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上,老師說:“我們來畫畫自己!”丁丁認真地畫了個大耳朵的男孩,他說:“媽媽說我的耳朵大,能聽到最多的話!”小朋友們笑起來:“啊,大耳朵丁丁,像動畫片里的大耳朵圖圖,糊里糊涂……”玲玲畫了個大嘴巴小姑娘,她說:“爸爸說,會唱歌的人嘴巴都大!”小朋友們說:“呀,大嘴巴玲玲……”珊珊畫了光腳丫的小女孩,她說:“我可喜歡赤著腳丫在家里跑來跑去了!”幾個小朋友又叫開了:“光腳丫珊珊……”
這一天,放學說再見時,小朋友們就叫起綽(chuo)號來——“大耳朵再見!”“大嘴巴再見!”“光腳丫再見!”……接孩子的爸爸媽媽皺(zhou)起了眉。
那么,綽號到底能不能叫呢?
玲玲:不行,不行,“大嘴巴”也太難聽了,愛告密的小孩子才是“大嘴巴”。
玲玲媽媽:嘴巴大和“大嘴巴”是不同的,這“大嘴巴”聽起來多別扭(bieniu)呀?我不喜歡別人這樣叫玲玲。
珊珊:沒事呀,別人叫我“光腳丫”,我就會想起自己光腳丫的樣子,好好笑!
然然:我叫劉林“胖丫”是覺得她可愛,叫王帆“球球”,因為他愛打滾……我這么叫,就覺得我們關系特好!
珊珊媽媽:善意的綽號其實是沒事的,真的能增進彼此的友情。
然然媽媽:但孩子們在一起,公共場合多,綽號太影響形象啦……
丁丁:對啊,對啊,我們小孩子的形象也非常重要!
玲玲:我那個綽號可是贊美我的哦!
然然:我們幾個朋友在一起時,才會叫彼此的綽號。
智慧博士的悄悄話
悄悄對孩子們說:如果給同學起綽號,就學動畫片,叫珊珊“美羊羊”,她美麗又好心,叫丁丁“喜羊羊”,他聰明又可愛……這樣六家喜歡,叫的時候再注意場合,就更好了!
悄悄對爸爸媽媽說:孩子們起綽號,表達的是一種了解和親密,不用太介意。如果綽號是優(yōu)點,鼓勵孩子發(fā)揚:如果是缺點,督(du)促孩子改掉,也不失為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