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唱片
那個標志性的黃黑箭靶l(wèi)ogo曾伴隨幾代音樂愛好者共同成長,但隨著老牌藝人的淡出和新生代歌手的相繼轉會,滾石早已今時不同往日。2009年,“縱貫線”南下北上鋪遍全國,滾石嘗到“舊貨翻新”的甜頭。順勢將“滾石三十演唱會”轟轟烈烈地辦了起來。從臺北到北京,“滾石三十演唱會”著著實實在一段時間內最大限度地聚焦了眼球和話題。然而這不是一個吃老本的時代,滾石也深諳此道,高調簽下快女出身的郁可唯,在“情歌只此一家”的核心定位下,且看它能否重現(xiàn)過往的榮光。
太合麥田
在今年3月的東方風云榜論壇上,太合麥田老總首度宣布“從今以后,太麥將不再簽約任何歌手”。老宋直言,當出唱片成為一種宣傳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唱片公司已經(jīng)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對傳統(tǒng)音樂產(chǎn)業(yè)模式已“看不到希望”的宋柯沒有與李宇春、沙寶亮、阿朵等約滿歌手續(xù)約,而是走上了一條非傳統(tǒng)唱片公司的“不歸路”,它可能轉型成為音樂版權管理公司,或數(shù)字音樂發(fā)行平臺,為產(chǎn)品革新鋪路,但不為藝人服務。不做內容,只做版權,看似斷尾求生卻也未必不是一條保存實力積蓄力量的好路。
樂華娛樂
創(chuàng)立于2009年的樂華娛樂,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內地唱片界的年輕生力軍。憑借雄厚的資本,靈活的經(jīng)營方式,業(yè)務除去傳統(tǒng)的音樂制作和藝人經(jīng)紀外,在影視劇制作、新媒體、電信增值服務,數(shù)字營銷等方面均作出了驕人的成績。原本并不為外人所知的樂華娛樂,因簽下亞洲巨星韓庚而聲名鵲起,引起了業(yè)界、媒體甚至粉絲的極大關注。在內容為王的時代,這匹實力強勁的黑馬能否修成正果,還需更多的考驗來證明。
海蝶
旨在“唱響華人世界”的海蝶,聯(lián)合新加坡、臺灣、北京三地渠道,確實能讓自家音樂傳遍東南亞的每一個角落。海蝶高層認為,當下舊的傳統(tǒng)藝人包裝固有模式需要被打破,歌手的音樂個性和靈魂才是賣點。在這個選秀歌手輩出的時代,非選秀出身的新生代紅人屈指可數(shù),而海蝶慧眼獨具簽下人氣獨立音樂人許嵩,卻在不知不覺間無聲搶占了內地市場的制高點。
環(huán)球
作為資深的跨國唱片公司,環(huán)球唱片擁有非常龐大的國際音樂資源庫,它的特點從全球角度來看就是古典音樂做得非常成功,而且海外藝人部分很強。2010年,有著“女版陳奕迅”之稱的旗下藝人謝安琪在粵語歌曲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推出了首張國語專輯《第二個家》。與其說是粵語歌手對華語樂壇的期待,不如說是環(huán)球唱片對華語市場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