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慕尼黑的地鐵站里等車時看到一則廣告:“乘客們,請你們放心乘坐慕尼黑的地鐵吧!你們知道嗎?這個城市的地鐵里面,每天有五千多名便衣警察在保衛(wèi)你們的安全?!蹦侥岷诋敃r有上百萬人口,地鐵線路非常多,四通八達,每天要出動五千多名便衣警察維持治安,他們是市政府出錢養(yǎng)活的。如果沒有那么大的財力,國家沒有這么強的經濟實力,能有那么多人去從事這項工作嗎?所以,公共服務這件事是由政府去做的。
又比如,在德國走夜路大家會覺得非常安全。因為在德國誰都不會做錯事,誰也不會做壞事。如果有人愿意,他可以去搶東西,做壞事。但是,只要一個人犯了三次類似的錯誤,或有三次不良記錄,他以后就沒有失業(yè)救濟金,沒有養(yǎng)老金,他的生活將沒有保障。這樣一來,還有人敢輕易這樣做嗎?
人們走在路上不必為自己的安全擔心,因為做壞事的人才不安全,他搶了你的東西以后,很可能因此失去一切福利保障。
國家用一種機制來約束人們,把犯罪成本提高,就沒有多少人還敢作奸犯科了。讓大家都遵紀守法,這也是政府要去做的。
還有維護公平競爭,這需要政府去制定規(guī)則。
在德國你會發(fā)現(xiàn),到了晚上6點鐘,除去電影院、酒吧等娛樂休閑場所,所有商店必須關門,不得營業(yè)。如果有人說:“我們老板生來勤快,干到半夜都習慣了?!边@樣不行,這叫違反公平競爭法,你們不休息了,難道所有人都可以不休息?如果你6點半關門,我就7點半關;你7點半關門,我就8點半關;你8點半關門,我就9點半關,這還有完嗎?這樣的事情該由誰來管?只能由政府出面解決。
有人問,政府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呢?
政府該做的事很簡單:第一是避免負的外在性。凡是有負的外在性出現(xiàn),政府就重重地罰,直罰到他們不敢再干下去為止。讓全國人民都能喝上潔凈的水,呼吸新鮮空氣,吃上衛(wèi)生的食品。第二是提供公共物品。讓我們一定要有路走,一定要有書讀,一定要有文化,一定要有安全。第三就是解決收入再分配問題,讓窮人也能吃飽穿暖。
政府不該做什么?
2001年,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到清華大學來做講座時說:政府不該做什么?政府不該進入競爭性的行業(yè)去經商辦企業(yè),政府不能做這些本該由市場去完成的事。為什么?政府為什么不該進入競爭性行業(yè)?你想,如果政府非要做企業(yè),那別人還做不做?如果政府在那個行業(yè)中做,別人還能做嗎?
德國前總理路德維?!ぐ绿岢鲞@樣一個觀點:政府是裁判,它負責制定規(guī)則,在場上監(jiān)督;企業(yè)是球員,它們上場踢球,犯規(guī)就被罰下。他說,政府是足球裁判,只負責制定規(guī)則,監(jiān)督球員上場踢球的時候按規(guī)則去踢。規(guī)則是:如果裁判出示兩張黃牌或一張紅牌,這個球員就被罰下。企業(yè)是球員,任務就是上場踢球,看你是否有本事把球踢進球門。踢進去算你贏,踢不進去你就得甘愿認輸,按足球規(guī)則去做。
飲料的鋁制易拉罐包裝,20世紀90年代是由中國包裝總公司壟斷生產的。它負責制定生產計劃、購進原材料,然后制定出廠價格,再由自己生產、自己銷售。這樣一來,易拉罐行業(yè)出現(xiàn)了暴利,中國包裝總公司大賺其錢。這時,其他生產廠家有意見了,就問:“為什么它既制定規(guī)則,還讓它生產呢?它制定價格當然是越高越好,可以讓自己賺錢。這種壟斷合理嗎?”最后政府說:好吧,讓所有的廠家都去生產吧!幾年之后,易拉罐生產出現(xiàn)了全行業(yè)利潤暴跌的情況,因為大家都進來了,產生了無序競爭,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要么一統(tǒng)就死,要么一放就亂,說明政府還是沒有真正起到制定游戲規(guī)則、維護市場秩序的作用。
我們說,政府的責任就是制定規(guī)則,讓所有的人按規(guī)則行事,這樣的社會才能有序,經濟才能有效率,政府才能有精力去做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