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的時候,遇到一位老太太,又美麗又丑陋的老太太。
她氣宇軒昂地坐在椅子上,仿佛驕傲高貴的女王。女友說,瞧,核桃皮似的,還打扮得艷如桃花,語氣中的蔑視和不屑無遮無攔。
我還發(fā)現(xiàn)老人扶在椅子扶手上的左臂不停地抖動,從袖口伸出的則是一只干燥樹皮樣的手。
但無法否認,她打扮得極其精致:梳得一絲不亂的發(fā)髻,兩只銀光閃動的大耳環(huán),朱紅色光滑如水的裙子。連指甲都精心修剪過,涂著淡紫色的油彩。我微微笑了笑,算打招呼。我的目光落在她發(fā)抖的手臂上。
涂了口紅的嘴咧開,她表情愉悅,雖然丑,卻親善。“我患了帕金森綜合征,已經(jīng)兩年了。”她更柔和地凝視我,“你覺得我很可憐是不是?”
我誠懇地搖頭。這樣的打扮一定專門有人伺候,絕不該屬于可憐的人。
“我很丑是不是?不該這樣賣弄?”
我無法表態(tài)。相貌的丑陋似乎跟裝扮的美麗不搭界,但是,假如有一天,我變丑,變老,變得身殘體弱,會不會自暴自棄?她不再解釋,淺淺地笑,風輕云淡。
傳說蝸牛從前是沒有殼的。軟綿綿的身體上伸出丑陋的觸須,很多動物都對它嗤之以鼻。蝸牛爬到上蒼那里去,祈求上蒼賜給它一個殼。
為什么一定要裝美麗的殼呢?虛偽還是自欺欺人?
蝸牛沉思片刻,鄭重回答:為了僅此一次的生命。
很久以后,我想起那個已經(jīng)淡忘了容顏的老太太,突然肅然起敬。
還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貴的?為這僅此一次的生命,難道不該活得漂漂亮亮?
(選自《羊城晚報》2005年9月26日,有刪改)
靈犀一點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棵草都有迎接春天的權(quán)利,每一個人都應該漂漂亮亮地裝扮自己。本文通過一個生病的老太太的故事引出主題:丑陋不在于外表,生命是最美麗的,值得每一個人珍惜,值得每一個人認真對待。
【李雪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