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壇的隱者吳灝,雖數(shù)十年不求聞達于主流畫界,在自己的藝術天地里自得其樂,其畫作卻被謝稚柳評價為:“足使青藤卻步、苦瓜袖手?!?。自稱為“嶺南派叛徒”的吳灝家學淵源,自幼酷愛藝術,5歲學畫,18歲考入廣東省立藝術??茖W校西畫系,為校長丁衍庸所器重。24歲拜謝稚柳為師,學業(yè)精進,繪畫上追宋、元水墨,下及明董其昌、徐渭,清八大山人、石濤,直取古人神韻。近日,“大道甚夷——吳灝藝術展”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展覽囊括了吳灝的書法、國畫、油畫、篆刻、詩詞,其中油畫作品是首次展出。得傳統(tǒng)三熏三沐的吳灝,詩書畫篆刻俱佳,在美術史家楊小彥的眼里“在當下廣東,傳統(tǒng)和舊學功力能到這個程度的,似乎僅此一人”。
吳灝:藝術之道全乎于心,心正則筆關
采訪:李懷宇
《收藏·拍賣》:這次在澳門的展覽“大道甚夷——吳灝藝術展”有什么特點?
吳灝:較之以往的展覽,這次是囊括了書法、國畫、油畫、篆刻、詩詞。我從小便喜歡東涂西抹,5歲學畫,到今年80歲,不知不覺已經(jīng)作畫75年了。但是我直至18歲才有正式的指導老師像丁衍庸、趙少昂等,24歲時接觸謝稚柳老師,他也是我學畫生涯中重要的老師。好在能夠趁青春留倩影,有得快活就快活。我有一個特點,就是認識不少師友,學習是需要師友的,光是自己一個人閉門造車是不管用的,要自己努力加上師友間學習交流。我小時候寫生畫也學,鉛筆畫也學,我祖父還叫我學《芥子園》的水墨畫。祖父好畫,但職業(yè)是中醫(yī)生。我們家三代從醫(yī),到我這輩“掉隊”了,換成長輩戲稱的“會餓死的藝術行業(yè)”。
藝術之路很艱難,中外皆然。梵高沒賣出一張畫,莫奈住馬房,畢加索沒有素描紙作畫,一個畫家在成名之前,生活是很苦的,要賣出一幅畫,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努力。我直至50多歲才賣出自己的第一幅畫作。當時我住在危房,從正梁到地面有很大一條裂縫,刮風下雨的時候簡直不能工作,處處漏水,好在最后還是熬過來了。很慶幸的是,我還能自學很多方面的知識,填飽肚子。這次展覽算是我所學的一次總結吧,將我70多年的學畫成績表現(xiàn)出來,雖然算是拿到了“畢業(yè)證”,但是學無止境,我仍要繼續(xù)努力。
《收藏·拍賣》:你有沒有特別喜歡的畫家?
吳灝:若是講現(xiàn)代的話,畢加索、馬蒂斯、梵高都是我很喜歡的畫家。若是說中國畫,就很多了,宋徽宗、石濤、八大、石溪等我都喜歡。
《收藏·拍賣》:你在小時候聽說畫畫是挨餓受窮,為什么后來以作畫為生呢?
吳灝:完全是出于愛好。從來都沒有想過要以畫畫來賺錢,更何況是年紀那么小,又怎么懂得呢?我是真的愛好畫畫。就像以歌唱為生的,要是僅僅企圖以唱歌來賺錢,也是不行的,很難在藝術上有更深的造詣。藝術始終要講究本心,應當表現(xiàn)你正當?shù)膼坌?。要對人和物有一種真愛,那才行;僅僅是表面功夫,那是不行的。唐代有句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心源即是講感情。其實不僅中國畫要這樣,西洋畫也是一樣。像梵高,他是全身心撲在畫畫上,你們覺得他傻而已,其實他確是真心真意地作畫。
《收藏·拍賣》:在學習古人的畫作里,你是不是臨摹石濤和八大很多?
吳灝:我臨石濤多一些,八大少一點,山水畫的基礎就在那里。我拜趙少昂先生為師時,趙先生脾氣很好,完全沒有架子,整天夸我乖、學習能力強,勸我快點上學。我也想早點上學,能夠去欣賞他展示收藏的作品,像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黃君璧、葉淺予等等。我一心想去看他的藏畫,因為在小縣城里很難看到有價值的作品,你不看真品,是學不到東西的,所以說師友很重要。我想向趙先生學習,他把我?guī)У剿堑漠嬍?,地下室是教學生用的。他對我說,有機會的話,帶我去上海先學黃賓虹和張大千,看看是否適合。
我小的時候便很喜歡嶺南派。盡管鑒賞的眼力未到火候,但是我臨摹很多的,如趙少昂、高劍父、高奇峰等的作品,我都學過。但我自認是嶺南派“叛徒”,長大之后,隨著鑒賞能力的增長,我就不喜歡嶺南派了。打個比方,你看現(xiàn)代舞,要懂得欣賞芭蕾才能夠說明功夫到家,因為它相對較高雅。當然不是說你只看表演者身材好,他們一舉手一頓足,都是要表達一定意思的。我大概是在10歲的時候就不再學習嶺南派了。
《收藏·拍賣》:我聽說你臨摹張大千的畫,幾乎可以亂真。
吳灝:初出道的人,沒有人會說你行的。比如說,黃君璧畫石溪,是能夠亂真的。在這以前都要經(jīng)歷一段艱苦的日子,張大干早年作畫要養(yǎng)活幾十個人,當時畫作不好賣。我記得“文革”前張大千的扇面一張六塊錢,不值錢,生活要緊??傊?,搞藝術是很艱難的。我沒有張大千的本事,他是自產(chǎn)自銷的,我只是幫人家寫,多少錢一張,就做這樣的交易。當時中國大陸很少人喜歡字畫,我就給港澳地區(qū)的人作畫,逐張算錢,曾有一次還被海關抓去問話。我照實說,家里有三個孩子,老婆又沒工作,我靠幫人臨摹畫為生。
《收藏·拍賣》:你畫油畫又是跟誰學的?
吳灝:是跟丁衍庸學的。我的油畫賣出去兩張,比梵高還好一點,他才賣出去一張,生活很困苦,只能穿別人不要的舊衣服。藝術家的生活都是很清苦的。齊白石沒出名之前還是畫死人像的呢,整天對著死人像,別提有多煩悶了。好在他的朋友安慰他,鼓勵他去北京,才有了成名的機會。他在北京日子很難過,別人常常奚落他,他坐過的椅子別人要用手帕擦過才坐。其實全靠徐悲鴻帶齊白石上來,但徐悲鴻有一點做得不好的就是在美術學院否定了書法,以素描作為美術的基礎。其實素描不過是掌握寫到物形而已。蘇東坡的詩是講“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边@概括了中西畫的道理。
《收藏-拍賣》:1948年考入廣東省立藝術??茖W校時,丁衍庸先生是如何教你的?
吳灝:丁先生既是老師,也是校長。我們倆有共同的志趣愛好。我不喜歡政治,因為我為人直率,不會講“曲話”。書法上,他懂馬蒂斯,我也喜歡馬蒂斯。我學石濤、八大,也是他所鐘愛的。所以我晚間經(jīng)常到他辦公室聊天,他就將他的古玩給我觀賞。
《收藏·拍賣》:現(xiàn)在很多畫家注重技術,你如何理解境界?
吳灝:拿音樂來比喻,彈奏小提琴這些樂器都是需要技術的,指頭功夫就是技術。有一點我就很不明白,為什么在音樂學院,他們需要學以前的名曲,如肖邦、貝多芬,但是現(xiàn)在的美術學院卻從不提倡學習古典名家的畫了。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jīng)過很久的錘煉,才能成為今日的名畫,為什么不向他們學習呢?舍近求遠。正如畢加索說:“中國這么好的藝術,何必來法國學呢?”我們的畫他們懂得欣賞卻不會臨摹。
《收藏·拍賣》:你覺得國畫、油畫、詩詞這些藝術門類有沒有相通之處?
吳灝:孔夫子說過:“吾道一以貫之”,這些東西是相通的,就是取法不同。這就好比我握筆寫字跟用刀雕刻一樣,取法不同而已。至于西洋畫也是同樣的道理。
《收藏·拍賣》: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你沒有加入任何一個美協(xié)、美院、畫院之類的團體。
吳灝:我的想法是“不求聞達于諸侯”,這美術界的諸侯,我是不會跟人家爭的。逍遙自樂才是我的人生哲學,作畫都是我自己玩玩的東西,快樂就好。我所得到的都是我在實踐中獲得的,理所應當屬于我的東西,這樣就夠了,別的我不強求。
吳灝的油畫是天性使然
吳灝的繪畫以傳統(tǒng)為歸宗,已獲廣泛認可,此次在澳門首展其油畫作品,卻為觀者呈現(xiàn)了吳灝藝術之道中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拜丁衍庸為師學習西畫的經(jīng)歷或許是了解吳灝油畫作品的另一個視角。藝術批評家楊小彥曾這樣評價吳灝:“為人淡然,卻有奇遇,生逢亂世,盡遇奇人”,對于吳灝首次在澳門藝術博物館展出的油畫作品,楊小彥又有怎樣的解讀?
《收藏·拍賣》:您是怎么認識和關注到吳灝及其作品?
楊:我是在一些展覽中看到吳老的畫。他的山水傳統(tǒng)功力很深,難得。后來讀到他的《青燈論畫》,才知道吳老在書畫鑒定方面也造詣很深。再后來還讀到吳老的詩詞,寫得好。在廣東,傳統(tǒng)和舊學功力能到他老人家這個程度的,似乎僅此一人了。
《收藏·拍賣》:在澳門藝術博物館主辦的“大道甚夷——吳灝藝術展”展覽中囊括了吳灝所有的創(chuàng)作門類,包括國畫、書法、篆刻、油畫,可以說是吳灝從藝以來作品最完整的一次大展。為人所熟知的是,吳灝在臨摹古畫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但本次作為第一次展出的油畫也頗令人驚訝,讓人想起20世紀早期那批油畫大家,用筆輕松,靈動,并沒有太多寫實油畫強調的素描和造型概念在其中,請問您如何看待和評價吳灝的油畫創(chuàng)作?
楊:吳老的山水是傳統(tǒng)的,但他的油畫卻是現(xiàn)代主義的路子(即民國時期的藝術家學習西方繪畫的路子,主要學習風格包括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等),讓我想到了馬蒂斯,瀟灑,別致,有趣,顏色也控制得很微妙,有一種天然的感覺,是好畫。甚至,我覺得他的油畫更本能,更才情,更自然。
《收藏·拍賣》:從吳灝的作品中我們幾乎看不到“當代繪畫”的影子,他的油畫作品似乎沒有經(jīng)過新中國以后的經(jīng)典寫實或者當代藝術各種風格的影響,而是保持一種民國遺風,您是怎看這一現(xiàn)象?
楊:首先我們要定義“當代繪畫”,才能說吳老的油畫沒有“當代”。如果這個當代是指現(xiàn)在的油畫,比如張曉剛那一類,吳老的確沒有“當代”,但如果是指我所說的“現(xiàn)代主義”,則吳老的油畫很當代?!懊駠z風”這一點不好解釋,可能是由于他的油畫和現(xiàn)在人們所熟悉的趣味差距太大的緣故了吧。
《收藏·拍賣》:吳灝在采訪中曾經(jīng)引用過孔子的話“吾道一以貫之”,旁證各個門類書畫、詩詞和油畫之間是融會貫通的關系,您認為吳灝眾多的創(chuàng)作門類之間的關系如何?
楊:詩書畫印好解釋,是高度一體的,但他的油畫就有點另類,似乎不能完全進入?yún)抢蟼鹘y(tǒng)這個路子,從這個意義上看,我覺得應該重視吳老的油畫,盡管數(shù)量不多。
《收藏·拍賣》:能否具體談談令您感到印象深刻的油畫作品?
楊:油畫中,人物比山水更有意思,有一種直率,一種天然,色調也淡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