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喜歡讀書。小時候家里窮,沒有錢買書,我便常常翻看父親的書。1982年5月,父親從高平區(qū)農業(yè)站站長的崗位上調往周旺公社任黨委書記。
有一天放學回家,在父親辦公桌上,我發(fā)現(xiàn)筆筒下面壓著一本雜志,我便翻過來看,這便是《湖南黨史月刊》。翻著翻著,便讀入了迷。我連封面封底都仔仔細細看完,當確信再沒有未讀過的內容時,我才把雜志壓在床席底下,沉沉睡去。從此,《湖南黨史月刊》便成了我當時最重要的精神食糧,一直陪伴我讀完初中。雜志不但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而且深深影響了我的人生觀。老一輩革命家那種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那種坦坦蕩蕩的革命情操,時刻教育著我,警醒著我。
父親也是讀書迷。為了一睹為快,父子倆還常常爭執(zhí)。雜志一來,我便藏著,有時間便翻出來看。父親呢?便常常問我《湖南黨史月刊》來了沒有,哪里去了。我則王顧左右而言他。等我把雜志讀完后,便讓給父親。有時,父親先看到雜志,他把雜志放在公文包里,在開會或出差的空隙里看。等他看完,我才有機會閱讀。
我的成績一直很好。尤其是語文,作文從來都是范文。我常常把在《湖南黨史月刊》上讀到的故事用在作文里,老師對我的作文批寫“讀書廣泛,用典極多”的評語是最多的。其實,現(xiàn)在回想起來,《湖南黨史月刊》給了我快樂,也給了我痛楚。以前,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名科學家。愛上《湖南黨史月刊》后,我的世界觀變了。那些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尚情懷深深地影響了我,于是做一個政治家成為我的首選,立志憑自己的智慧改變家鄉(xiāng)的貧困。在高中三年,我從班上的學習委員一直做到學校團委副書記、學生會主席,成為學生預備黨員。那時,心潮澎湃,內心渴望像老一輩革命家一樣,為普天下百姓謀幸福。
工作后,我老老實實做人,深深敬仰老一輩革命家的情操,希望像他們一樣樸實做人,扎實做事。在教師這個崗位上,我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省級骨干教師、市級語文學科帶頭人,這離不開老一輩革命家崇高精神的影響。
2005年,縣委把我調入黨史研究室,這時《湖南黨史月刊》已經更名為《湘潮》。雖然更名,但內容一如既往,大多是有關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自從進入黨史研究室后,領導便把《湘潮》雜志征訂工作交給我。在這浮躁的時代,《湘潮》能夠撫慰人們精神心靈,希望能影響到更多人,以更好的心態(tài)投入到家鄉(xiāng)的建設上來,于是,我想方設法,利用節(jié)假日跑單位,使《湘潮》雜志在隆回的征訂數(shù),一年一個臺階,從2005年的13份,上升到2012年的1054份。
?。ㄗ髡呦德』乜h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