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這個(gè)童話故事寄寓了作者的美好愿望——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能為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故事是從悲劇開始的——地球上發(fā)生了非常嚴(yán)重的旱災(zāi)。首先是“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說明地球上已經(jīng)沒有了水源;其次是“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和動(dòng)物都焦渴而死”,描繪出了當(dāng)時(shí)地球上干旱的狀況。課文主體部分則順理成章地講述了小姑娘用水罐取水的故事,并以水罐一次次神奇的變化為線索而展開,從而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的偉大。那么,水罐都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呢?
小姑娘對媽媽的愛小姑娘拿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媽媽找水,累得睡著了,醒來卻發(fā)現(xiàn)“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這是水罐發(fā)生的第一次變化。
小姑娘對小狗的愛小姑娘抱著水罐急著趕回家去,卻被小狗絆倒。水罐掉在地上,竟然還能“端端正正”,而且水依然是滿的。正是小姑娘對媽媽的愛,才使水罐再次顯示出它的神奇。小姑娘并沒有怪小狗絆倒自己,還把水分給它喝。這時(shí),“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了銀的”。這是水罐發(fā)生的第二次變化。
媽媽對小姑娘的愛小姑娘的媽媽沒舍得喝水,而是把水讓給小姑娘喝。這時(shí),“水罐又變成了金的”。這是水罐發(fā)生的第三次變化。
小姑娘對陌生人的愛當(dāng)“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過路人時(shí),“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這是水罐發(fā)生的第四次變化。
水罐的變化層層遞進(jìn),雖然引起變化的原因不同,但有一點(diǎn)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愛,而且這種愛是廣博的,是無私的。
最后,作者在文章的結(jié)尾寫道,“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在這里,鉆石和星星都象征著美好的心靈,象征著愛。星星永遠(yuǎn)掛在天空,則象征著愛心永恒,普照人間。愿我們永遠(yuǎn)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
(鏈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9課《七顆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