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寫字的水平很差,不論是作業(yè)本還是試卷上,常常會被我搞成“一團亂草”。班主任劉老師就勸我把字好好練習一下,至少要寫得清楚。
我感覺劉老師的勸說很對,我的確因為字寫得差吃過不少虧。比如每一次考試,我做題的思路都很正確,答案也正確,但常常會被扣分,因為閱卷老師要想辨認這些“正確”,困難不小。
我決定練字。劉老師很高興,給我找了幾本字帖,問我喜歡哪種字體。我只是粗略地對照了一番,就很快選中了一本《龐中華鋼筆字帖》,覺得這本字帖里的字寫得整齊工整,練習起來應該要簡單些。
劉老師問:“你決定練習這本字帖了?”
我說:“決定了?!?/p>
劉老師鼓勵我臨帖練字,只要堅持每天都練,字很快就能寫得好起來。
我興致極高地開始練習“龐中華字體”,可是越練感覺越難。原來,練習這種字體并非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難度主要來源于這種字體的筆畫都帶有一定的“彎曲度”,而我根本無法控制這種“彎曲度”的力道,所以寫出的字還是“一團亂草”。
因為有了畏難情緒,我決定放棄這種字帖,選擇更有把握的字體進行練習。
我找到劉老師,說明了情況。劉老師倒也同意我更換一種字體,他又找到了那些字帖,讓我重新選擇。
這次我選了一本看起來比較簡單的《鋼筆宋體》字帖。劉老師見我選中了新字帖,鼓勵并提示我:“任何一個字體都不會如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在練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困難,遇到了困難就要想辦法解決,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呀。”
我笑笑,向劉老師保證:“這次一定練習到底,寫不出漂亮的字,決不收兵?!?/p>
我將這個《鋼筆宋體》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xiàn)困難更大——這種字體的筆畫很注重細節(jié),稍不注意,便會走樣,寫出不倫不類的字體來。再說了,這種字體都是一些特殊人員使用的字體,我認為并不適合學生練習。面對困難,我再次產(chǎn)生了放棄的想法。
我硬著頭皮找劉老師,想更換字帖。
劉老師說:“先別忙著換字帖。放學時,我?guī)愕綄W校后邊的池塘邊放松一下,字帖的事先放一放?!?/p>
我和劉老師一同去池塘水邊釣魚,以前從來沒有釣過魚,我就問劉老師。
劉老師說:“你首先得確定一個有魚的地方,然后拋了鉤釣就行了?!?/p>
噢,就這么簡單呀。
我四下望了望,覺得一處淺水灣里應該有魚,我就在淺水灣邊“扎寨”,拋鉤釣魚??墒俏以谶@地方“堅持”了10多分鐘,一無所獲。我開始懷疑起來,這地方有魚嗎?得,換地方。我又四處尋了尋,發(fā)現(xiàn)一深水處似有“魚翻水花”的影子,心想那地方應該有魚。于是我就換了位置,在深水處重新拋鉤釣魚。我又堅持了10多分鐘,還是一無所獲。沒辦法,再換地方吧——間隔一段時間我就換個地方,如走馬燈一樣,結果一條魚也沒釣上來。
我急了,問劉老師:“這些水里沒有魚吧?”
劉老師說:“你釣不到魚,并非是水里沒有魚,其實水中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有魚——你沒有釣到魚,因為你老是換地方,不夠專注。”
我問:“你是說只要選定一個地方,堅持下來,就能釣到魚?”
劉老師回答:“是的,只要專注,你就能釣到魚?!?/p>
我聽了劉老師的話,在一個“不知有魚沒魚的地方”堅持下來。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多了吧,浮子忽然向下一沉,我心里直叫“有魚”,然后一提竿。啊!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掛在了鉤上。
“釣到魚了,釣到魚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水里處處有魚,只要堅守在一個地方,果真能釣到魚。
劉老師也為我高興。接下來,我就在同一個地方專注地釣魚,收獲越來越多……
第二天,我想起了自己要換字帖的事,欲去劉老師的辦公室換字帖。剛要起身,忽然想到釣魚的事情,想起了劉老師的話:“水中處處有魚,你釣不到魚,是因為你不夠專注。只要在同一個地方堅持,你就一定會釣到魚的……”
噢,劉老師是用釣魚的事來向我說明不要總是換字帖的道理的吧——在練字的“水里”,也是處處有“魚”,我沒有成功,是因為我不夠專注。如果我能專注地練習一種字體,不畏困難,肯定能練習出“成果”,就如釣到魚兒一樣……
想到這里,我放棄了找劉老師換字帖的想法,開始專心地臨摹《鋼筆宋體》。我相信,只要專注,我就會從這種字體里釣到“魚”。從現(xiàn)在開始,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都不能放棄,要堅持到底……
課件,我又遇到劉老師。他問:“你不說要更換字帖嗎?”
我回答:“我知道怎么釣魚了。”
劉老師微微一笑:“算你聰明——好好練吧,別放棄,一定有魚的。”
就是因為劉老師這“獨特”的教導方法,我選擇了“專注”。正是在專注精神的作用下,三個月之后,我的字果然有進步,大有“鋼筆宋體”字的模樣。我終于擺脫的寫字就寫成“一團亂草”的困境。我無比感激劉老師教我專注“釣魚”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