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費者向有關部門投訴:在街邊購買了青棗,發(fā)現(xiàn)一些針眼,棗的味道也比較奇怪。業(yè)內人士提醒市民,在購買時要小心加料的“糖水棗”。陳小姐看見一位40多歲的小販拖著板車賣棗,青紅相間,每斤4元多。“當時,一板車棗就剩一點淺底”。小販主動招呼陳小姐嘗了一顆,“連皮都是甜的”,她高高興興買了一斤。
沒多久,陳小姐就發(fā)現(xiàn)這些棗子有問題,吃起來怪得很:“有的棗子吃幾口甜,再吃幾口又不甜了”。她仔細看了看發(fā)現(xiàn),不少青棗的一頭有細小孔洞,咬開后,還有類似針頭扎下去的淺痕。第二天,帶小孔的青棗迅速腐敗,“沒有孔的棗就好得多”。記者看到陳小姐買的青棗,腐敗中的有幾顆看上去像微亮的水泡,輕輕按一下,感覺有點鼓,在一頭隱隱可見細細的小眼。而普通青棗,腐壞后皮比較皺,偏干。一些批發(fā)市場里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上市的青棗比正常的時間早了20天左右,可能會不太甜,導致零售商戶“加料”。
至于這些“帶眼棗”,是打過膨大劑還是泡過糖精鈉,需要專業(yè)機構鑒定才能確認。不過,前幾年曾發(fā)現(xiàn)過類似情況,商販將青棗放進燒開的大鍋中用水燙,而水中加了白糖、糖精,既能給青棗加重也能“美容”?!耙驗槭忻衿毡榱晳T吃偏紅的棗子,覺得更甜一些”。
資料顯示,在棗中添加甜味劑,會影響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一旦添加過量,還會對人體有害,嚴重者可能致癌,特別是對老年人、孕婦和幼兒的傷害很大。
業(yè)內人士介紹,好的青棗,色澤光潤自然,用手擦擦表皮,不會沾色,掂一掂,沉甸甸的,口感比較脆、結實。(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