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有位書畫家叫米芾,尤善臨摹他人書法。他臨摹得惟妙惟肖,常使人真?zhèn)坞y辨。
有一天,有位商人拿來一幅唐代名畫,讓米芾鑒別、購買。米芾說:“五天后你再來,如果我買就給你錢,如果不買你就把畫拿走?!鄙倘俗吆螅总琅R摹了一幅和那張名畫一模一樣的作品。
五天后,商人來取畫,當拿到米芾交給他的那幅畫時,忽然大叫起來:“這張是贗品!”原來,原畫的牧童眼睛瞳孔里有一個騎牛吹笛子的牧童,而米芾沒有觀察到。
當然,米芾并不是真想騙取那幅真畫,就是商人真拿走了假畫,他也會換回來。當時他只是想驗證一下自己的臨摹能力。
博士丁的話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觀察事物必須細致認真,才能找到它們與眾不同的特征和區(qū)別,這樣才能把文章寫活,寫生動,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小朋友,你想寫出好的文章嗎?那就先養(yǎng)成獨立思考、認真觀察事物的好習慣吧!
【龐慶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