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朝詩人杜牧的這首詩,講述的是當(dāng)年楊貴妃愛吃荔枝的故事。現(xiàn)在,我也來講講我吃荔枝的故事吧!
奶奶經(jīng)常給我買荔枝,還對我說:“荔枝營養(yǎng)非常豐富,常吃荔枝,不但可以美容,還會使人變得更聰明?!蔽乙宦牐@小小的荔枝,竟然有那么大的魅力,于是對它另眼相看。
荔枝是一種鮮果,生長在氣候比較溫暖的南方。荔枝很嬌嫩,且極易變質(zhì)。據(jù)說,成熟的荔枝被摘下后,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則色、香、味皆無。可以看出,荔枝很難貯存,所以北方地區(qū)的人們是很難吃到新鮮荔枝的。
荔枝的形狀呈橢圓形,身穿紅色外衣,上面似“鑲嵌”著一顆顆紅寶石,非常美麗。剝開鎧甲般的果皮,就露出了里面的果肉,像一顆水晶球,又白又嫩,吃在嘴里香香的,甜甜的,清涼可口,讓人越吃越想吃。吃完白色果肉,就剩下一顆暗紅色的核了。核的形狀很像一個微型電燈泡,也頗似一個小花瓶。我見核好玩,就用紅絲線穿在核上端的凹處,并在上面刻了“平安”兩字,做成了一個小吊墜。往胸前一掛,好看極了,而且特神氣!
小朋友,聽了我講的吃荔枝的故事,你喜歡上吃荔枝了嗎?
點評
習(xí)作開篇引用一首古詩,開門見山地交代了描寫對象——荔枝。接著由奶奶經(jīng)常買荔枝給“我”吃說起,小作者通過觀察和品嘗荔枝并加以合理的想象,運用豐富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荔枝的功用、外形和口感。真不錯!
【指導(dǎo)并置評: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