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那是一處地勢險惡的峽谷,澗底奔騰著湍急的河水,幾根光禿禿的鐵索橫亙在懸崖峭壁之間當橋。山勢的巍峨,澗水的轟鳴,越發(fā)烘托出橋的危險與簡陋,經常有行人失足葬身澗底。
一行四人來到橋頭,一個盲人、一個聾人、兩個耳聰目明的健全人。鐵索橋,必須攀附了,路至此,決無退路。四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抓住鐵索,凌空行進。結果呢?盲人過橋了,聾人過橋了,一個耳聰目明的人過橋了,另外一個則跌下鐵索橋喪了命。
盲人說,我眼睛看不見,不知山高橋險,心平氣和地攀索。聾人說,我的耳朵聽不見,不聞腳下咆哮怒吼,恐懼相對減少很多。那個過橋的健全人呢?他說,我過我的橋,險峰與我何干?急流與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腳穩(wěn)固就夠了。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通過閱讀材料,可得知峽谷、鐵索、過橋人、過橋結果分別象征人生旅途中的艱難險阻、克服困境的艱險途徑、面對艱難險阻時的不同心態(tài)、不同心態(tài)和不同做法的結果差別。很顯然,命題者是要求我們明白在困難面前該去如何面對的道理。至此,根據材料圍繞面對人生中的艱難險阻時,不同心態(tài)所呈現出的不同的處世原則。我們可以從盲人身上提煉出“為人處世需要心平氣和”的觀點,從聾人身上提煉出“做事目標要明確,不畏艱險”的觀點,從過了橋的健全人身上得出“成功就得注意腳踏實地”的觀點等。此文可寫成記敘文,也可寫成議論文,還可以寫成其他文體。但不管是哪種文體,都要注意文體特征鮮明。
二、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饑餓的獅子發(fā)現兔子正在睡覺,便想乘機吃掉它。這時,獅子又看見有只鹿走過,便丟下兔子去追趕鹿。兔子聽到聲響,馬上跳起來逃跑了。獅子使勁地追鹿,也沒有追到,于是又回過頭來找兔子,卻發(fā)現兔子早已逃之夭夭。
獅子在心中問自己:“難道我不應該去追那只鹿嗎?”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材料作文的審題,首先要把握住材料重心。顯然,上述材料的核心句是“難道我不應該去追那只鹿嗎?”那么答案就有兩種——該和不該。從“該”這個角度看,兔子和鹿相比,鹿個大肥美,獅子放棄兔子追趕鹿,取舍正確。據此可以立意為“立足長遠要學會放棄”“不要受眼前小利誘惑”等。而從“不該”這個角度看,當獅子接近目標時,卻因有只鹿走過而丟下到口的食物,又去追新的目標,結果什么也沒有捉到,十分可惜。據此可以立意為“要解決主要矛盾”“不要好高騖遠”“把握時機”“立足眼下”等。綜合各方面情況,此題宜寫成議論文。
三、命題作文:應對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一年多來,國際國內發(fā)生了許多重大的事情,如朝核危機、日本地震和核泄漏、西方國家轟炸利比亞、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南海問題等,這都需要我們冷靜思考,沉著應對。就在我們身邊也會時常發(fā)生一些預想不到的事情,需要我們應對。
請以“應對”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思路引擎:
從材料可以看到,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會在交往中碰到意外情況或利益相沖突的事情。此時,我們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我們只能坦然接受既成事實,并積極應對。那么,怎樣處理才是妥善的呢?首先,要端正態(tài)度,并有自己一定的寬容情懷。態(tài)度決定事態(tài)發(fā)展的方向及出現的種種結果。好的態(tài)度及寬廣的心胸,會帶來事情的圓滿結果;相反,壞的態(tài)度和狹隘的心胸不但于事無補,還有可能加劇矛盾,留下更多更大的隱患。其次要積極采取行動。行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當我們對問題有了清楚的認識及應有的態(tài)度后,緊接著就得拿出實際行動去制止事態(tài),去妥善處理,而非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傊?,面對難題,我們不能逃避,要拿出應有的姿態(tài),積極應對化解。本文如果寫成記敘文,要寫出“應對”問題時與眾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現出主人公處事的智慧和風范;寫成議論文,則要體現出作者較強的發(fā)散思維,并能根據中心的需要巧妙處理素材,語言要精辟有力。
四、命題作文:最美的聲音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聲音是多樣的,有樂音,有噪音;有美的,有丑的……父母的關愛,老師的教誨,朋友的關懷,是美的;自然的天籟之音,絲竹的旋律,歌手的演唱,也是美的……
請結合你的生活經歷和體會,以“最美的聲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記敘性散文。
思路引擎:
這是一道限制性、開放性均很強的題目。其限制性表現在:題目、體裁(可統(tǒng)歸為記敘文)已定。此文的制勝法寶在于敘述中抒發(fā)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這聲音是最美的。當然,你可以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如記敘、議論、抒情、描寫等,但要以記敘為主,來闡發(fā)自己的觀點或表達自己的情感。你可以通過一件或幾件生活瑣事突出主題,也可以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將幾個生活場景剪輯在一起,來表情達意??偠灾?,寫法可以不拘一格,但文體特征一定要鮮明。而開放性在于題材寬泛,只要是我們自己感覺最美的聲音都可以寫。
那么,最美的聲音到底是什么?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我們可以將之闡釋為:我們聽過的泉水叮咚的聲音;鳥兒悅耳動聽的歌聲;新生嬰兒的啼哭聲;受到挫折、傷害時,父母關愛、朋友關心的話語;獲取成功時,朋友的支持、老師的表揚、父母的鼓勵;保護全球環(huán)境、呼喚世界和平的吶喊等一切打動我們心弦的美好、積極的聲音。
這里要提醒的是,在如此多的選擇面前,我們一定要揚長避短,不能光顧著追求立意的新穎和深遠,而選擇自己不熟悉的話題。
五、話題作文:搶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資料介紹說,在美國,當小孩不吃飯的時候,母親常常這樣逗孩子:“趕快吃!你再不吃,小心中國人都來搶光了!”的確,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現實境況中,不少人的行動原則,就是搶先得到實際的好處和利益。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一些人時時處處不擇手段地“搶”,把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越來越崇尚“搶”的世界:在交通路口,我們看到了搶著闖紅燈的行人、自行車和汽車;在需要排隊的地方——無論是物質領域還是精神領域,我們總能看到試圖或已經“加塞兒”的人……
請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感受,以“搶”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標題自擬;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現實生活中,“搶”有諸多反映,搶購鹽、醋、板藍根,上車搶位子等,做事情搶奪“最”字……雖然材料所提及的“搶”是負面的,但只要圍繞“搶”這一社會現象,都屬扣題準確。因此,只要平時注意觀察生活,就會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具體來講,文章可以反向立意,批評我們特別喜歡“搶”的心態(tài),指出這種“搶”其實反映出的是我們素養(yǎng)上的一種缺陷,給人們下一劑猛藥,喚醒一味盲目去“搶”的人們;也可正向立意,指出“搶”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姿態(tài),一種不甘示弱、敢于爭先的精神,而這種“搶”的姿態(tài)和精神則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且唯有人人想“搶”、敢“搶”,人生才能書寫出燦爛篇章;此外,還可辯證立意,既肯定“搶”的積極意義,同時也指出“搶”的不足。
在深入解讀分析后,擬題就相當容易了。如“不搶又何妨”“愿天下無‘搶’”“搶之有道”“搶的智慧”“為‘搶’消得人憔悴”“敢‘搶’敢‘拼’”等。而在文體的取舍上,建議創(chuàng)新。如采用“跟帖式”“書信體”等。
六、話題作文:公道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1年7月23日,甬溫線發(fā)生了動車追尾事件,導致40人死亡,192人受傷。事故發(fā)生后,鐵道部及相關部門迅速實施救援。與此同時,事故原因調查、事后處置等工作也相繼開展。7月28日,溫總理在溫州召開的記者會上,針對遇難者家屬與工作人員就賠償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的情況,態(tài)度嚴肅地說:“理賠是對生者的一種安慰。其實,我知道,親屬要的是公道。我相信這件事情會合情合理地解決?!?/p>
請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以“公道”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標題自擬。
思路引擎:
大家都懂得生命無價的道理。親人在事故中喪生,對生者而言,無疑是莫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獲得一定的補償,自是天經地義。但家屬們看重的不是賠償金額的多少,正如溫總理所講:要的是公道。即要求相關部門對此次特大交通事故作出公道的說明和解釋,以告慰死者的在天之靈。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說“做人做事要講究公道”。同時,也會看到或聽到不少違背公道的人或事。公道,是維系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準則。一個人不能喪失公道,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否則,整個社會將會無章可尋,人人將惶惶不可終日。
在具體構思寫作時,只要與“公道”有關的內容都可以入文。但是,要將文章的重心放在“為什么”“怎么辦”這兩個主要問題上??磫栴},分析問題,力求多角度,深入挖掘原因,突出思想的獨特、深刻。結構上,可以是對照式、并列式、層進式,也可以是書信體、跟帖式等,甚至完全可以就材料中的事件作深度剖析,寫一篇隨筆。此外,標題盡可能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如“有多少‘傷害’可以重來”“公道面前,別成了近視眼”等。
七、半命題作文:有一種_________叫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電視劇《潛伏》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占領?!庇腥嗽诰W絡上以“有一種××叫××”(前后添加語互為反義)的句式作征集,細細品味,這樣的句子突破了固有的邏輯關系,很富有生活哲理與語言智慧。
請以“有一種________叫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把文題中的空缺處補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本題屬于半命題作文。此類型作文,在正確理解了材料后,關鍵是選擇好立意的角度、方向。
根據材料提示,我們不難發(fā)現:這道作文題其實就是換種形式考查學生對“××”與“××”辯證關系(正反關系)的認識與思考。但需要注意的是,前面加上“有一種”的限制,就附加了一定條件。即不是所有互為相反的事情都是可以轉化的。比如,我們將題目定為“有一種失去叫收獲”,就得考慮在何種情形下的“失去”才可以轉化為“收獲”;要知道,“失去”與主動的“舍棄”是不同的。當然,社會生活中切合題意的現象還是很常見的,如“失敗”與“成功”、“丑陋”與“美麗”、“地獄”與“天堂”、“吝嗇”與“大度”等,難度在于如何做到有新意,寫出較強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本文題在文體的選擇上,沒有太大的傾向性,相比之下,寫成議論文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