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星丁導(dǎo)讀
那天上的白云,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zhǔn)是個晴天;那地上的螞蟻,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著搬家,出門要帶雨傘;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大雁在排隊南飛,不就像“省略號”一串?……
大自然的語言豐富多彩,大自然的風(fēng)光妙不可言……讓我們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用心靈來感受大自然的五彩斑斕吧!
【美文放送一】
親近自然
□周國平
1
每年開春,仿佛無意中突然發(fā)現(xiàn)土中冒出了稚嫩的青草,樹木抽出了小小的綠芽,那時候會有一種多么純凈的喜悅心情。記得小時候,在屋外的泥地里埋幾粒黃豆或牽?;ㄗ眩?dāng)看到小小的綠芽破土而出時,感覺到的也是這種心情。也許天下生命原是一家,也許我曾經(jīng)是這么一棵樹,一棵草,生命萌芽的歡欣越過漫長的進(jìn)化系列,又在我的心里復(fù)蘇了?
唉,人的心,進(jìn)化的最高產(chǎn)物,世上最復(fù)雜的東西,在這小小的綠芽面前,才恢復(fù)了片刻的純凈。
2
在鄉(xiāng)村,那剛來自土地的生命仍能貼近土地,從土地汲取營養(yǎng)。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長的時期,而鄉(xiāng)村為它提供了充滿同樣蓬勃生長的生命的環(huán)境。農(nóng)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單,他有許多同伴,他與樹、草、野兔、家畜、昆蟲進(jìn)行著無聲的談話,他本能地感到自己屬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體。
3
土地是潔凈的,它接納一切自然的污物,包括動物的糞便和尸體,使之重歸潔凈。真正骯臟的是它不肯接納的東西——人類的工業(yè)廢物。
4
在燈紅酒綠的都市里,覓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靜,人會由衷地快樂。在杳無人煙的荒野上,發(fā)現(xiàn)一星燈火,一縷炊煙,一點人跡,人也會由衷地快樂。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5
久住城市,偶爾來到僻靜的山谷湖畔,面對連綿起伏的山和浩渺無際的水,會感到一種解脫和自由。然而我想,倘若在此定居,與世隔絕,心境也許就會變化。盡管看到的還是同樣的山水景物,所感到的卻不是自由,而是限制了。
人及其產(chǎn)品把我和自然隔離開來了,這是一種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歷史隔離開來了,這是又一種寂寞。前者是生命本身的寂寞,后者是野心的寂寞。那種兩相權(quán)衡終于承受不了前一種寂寞的人,最后會選擇歸隱?,F(xiàn)代人對兩種寂寞都體味甚淺,又都急于逃避,旅游業(yè)因之興旺。
6
游覽名勝,我往往記不住地名和典故。我為我的壞記性找到了一條好理由——
我是一個直接面對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對于自然,地理不過是細(xì)節(jié)。相對于生命,歷史不過是細(xì)節(jié)。
【選自《文苑(經(jīng)典美文)》2009年第5期,有改動】
哈星丁點讀
人,屬于自然,也必然無法超脫自然。在鋼筋水泥的建筑里待得久了,人就會變得浮躁,感受不到自然的力量。在本文中,看到那稚嫩的青草、樹木抽出的綠芽,那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靜……我們就會有一種喜悅,有一種激情。與神奇的自然相比,我們生命中的一切悲喜不過是一粒塵埃而已。
大顯身手
1.給下列詞語注音。
稚嫩()汲取()
寂寞()
2.聯(lián)系上下文,談?wù)勀銓ο旅嬖~語的理解,并用該詞語寫一句話。
杳無人煙: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表現(xiàn)了()
A.生命萌芽的歡欣在我的心里復(fù)蘇了。
B.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
C.人及其產(chǎn)品把人和自然隔離開來,這是一種寂寞。
【美文放送二】
秋日早晨
□圣綠
秋日的早晨,太陽照射在窗臺前,給人帶來無限的愜意,那光里充滿柔和、溫暖,比夏日的太陽光更受人歡迎。于是,我走出戶外,沉醉在光芒四射的秋日早晨里。
不遠(yuǎn)處是一個公園,里面生長著許多樹木,樹的枝葉間環(huán)繞著淡淡的薄霧。太陽光下,桂花樹上的花粉黃相間,鮮艷奪目,花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但桂花樹的葉子沒有了綠色的亮光,我想這就是桂花樹葉子的偉大,寧愿自己老去也要扶著桂花把香氣留給賞花人。四季不老的樟樹在秋日里呈現(xiàn)出幾片大紅葉子,點綴在綠葉之間紅光閃閃,仿佛告訴世人,樟樹的葉子也漸漸到了換季的時候了。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樹的葉子早已失去了春日的光澤,有的葉子零星掉落在地上;有的滿樹黃葉,只差一陣秋風(fēng)就要離開樹枝了。
草坪當(dāng)中,唯有四五株雪松依舊綠意蔥蔥,生長旺盛,傲然挺立在秋日的陽光里,顯示出不屈不撓、堅強(qiáng)偉岸的風(fēng)格。那塔型的樹冠拔地而起,粗壯的樹干,層層生出筆直的枝,葉如雨絲,上下垂直,分外壯觀。她的樹尖與太陽的光芒混合在一起,放射出金綠色的光彩。
我走在公園草坪小路上,小草對我分外青睞,似乎是我給她們送來早晨的陽光雨露。但我的到來并不能抗拒季節(jié)的變化,只是延緩小草的衰老。草地呈現(xiàn)出一片黃綠色,陽光下分外耀眼。我想那是草地在枯黃前拼盡了她所有力量,把最美的景色留在我的印象里,好記著來年的她。那句“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名句,不正說明小草勃然的生命力嗎?難怪她成為千百年來文人墨客永恒的贊頌主題。
(選自《散文吧》2010年10月8日,有改動)
哈星丁點讀
文章寫秋日的早晨,雖然不免有一絲春光易逝的慨嘆,但通篇洋溢的卻是勃然向上的生命力。且不說傲然挺立的雪松,即使是葉子沒有綠光的桂花樹,也要用自己的老去換來桂花的香氣;行將枯黃的小草也要拼盡全力,把最美的景色留在人間。由此,我們能不感受到自然的力量,能不有所啟示嗎?
大顯身手
1.給下列黑體字注音。
愜意()薄霧()點綴()
青睞()衰老()
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1)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意盎然: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__________”畫出本文中的擬人句。
4.“那句‘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名句,不正說明小草勃然的生命力嗎?”這句話的意思是()
A.小草沒有生命力。B.小草有勃然的生命力。
C.小草不一定有生命力。
紀(jì)曉嵐巧賦春景詩
話說一年陽春三月,風(fēng)和日麗,景色宜人。這一天,乾隆皇帝命紀(jì)曉嵐伴駕,帶著一幫臣子到郊外踏青。只見在明媚的春光中,耕人遍野,牛羊滿坡,村婦在門前紡紗,村姑在樹旁挑繡。南來北往的行人絡(luò)繹不絕,騎驢趕車的悠然而行,曠野上回蕩著悠揚(yáng)婉轉(zhuǎn)的歌聲。真是魚游于池,燕翔天空,鶯啼樹梢,桃花含笑,柳枝綻翠,禾苗碧綠,草色青青,一幅太平景象,盛世風(fēng)光。
在一幫大臣的簇?fù)硐?,乾隆皇帝看到如此美景,心中十分暢快。大臣們也都不停地頌揚(yáng)天子仁明有道,故而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乾隆皇帝聽得有些飄飄然了。
紀(jì)曉嵐看好一個機(jī)會說道:“陛下,宋人講‘萬紫千紅總是春’,確實不虛??!”
乾隆興致正濃,點頭說道:“是啊,如此良辰美景,虛度了實在可惜。朕命卿作一首詠春詩,每句至少嵌上兩個‘春’字,卿以為如何?”
紀(jì)曉嵐欣然從命,略加思索后脫口吟道:
春光春風(fēng)春景和,
春人路上唱春歌。
春日臨窗寫春字,
春閨女子繡春羅。
“好!好!”紀(jì)曉嵐吟誦剛罷,大臣們便齊聲喝彩。乾隆皇帝也點頭稱贊。是呀!真不簡單,一下子就用了十個“春”字!大家都十分贊賞他敏捷的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