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結束。六年來,同學們從天真爛漫的幼兒成長為身心健康的少年,這既是同學們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浸透著家長、老師的心血。這六年,發(fā)生過許多令人激動、喜悅、憂愁和傷心的事;這六年,是同學們在人生道路上開始起步且永遠難忘的歲月。
【美文欣賞一】
我的老師
有一種情讓我難忘,有一個人讓我至今銘記,他那彎彎的駝背已深深地嵌入我的腦海之中,他給我父親般的溫暖和慈愛,點亮了我人生前行的路,他就是我的老師——任華。
任華老師儒雅博學,有點像我嚴厲的父親。他對待學生親切而隨和,而對待我則異常嚴格,要求我的作業(yè)不能有絲毫的差錯。記得有一次,因為貪玩,我沒有做家庭作業(yè),等任老師檢查時,我撒謊說,家庭作業(yè)忘記帶了,任老師當時似乎從我的眼神中看出了我的謊言。第二天,任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對我說:“你昨天為什么不做作業(yè),還要撒謊呢?”我當時把頭埋得很低,任老師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你知道老師為什么對你要求嚴嗎?”我搖了搖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智慧,你明白嗎?你天賦很好,更加應該努力學習?;厝グ桑M悴灰钾摾蠋煹囊黄嘈摹?/p>
工作后,我像候鳥一樣,忙著在城市的森林里飛翔。任老師的形象時常映入我的腦海之中,但由于忙忙碌碌的生活,漸漸少了對老師的關心和問候。
今年端午節(jié),我和妻子帶著禮品回老家看望任老師。下過雨的街道上泥濘不堪,任老師卻在車站等了很長時間。十幾年不見,他蒼老了,消瘦了,背更駝了,但他精神很好,眼中溢滿了驚喜。光陰荏苒,任老師那熟悉的微顫的嗓音依舊充滿關愛。多年不見的老師對我沒有一點距離感和陌生感,對我的工作、學習還是那樣十分關心。
因為趕回去上班,第二天我們必須要走了,我看到他眼中的依依不舍。四目相對,我竟無言,任老師堅持要送我,我不忍心看體弱多病的他行走在林蔭道上,氣喘吁吁的樣子,但任老師的堅持讓我無法拒絕。在任老師眼中——我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看著他花白的頭發(fā),微微的駝背,漸漸消失在長長的路上,我強忍著的熱淚頓時奪眶而出……
(選自《銅都晨刊》,有改動)
賞析
六年的小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老師甘為人梯,為我們付出了無數(shù)汗水和心血,我們對老師的崇敬和感激往往會隨著自己的進步而與日俱增。時間易逝,往昔的老師已風華難再,額頭上已被歲月磨刻出一條條深深的皺紋。老師奉獻的青春,成了我們難忘的回憶,深深地烙在我們心靈的河床上,時間越久,烙得越深……
【美文欣賞二】
我們的學校
□李先軼
我們的學校坐落在大山的懷抱里,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霧里,從學校門口鋪出的石板路彎彎曲曲,伸到山腳平地。
我們的學校,坐落在濃密的竹林里,白墻紅瓦,映照著東方的晨曦。門前,翠竹掩映;屋后,歡跳著山溪……
山溪里,飄著歌聲。
竹林間,蕩著笑語。
當清脆的上課鈴響起,同學們像喜鵲似的飛進了教室。一雙雙眼睛在探求,一對對耳朵在諦聽。頓時,瑯瑯書聲從窗口飛入云際,和山雀對話,和竹林絮語……
我們是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成長在學校里。
一陣春風吹進竹林。青青的竹子,竿壯葉密;春筍吐綠,拔地而起。林間閃閃的紅領巾,像飛動的旗!
山間的新筍,天天向上。
山里的孩子,幸福成長。
晨曲
黎明,是誰把校園吵醒?
——不是百靈,不是黃鶯。比百靈的歌喉更婉轉,比黃鶯的嗓音更動聽。
——A,B,C,……
——good morning!
一聲緊跟一聲,一聲高過一聲……
校園醒來了,教室的門窗睜開了眼睛。出操的鈴聲,催動了多少飛奔的腳步。早讀,這第一支晨曲啊,隨著一股春風灌滿了教室,飛灑在花叢、草坪……像布谷鳥催種,春天里播下美好的憧憬!
(選自《文學少年》,有改動)
賞析
作者的學校很美,坐落在大山的懷抱里,坐落在濃密的竹林里。學校周圍還流淌著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真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早讀是校園里的第一支晨曲!它的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樂章都充滿了活力,充滿了遐想。這樣美麗的校園怎能不讓我們留戀……
【美文欣賞三】
初入學堂
□蘇童
我第一次去學校不是去上學,而是去玩,或者只是因為家中無人照看,已經記不清了。那一年我大約五歲,我跟著大姐到她的學校去。依稀記得坐落在僻靜小街上的一排泥磚校舍,一個老校工站在操場上搖動手里的鐵鈴鐺,大姐拉著我的手走進教室。我怯生生地注視著黑板和黑板前的教師。那個女教師的發(fā)式和服飾與我母親并無二致,但清脆響亮的普通話發(fā)音使她的形象變得莊嚴而神圣起來,那個瞬間我崇敬她勝過我的母親。
我七歲入學,啟蒙老師姓陳,只記得她是湖南人,丈夫死了,多年來她與女兒相依為命,住在學校的唯一一間宿舍里,其實也就是一年級教室的樓上。現(xiàn)在我仍然清晰地記得陳老師的齊耳短發(fā)已經蒼白,顴骨略高,眼睛細長但明亮如燈,記得她常年穿著灰色的上衣和黑布鞋子,氣質優(yōu)雅。
當她站在初入學堂的孩子們面前,他們或許會以她作參照形成此后一生的某個標準:一個女教師就應該有這種明亮的眼神和善良的微笑,應該有這種動聽而不失力度的女中音,她的教鞭應該筆直地放在課本上,而不是常常提起來敲擊孩子們的頭頂。
一加一等于二。
b、p、m、f。
a、o、e、i。
這才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天籟,我記得是陳老師教會了我加減法運算和漢語拼音。
(選自《紙上的美女——蘇童隨筆選》,1998年12月有改動)
賞析
人生有很多的“初次”。作者剛剛步入學堂的那段生活給他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在作者眼中,學堂總是與莊嚴、神圣聯(lián)系在一起。學習知識,接受教育,是人生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起點。作者之所以對初入學堂的感受至今難忘,一定是因為其中有影響他一生的難忘的記憶。
【結束語】
即將告別學習、生活六年的母校,即將告別一起學習、生活了六年的老師、同學,我們心中有太多的話要說,有太多的事要做。那濃濃的師生情、難忘的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值得我們永久珍藏,因為那是我們人生中最初的美好回憶。我們即將離開親愛的母校,對母校的依戀如潮水般在心中激蕩奔流,我們怎能不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