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一個岔路口,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摔倒了,弄得滿身污水。扯他起來的小女孩呵斥道:“要你別走那里,你偏不聽,看媽不罵死你……”小男孩滿臉驚慌,十分無助地盯著臟兮兮的棉褲。
我和先生看到這一幕,充滿了同情,卻又覺得好笑。
先生說他小時常常摔跤、挨罵,我說我也是。記得兒時每次換衣服,母親都要交代,小心別摔跤,臟了衣服讓她難洗,然后強調(diào):這天氣衣服很難干。要知道,那時別說洗衣機,就連換洗衣服也是很有限的,如果棉衣棉褲弄臟了,就沒有換的了,因為好幾天都干不了,必須燒火烘烤。我那時還算乖孩子,每次母親一交代,我就頻頻點頭??墒?,一旦玩耍起來,就忘乎所以,根本不去想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哪里能碰,哪里不能碰;哪里能坐,哪里不能坐。所以,往往回去時,衣服就“掛彩”了。這自然就會挨母親訓(xùn)斥。
經(jīng)過多次挨罵,就基本能保證哪里臟不去坐,哪里臟不去摸,可就是做不到不摔跤。也真怪,那時好像鞋底抹油似的,左一跤,右一跤。記得有次我摔得衣服鞋子全濕透了,嚇得不敢回家,希望能在哪里烤干才好??善腥诉€通風(fēng)報信,我那狼狽的樣子立馬被母親逮住,然后擰著我的耳朵回家。我就一邊挨罵,一邊被母親從里換到外。這時,母親有一樣不會換,那就是鞋子,她不給我穿鞋,就讓我那么坐在凳子上,哪里也去不了。這樣,我至少會郁悶兩三小時,卻很安靜。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一條最無助的可憐蟲。
先生說,一般的孩子都是在挨罵中成長,其實,這是一種幸福的挨罵。因為一個孩子不摔跤,也不挨罵,那就不是一個正常的孩子了,那一定失去了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還有,那些流浪街頭、被遺棄的孩子,哪能享受“挨罵”的待遇?
是啊,一位領(lǐng)導(dǎo)就對員工這么說過:“知道嗎?有人罵你,其實是一種幸福。因為你摔了跟頭還有人關(guān)注你;如果沒人罵你了,那就是你已經(jīng)被人放棄了?!焙煤糜涀∵@句話,有利于我們像孩子般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