和恢復語言功能的作用。
1 賀力.阿爾茨海默病的健康促進[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7,19(4):130~132.
2 董雯,鄭爽.阿爾茨海默病病因及發(fā)病機制探討[J].中國老年保健,2011,9(1):37 ~39.
3 Prickett C,Moore R.The use of music to aidmemory of Alzheimer's patients[J].Journal of Music Therapy,1991,28(2):101 ~110.
R749.3
A
1007-3256(2012)04-0234-02
643020 四川省自貢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收稿:201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