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健美操教學中采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認清探究式學習方式與科學家的探究活動的區(qū)別,在此基礎上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并引導學生積極反思。同時,要特別強調學生之間的相互傾聽、交流與合作。強調學生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健美操教學的質量和健美操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健美操;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6(b)-0000-00
1 前言
要研究探究性學習,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探究。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對探究的定義是:“探究是多層面的活動,包括觀察;提出問題;通過瀏覽書籍和其他信息資源發(fā)現(xiàn)什么是已經知道的結論,制定調查研究計劃;根據(jù)實驗證據(jù)對已有的結論作出評價;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釋數(shù)據(jù);提出解答,解釋和預測;以及交流結果。探究要求確定假設,進行批判的和邏輯的思考,并且考慮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釋?!盵1]
2 探究式學習方式與科學探究活動的區(qū)別
2.1 探究式學習過程簡化與科學研究活動
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它不同于科學家的探究活動。探究式學習與科學家的探究過程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探究性學習必須滿足學生在短時期內學到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學科的結構,所以這個過程在許多情況下都要被簡化,比如,在健美操教學中提出問題,在大部分的教學活動中都是由教師提出,或由教材提出問題;在獲取事實這個環(huán)節(jié),常常是由教師和教材來確定研究方法、步驟、所用材料等,這樣就省去了學生設計實驗的環(huán)節(jié)。探究性學習中也要給學生提供進行完整科學探究活動的機會,這樣的活動雖然要用更多的時間,但對學生體驗科學家的探究過程是非常必要的。
2.2 探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
在學習中學生如果不親自參與探究,就無法理解科學探究的艱難,無法體會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科學家怎樣通過一次一次的失敗來嘗試解決問題。參與探究可以幫助學生領悟科學的真諦。例如,健美操集體項目和個人項目就有很大的區(qū)別。兩者中
如何讓動作更舒展好看就需要同學們不斷地探索實踐形成規(guī)律性的東西。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性改變,學生由過去聽講以及從學科的概念、規(guī)律開始學習的方式變?yōu)?br/> 學生通過各種事實來發(fā)現(xiàn)概念和規(guī)律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中心是針對問題的探究活動,當學生面臨各種讓他們困惑的問題的時候,他要做出各種猜測,想法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學生首先要對問題進行推理、分析,然后舉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通過觀察、實驗來收集事實,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得到第二手的資料,最后通過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歸納、比較、統(tǒng)計分析,形成對問題的解釋。之后通過大家的討論和交流,進一步澄清事實、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認識和研究,從而掌握研究研究的過程與方法,不斷的探索新的未知領域和知識。
3 探究性學習在女大學生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
3.1 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學習健美操,多樣化探究式學習模式
在健美操教學中應將接受式探究與發(fā)現(xiàn)式探究結合在一起,多樣化探究式學習的模式。
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要多讓學生觀察并分析動作之間的細微差別。如,后踢腿與吸腿這兩動作的區(qū)別,教學中很多同學分不清這兩個動作,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觀察,如何區(qū)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健美操教學中為了發(fā)展大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以及大腦支配身體的能力,很多大學生健身操既有右側動作也有左側動作做完右側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和實踐左側動作,這不僅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很好地引導了學生的自主接受式探究學習。教師要求學生對健美操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和了解,并要求學生去查找關于健美操的相關信息。學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健美操的相關信息就要查閱相關的資料,以便對健美操的概念、特點、分類以及比賽場地、比賽時間、規(guī)定動作、動作難度、動作分值、動作規(guī)格等各方面知識有一個透徹的了解。由于這部分信息是學生在現(xiàn)有的資料中通過主動查詢獲取的現(xiàn)成信息。因此這是接受式的探究性學習。
3.2 形成健美操的思維方式,進行個性創(chuàng)編
健美操教學中對成套動作的編排需要考慮到很多問題,比如動作風格、動作適合的對象,動作的連接、難度的選擇和編排,讓全體學生參與到健美操動作學習和創(chuàng)編過程中。探究過程中需要學生們合作、解釋和各種協(xié)調一致的嘗試,這些合作與交流的實踐和經驗,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按照一定規(guī)則開展討論的方法,學會準確地與他人交流:向別人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想法,善待批評以審視自己的觀點、獲得更正確的認識,學會相互接納、贊賞、分享、互助,等等。健美操思維是通過長期的實踐和練習形成的。在這個形成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傾聽”在整個探究過程中,由于實踐經驗背景的差異,探究者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在探究者的共同體中,這種差異本身便構成了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在編排中探究者在相互傾聽中,明白了對問題別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釋,有利于他們擺脫自我中心的思維傾向,同時形成更合理和科學的動作編排;在合作、相互表達與傾聽中,探究者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顯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對自己理解創(chuàng)編和思維過程進行個性審視和監(jiān)控;在討論中,探究者之間相互質疑,其觀點的對立及相互指出對方的邏輯矛盾,可以更好地引發(fā)探究者的認知沖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認識。因此,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生所收獲的不僅僅是對某一項技術或者動作的了解和認識。對擴展自己的思維,激發(fā)自己的靈感等各方面都會產生良性的影響,從而形成個性化的創(chuàng)編風格。
參考文獻: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p.23