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懸念”是作者為了激活讀者的緊張與期待心理,在寫作上采取的一種積極手法?!颁佋O(shè)懸念”,即先設(shè)懸念,然后層層剝筍,把情節(jié)推到高潮,最后揭示謎底。懸念設(shè)置與懸念消除的過程之間就形成了曲折和波瀾。懸念能抓住讀者的心,引起讀者對人物命運、事件發(fā)展的深切關(guān)注,使文章情節(jié)更具吸引力。
【技法指導(dǎo)】
“懸念”可以是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tài)、一個設(shè)定的景物、一個特定的場面或某個預(yù)設(shè)的情節(jié),可以設(shè)置在文章的任何一個部分,常見的鋪設(shè)懸念的方法有:
1.以環(huán)境描寫為懸念
如安徒生的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開篇寫道:“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平安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沒戴帽子、沒戴手套、也沒穿鞋子的小女孩,在街上緩緩地走著?!弊x者不禁要問:這個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寒冷的雪夜為什么沒戴帽子,又光著腳?平安夜她為什么獨自外出?她的命運會怎樣?童話一開頭,就把小主人公放在一個典型的環(huán)境中,鋪設(shè)懸念,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
2.以特定場面為懸念
如魯迅的《故鄉(xiāng)》中在提到閏土?xí)r就有一段鋪墊:“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边@段鋪墊很重要,少年的閏土是一個健康活潑的英雄形象,那么時隔20年,中年的閏土?xí)鞘裁礃拥哪兀繎夷钭匀欢?/p>
3.以相關(guān)情節(jié)為懸念
如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的經(jīng)典故事“草船借箭”里有一段情節(jié)描寫:周瑜定計要諸葛亮10天造好十萬枝箭,諸葛亮卻說只要3天,還立下軍令狀。讀者不禁生疑: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難道不知道周瑜這是要自己的性命嗎?為什么還只要3天?他如何能在3天造出十萬枝箭呢?這樣鋪墊的懸念自然引起了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
4.以特定動作為懸念
如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陽春面》中母子三人吃面的動作就是一個范例:大年三十深夜,母子三人來到北海亭面館,三人共吃一碗面。一年后他們二吃陽春面,而后又是三吃陽春面,吃面的時間、地點、人物依舊,陽春面變成了兩碗,這又是為什么?讀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時,小說恰到好處地通過母子三人的對話交代了他們所遭遇的厄運。接著繼續(xù)鋪墊,作者寫母子三人十年沒有來吃面,由此設(shè)下了新的懸念:他們?yōu)槭裁礇]來?他們的命運怎樣了?直到篇末,讀者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下來,為主人公戰(zhàn)勝了艱難而歡欣。鋪設(shè)的懸念扣人心弦,全文顯得曲折有致。
當(dāng)然,鋪設(shè)懸念不能濫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要故弄玄虛;要簡明清晰,不要枝蔓橫生;要干凈利落,不要生硬牽強;必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范文示例】
打開一扇窗
一考生
腦海里現(xiàn)出那女孩離去時活潑的倩影。我一時陷入沉思當(dāng)中,那女孩教會我如何為心靈打開一扇窗。
夏天被一聲聲蟬鳴叫了過來,不過打心底我恨透了夏天。汗流浹背,炎熱不給你一絲逃跑的機會,所以一到夏天我的心也跟著浮躁了起來。
一天,我從補習(xí)班出來,到了車站,太陽如一個油淋淋的雞蛋黃淋了下來,天空似乎發(fā)出一種類似喘息的聲音,車站牌似乎要被烤焦,我望著遠遠的筼筜湖水似乎也要沸騰起來?!笆裁垂硖鞖?!”我嘟囔著。
不過我的救星來了,一輛公車開了過來,我不顧一切跳了上去,找了一個位置一屁股坐下。不知何時旁邊又坐了個比我小兩三歲的女孩子,手中和我一樣拿著一瓶礦泉水。天氣太熱了,我早早就將水一飲而盡。
“哥哥,你能幫我打開一下窗戶嗎?”一句甜如蜜糖的話從旁邊傳了過來。我側(cè)過臉,只見那女孩扎著兩條麻花辮,有瓷器般光澤的白皙皮膚,臉上浮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開什么窗,車?yán)镩_著空調(diào),一開窗豈不熱煞我也?”我調(diào)侃道。
小女孩用手指指向窗外,示意我向外看。映入我眼中的,好像是一個巨大的麻袋,似乎裝著不少塑料瓶。我的視線向下移,看到竟是一個矮小的老人,身子彎得像個蝦米,皮膚被烈日烤得焦黑,光著腳行走著,五官聚攏,表情痛苦,顯然,他以撿破爛為生。
公車正遇到交通擁堵,老人越來越靠近。我轉(zhuǎn)過臉,看見女孩那雙清澈得如清泉般的眼瞳,怔住了。
紅燈轉(zhuǎn)成綠燈,我好像被針刺了似的一個激靈,打開窗戶,女孩將手中的瓶子遞到我手上,我又忙將兩個瓶子轉(zhuǎn)到窗外,老人接過這遞出的兩個瓶子,抬起頭,給了我們一個和善的微笑。公車啟動了,我看著老人漸行漸遠的背影,似乎讀懂了些什么。
當(dāng)一個人把自己的心窗輕輕打開,又將自己的幫助獻給他人,他便會收獲得更多。此刻,夏日清涼的風(fēng)也通過窗戶,悄悄吹進我的心房,讓心湖不再渾濁,而是澄澈透明。
點評
本文開篇就挽下了一個心結(jié):女孩教會“我”如何為心靈打開一扇窗,設(shè)下了一個懸念,然后以描寫炎炎夏日主人公的感受拉開敘事的帷幕。行文中,作者又精心地設(shè)置了關(guān)鍵的“道具”——礦泉水瓶,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一筆,實為道具懸念。在情節(jié)的推進中,作者慢慢釋疑,女孩希望“我”能把空瓶送給窗外的拾荒老人。這個充滿善意的舉動,讓“我”頓悟。打開車窗的同時,“我”也打開了心靈之窗。文章在敘事過程中因多次設(shè)懸而波瀾起伏,“天熱——坐上空調(diào)車——小女孩要求開窗——不理解——終于理解開窗的目的”,設(shè)懸精巧細致,釋懸巧無痕跡。最后的點題升華,昭示了人與人之間真誠關(guān)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