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筆名
“巴金”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呢?那還是在法國沙多-吉里小城,巴金寫完了處女作《滅亡》,想寄回國出版,又不想用真實的名字李堯棠,就想起了一位中國同學巴恩波,相處不到一個月,巴恩波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在項熱投水自殺。為了紀念巴恩波,巴金就用了百家姓中這少見的“巴”字;這時一位學哲學的安徽朋友看到桌子上擺著巴金正在譯的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就建議取用這個“金”字。一個很隨意、很平常的署名,后來卻成了巴金信仰無政府主義的“罪證”:“巴”是巴枯寧的首字,“金”是克魯泡特金的尾字,說明他崇拜無政府主義的兩個代表人物,不允許有別的解釋。
高爾基讀書
高爾基小時候家里很窮,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干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墒撬麖男【陀袕娏业淖x書欲望,從來不放過任何讀書的機會。一次,高爾基一邊燒水一邊讀書,讀書讀得入了神,沒有發(fā)覺水早就燒開了,結果把茶缸燒壞了。這下他可闖了禍,兇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說就朝高爾基身上打去,一邊打還一邊罵,把高爾基打得遍體鱗傷,以致不得不請醫(yī)生來看。高爾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有的地方都滲出了血,木刺都扎進肉里去了。醫(yī)生從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非常氣憤地鼓動高爾基去告發(fā)女主人。
女主人這時害怕了,她生怕高爾基去告她虐待罪,馬上換了一副可憐的面孔說:“孩子!只要你不去告發(fā)我,你提什么條件我都答應?!备郀柣f:“只要你允許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讀書,我就不去告發(fā)你?!迸魅藰O不情愿地答應了。這樣,高爾基以皮肉受苦的代價,換來了更多的讀書時間。大量的閱讀也為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豐富的基礎,使他最終成為世界知名的偉大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